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浅析_体育用品论文

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浅析_体育用品论文

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初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省论文,发展现状论文,体育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其中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有明显提高,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全民健身体系。体育产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建设现代化的全民健身体系中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福建省是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在海峡两岸的交往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条件,其体育产业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和壮大,不仅在规模上已相当可观,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对福建省体育产业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将有利于深入了解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发展战略,从而提升福建省体育产业内部的整合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促进体育产业的生产系统、知识系统与科技系统的融合,从而促使福建省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并对全省人民早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1 体育用品业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福建省的体育用品业已成为福建主要产业之一,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体育用品生产大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安踏”、“别克”、“特步”、“匹克”、“爱乐”、“德尔惠”、“邓亚萍”、“万年青”等品牌已成为福建体育用品业风靡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经过多年努力,福建已经建立起海峡西岸经济繁荣的体育用品业走廊,据粗略统计,全省体育用品生产厂家达3000多家,年产值达285亿元之巨,产量占全国的25%,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在每年的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有四分之一的参展企业为福建企业,每年的体博会上闽籍体育产业大军独领风骚。

从地域上看,福建省体育用品业主要分布在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晋江地区。从产品类别上看,运动鞋业和运动服装业是福建省体育用品业的“龙头老大”,其生产和出口都位居全国第一,而其中又以运动鞋业更加突出,福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运动鞋旅游鞋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旅游鞋占世界的80%。而国内80%的旅游鞋生产在福建,占有全国中低档鞋市场85%的份额。泉州市汇聚着10万制鞋大军,是3000多家运动鞋企业的大本营,年产各类运动鞋、旅游鞋4亿双,全国产量第一,占世界运动鞋、旅游鞋生产量近五分之一,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福建军团”,跻身子全国三大制鞋基地行列。从全国运动鞋品牌上来看,福建占了全国旅游运动鞋中国名牌产品的50%,如安踏、三兴、德尔惠、别克、鸿星尔克、国辉、寰球、匹克、爱乐等等。晋江旅游运动鞋的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60%,其中有5个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进入前十名,如“安踏”运动鞋2001年销售额是3个亿,坐上了国内运动鞋品牌销量的第一把交椅后,连续三年销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安踏”在国内外已设立了专卖店、专卖柜和销售点近3000个、零售网点两百多个。此外,全省生产、销售体育器材厂家有30多家,其中一些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如生产球和球拍的福建凯胜公司、福建省强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福建伟士体育用品公司,生产运动健身器材的福建省舒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福建省万年青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和福建泉州三维体育器材等等,已跻身国内同行业前列。

2 体育场地建设

至2003年底,我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30000个,全省体育场地总占地面积达5421万平方米,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66.08亿元,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1.18平方米,比1996年翻了一番,高于目前的全国平均水平。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资则比1996年翻了两番,场地数量、规模、投资额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与本省经济增长的势头相吻合,说明了体育场地建设离不开经济实力这个基础。特别是近几年,大中型现代化体育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已建成了省新体育馆、省游泳跳水馆、省滑冰馆、泉州侨乡体育中心、厦门体育中心、龙岩体育中心和宁德体育中心等大中型体育设施以及长泰激流基地、东山水上帆船基地、马尾举重训练基地、贵安游泳基地、射击中心综合馆、集美荡桨池、中国女排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的腾飞馆和综合训练馆等训练设施。漳州、莆田体育中心以及部分市、县、区的体育设施也正在积极建设完善中,一条“海峡西岸现代化体育走廊”正在形成。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福建省逐步改变了单一依靠国家拨款办体育的格局,鼓励社会、集体和个人多渠道投资办体育,特别是利用地理和人文条件上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港、澳、台企业家投资兴办体育产业,促进福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省体育局的办公大楼、新体育馆、滑冰馆、闽台体育商娱街、体育康乐宫、海峡奥林匹克城等都是利用外资兴建的。外资、民资和社会捐赠成为场地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民营资金进入我省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累计投资达16.23亿元。

