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五大成果引领全省创新发展论文

安徽持续加强基础研究 五大成果引领全省创新发展

文/徐东辉(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近年来,安徽省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引领性、突破性原创科技成果,部分领域在国内乃至世界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华丽转身。

一是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显著增强。同步辐射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三大装置合作联动,发挥同步辐射光源和稳态强磁场技术共性,推进设施联用,在新能源与核聚变、新材料、物质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开展高水平研究,产生国际顶级权威研究成果论文9篇,较过去5年数量翻番。2017年,150多个单位、1500多人次在建成的三个设施里开展科学研究,共完成课题630余项,发表SCI论文682篇(一区论文超过200篇),授权发明专利45项。

二是人才集聚效应持续放大。近两年,全省新增院士10人,新增万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190余人,其中杰出青年、国家优青等杰出青年人才超过一半。2018年中国科大通过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答辩人数达30人,是2017年的4倍,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三是量子和聚变领域引领世界前沿。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首次实现洲际量子秘钥分发,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道“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世界纪录;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多自由度并行复用的固态量子存储器。量子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引起欧美各国高度关注,2018年11月美国《外交政策》发文认为中国已占据量子技术制高点。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屡创世界纪录,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承担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导体、电源、诊断等采购包部分已顺利交付,ITER组织认为“中国在采购包研发生产方面先于各方”。

飞行人员:“部分有中文版,没有中文版的会读英文原版,中文版的POH的一些术语的表达不是很地道,所以还是英文版的最好。……还是希望公司提供英语培训,毕竟经常,基本上每天都要给老外打交道,英语还是很重要,希望多点口语啊,写作类的课程,因为有时候写邮件不是很自信,表达不好”。

四是创新影响力加速攀升。截至2018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合肥市在2018年《自然》杂志评选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位列全球第27位,中国科大位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大陆高校第3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2017年SCI和EI论文发表数位列全国科研机构第2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低温等离子体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机理研究进展受到国家领导人关注和批示;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等3台设备在“高分五号”卫星上成功应用,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提升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中国电科38所发布“魂芯二号A”芯片相关指标国际领先。由合肥科学中心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墨子”“悟空”和“天宫”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等3项成果入选2017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为了有效的打击商业贿赂犯罪,许多国家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建立和完善举报人保护和奖励制度:比如德国规定,不公开举报人和证人的住址,并且允许通过匿名方式进行举报。同时德国还对揭露商业贿赂的信息来源予以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能对信息的来源进行调查[12]。再比如日本对举报人的保护制度制定专门的《公益举报人保护法》,保护那些揭露公司主管或人员徇私舞弊的举报人。该法规定要对举报人的身份予以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举报人。对举报商业贿赂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雇或用其他任何形式打击报复举报人。如果发生此类情况,将按有关法律严肃处理[13]。

五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2017年以来,173项重大科研成果实现转移转化,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6大战略性新兴成果类别,部分项目为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市场潜力巨大。中科大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核心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排光声成像技术有望打破国际垄断,高水溶性超细钛白粉纳米材料性能远超国际同类产品。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微波地质深钻技术将颠覆现有地质钻井作业方式,14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将在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应用,针对FLT3-ITD阳性的急性白血病创新靶向药物已获临床批件。中国电科38所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可实现更高分辨率、更高对比度、更大检测范围的检测,打破国际技术封锁。

责任编辑:张敏

标签:;  ;  ;  ;  ;  ;  ;  

安徽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五大成果引领全省创新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