3 体育彩票业

发行体育彩票是调节社会资金的一种最好手段,是集资建设体育事业的最佳方式,是发展公益事业的理想途径,也是促进现代化体育高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1984年至2004年间,福建体彩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城市到乡村循序渐进的过程,形成了城乡互动,广大彩民踊跃参与的大好局面。福建体彩在全国创下了7个第一:1984年11月,福建率先发行了全国第一张体育建设奖券;1992年8月8日,福建在全国第一家发行电脑体育彩票;1993年9月23日,福建在全国首先实现全省电脑销售体育彩票大联网;2000年福建体育彩票销售人均名列全国第一;2001年6月福建在全国首先实行电脑体育彩票天天开奖;2001年销售量总额超过18亿元,居全国第一,创下全国彩票市场纪录。

至2004年9月,我省现有体育彩票销售站覆盖9个市所辖的70多个县、市、区,发行站点达3000多个,安置就业6000多人,体育彩民大约在140万人。从1990年至2004年,我省发行体育彩票已超过100亿元,筹集公益金逾35亿元,至2004年9月7日,购买体育彩票获得100万元以上大奖的有504注,其中500万元的170注,1000万元以上的3注,1994年至2003年购买体育彩票中奖者上缴个人偶然所得税4.4亿元。体育彩票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福建省“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福建体育事业的发展。我省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的体育场馆遍布全省各地,建造了众多的健身路径、健身中心、体育场馆,开展了国际龙舟邀请赛、万人长跑赛、保龄球赛、皮划艇赛等各种各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兴建体育场馆主要有16个项目,金额达3个多亿元。除外部分公益金用以资助中国红十字会和社会保障基金,还为社会创造物资和精神财富。这些发行彩票的站点既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奉献爱心的好场所。体彩业还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很多报纸、杂志都开辟了体育彩票专版,有的还出版了专刊,关于体育彩票的网站也已开设。

4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的竞赛计划,福建省自1957年起开始承办全国性竞赛和主办区域性的邀请赛,但早期举办次数少,规模不大,项目不多。据统计,从1957年至1978年间仅在福州、厦门、三明、漳州4市和福清、莆田2县举办了31次全国比赛和11次区域性邀请赛。改革开放以后,福建作为首批实行改革、开放特殊政策的省份,交通条件和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承办的全国和区域性竞赛的项目和人数逐渐增多,并开始承办和举办的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如世界摩托艇分站赛、亚洲皮划艇激流锦标赛、四国排球邀请赛、亚洲帆板巡回赛、亚洲举重锦标赛、第一届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中美跳水比赛、登喜路国际羽毛球比赛、“七星杯”中国象棋邀请赛、国际龙舟邀请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1998年、1999年举办的四国男排邀请赛、中日女排对抗赛是我省积极开拓体育竞赛市场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由于赛前良好的宣传,球队自身的名人效应(中国男排有福建籍主教练汪嘉伟、中国女排有福建队员李艳、林文珍),引起了全省人民的极大关注,比赛有了良好的上座率和极佳的赛场气氛。目前,每年都举办10次以上的国内外赛事。据统计,2000年至2004年共举办83次国内国际体育比赛和表演。其中前卫万燕奥神俱乐部篮球队晋江主场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晋江主场、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福鼎主场、中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厦门主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球队冠名权,赛区冠名权,场地广告全部落实,再加上超过100%的上座率,都很成功。特别是2003年厦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做出了一次全新的尝试。本次马拉松赛所需的经费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从社会筹集,组委会与厦门日报签定协议,由厦门日报社进行市场运作,承担为组委会提供一千万元经费的责任,盈亏自负。据悉,以厦门日报为主体的组委会市场开发部与厦门当地知名企业厦新、七匹狼等二十七家大企业达成了赞助意向。从目前运作的情况来看,组委会提出的“不要政府一分钱”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同时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冬泳锦标赛,首届中国功夫日本搏击争霸赛、国际门球赛、国标舞大赛、“迎奥运”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对抗赛、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等十多场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体育赛事,以及两届中国企业营销攻略武夷论坛等诸多大型文体活动。

5 体育技术培训业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重视深化体育改革,努力构建群众服务体系,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福建私人办体育学校以及有偿训练服务已颇具规模,如乒乓球学校(馆)、羽毛球学校(馆)、武术学校(馆)以及最近兴起的跆拳道馆等。据统计,经省体育局注册登记的武术馆校达110多家,在校学习训练的人数达到5万人。福建石竹山文武学、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福清西山武术学校、福州阳光乒乓球学校等,投资规模都在3000万元以上,在校学生人数逾千。特别是武术项目的培训发展加快,位于全国前列。福建是南少林的故乡,武术在群众中有着扎实的基础。自古以来,民间习武成风,不少人到国外传授武术,扩大了福建的影响。武术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积极投入武术事业,个人投资兴办武术教育事业蔚然成风,为传播中华武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福建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各类武术学校的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形成较大规模、学生生员千人以上的武校有5所,武术学校有一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设施较齐全,规模较大,文化教育基础较扎实,逐步形成了“以文为主,文武结合”的办学路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顺应市场发展,教育形势逐步向集团化转变。

6 体育广告赞助业

我省体育用品企业的成功发展也带动了体育广告赞助业的发展,仅福建晋江一地的运动鞋就可以“养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据统计,在央视打广告的晋江品牌数量这几年呈跳跃式递进,2000年有16个,2001年为33个,2002年为36个,2003年已经达44个。一年广告费用高达3亿多元,现在有人戏称央视5套是“晋江运动鞋频道”。在2004年奥运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做广最多的10个获奖企业中就有5个是福建晋江。2004年10月在福建泉州举办“2004福建魅力企业行”活动,就是看中了泉州体育用品企业巨大的广告市场。

另一方面我省企业对体育运动赞助重点也开始转向专业体育运动。2002年安踏聘请加入NBA的中国球星出任代言人,继乒乓球之后,篮球成为它第二个投入重点,2004年对中国篮球赞助向更高层次发展,与中国篮协签了四年的合同,赞助金额达四千万,成为CBA主要的赞助商,向14支甲A队的教练、运动员、啦啦队提供装备。2003年安踏开始成为中国女排主要赞助商,冯坤也成为安踏代言人。“乔丹”品牌是福建晋江的福建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注册的中文品牌,通过赞助、广告等营销策略开始了品牌经营,先后赞助了由教育部、体育总局倡导的在中国主要城市开展的“中小学小篮板”工程,2001、2002、2003年CBA中国男篮“乔丹杯”甲B联赛以及2002年CBA中国男篮甲A联赛全明星赛乔丹明星队等。通过品牌经营,“乔丹”品牌现在已经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其生产的“乔丹”篮球鞋系列已经成为中国篮协CBA指定专用产品,“乔丹”网球鞋服也成为了中国网协CTA指定专用产品。2001~2003年,该品牌系列产品连续荣获了国家商业部信息中心颁发的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畅销产品荣誉称号。福建运动服饰独资企业特步与十运会签订了顶级赞助商合约,特步公司以现金、实物赞助十运会1620万元,获得“十运会的合作伙伴”的荣誉称号和十运会运动服装特许经营权。在国内以往运动赛事中,运动产品企业赞助运动会的数额从未超过800万,且都以实物折算,从未有现金赞助的先例。特步赞助十运会不但创下运动企业赞助体育赛事的1620万最高记录,也掏出500多万真金白银,打破只用实物赞助的惯例。特步除连续三年赞助福建省大学生三人篮球联赛外,还在全国16个省会城市举办过全国大学生三人篮球联赛,为篮球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以及大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进行健身娱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省体育产业蓬勃兴起,正处在上升期,具有极其宽广的发展空间。当前,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们应该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发扬优势,扬长避短,要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良机,制定切合福建实际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建设体育经济强省,为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贡献。

7 鸣谢

在撰写本文中,得到了福建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和经济处、福建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福建省体育用品管理中心、福建省武术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  ;  ;  ;  

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浅析_体育用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