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多元化与企业专业化的关系_产品专业化论文

论战略多元化与企业专业化的关系_产品专业化论文

论企业战略多元化与专业化之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企业战略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发展以“多元化”战略为好,还是“专业化”战略为重,这是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热烈讨论的一大热点问题。而在本人看来(事实上已有不少学者指出),作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式的研判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济于事的。最浅显的理由是:两种战略均有成功的案例,也均不乏失败的教训。问题不止于此,若再稍稍深究一步,我们便不难发现,“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罢,这都仅仅涉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形式问题(更况且,即使是“战略形式”仅仅归结为两种也是有问题的),而本质的内涵,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韩国搞大集团、大公司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原因,正在于:它分散了资金,瓦解了已有的实力,肢解了(或者未曾形成)核心竞争力机制。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企业现在大搞合并,集中资金、人才,扩充实力,旨在为上新的产业平台而大搞专业化经营,而其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也是核心竞争力能力的强化和新机制的构建。作为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中国,不少企业这些年来盲目搞的(如果说也可以叫做)“多元化”经营战略,之所以纷纷受挫,除了体制、制度和宏观上的原因外,就微观运行、发展来说,要害在于未能真正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反过来说,像海尔、长虹、春兰、科龙、康佳、联想、东大阿派等少数正在成熟起来的强势企业,其成功,最根本的缘由也正在于其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核心竞争力机制,不管他们是实行了“多元化”战略,还是“专业化”战略。

(一)

1.韩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受挫于核心竞争力方面

现在,大多数学者似乎都赞同了如下的观点:从企业、微观上说,韩国大企业、大公司的失利在于采取了“多元化”经营战略,盲目地、超负荷地海外扩张。可是,为什么实行多元化战略就会盲目扩张,使企业如此严重地丧失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应当更主要的是从核心竞争力机制的视角给以深层次地、更为科学地认识与界定。对这种政府主导型体制下,带有浓重企业“办社会”色彩,准产业资本化的所谓多元化经营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便会发现,在核心竞争力机理上,存在如下几个特点和问题。

(1)实行“章鱼战略”,大大地分散了已有的实力, 造成了企业“三高”(高利率、高负债、高外债),挖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力(财力)基础。首先,由于实行“多元化”(多到若干个毫无关联产业领域)战略,企业要同时跨越十几、二十几个产业“门槛”,大大加重了资金负担。其次,在融资上又多半采取了债务性资金,使问题更严重。再次,由于金融全球化,外资债务性资金(高达96.1%)的大量涌入,最终使企业陷入困境。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严格区分不同于贸易型(重点以流通机制为纽带)、制造业型(不同产品甚至产业因有内在关联可以节约交易费用)的金融型多元化战略,它把重担集中压到了资金供给上,使其核心竞争能力被瓦解了,或者说极大地增多了负竞争力部分。

(2)“企业办社会”,是核心竞争力生成、 发育的极大障碍和破坏力。韩国的大企业、大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同类似我们大搞“企业办社会”之举联在一起的。以大宇公司为例,总共189个公司, 还有2所大学;各种非生产型企业达40个之多,每年开支在30 亿美元左右,这怎么能不从资金实力乃至企业运作目标、机制上制约甚至阻碍、破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3)政府主导,扭曲企业市场(即资本)化行为, 必定严重地扭曲核心竞争力机制。由于财政、金融、企业“三位一体”,企业在融资上过多地依赖外源形式(为70%~80%的低息贷款给大企业,前10位大企业中上市公司资产占其财团总资产的70%以上,直接允许大企业办金融等等),大大弱化了企业内源融资的能力,再加上在鼓励出口上允许大企业向外大量举债,从1980~1986年的17年间,全国对外资产由75.39亿美元上升到700亿美元(增长8.29倍),其中外债占到2/3,还有税收、财政方面的种种优惠大大制约了企业自主竞争力的成长,使之害了“软骨病”。由于所谓有大量的资金支持,盲目搞多元扩张,不注重本国的新技术研究开发,更多地是吃“现成饭”,注重直接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使“后发优势”变成了“后发劣势”。

2.近年来发达国家大批企业之转向专业化,旨在构建新的、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

最典型的案例为波音兼并麦道,完全是为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大大超过欧洲空中客车,成为飞机制造业的“全球霸王”。钢铁、电子、商贸、金融等等领域发生的战略兼并,其主要目的,无不在使核心竞争力实力的迅速增大;而在机制方面则要登上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所要求的新的“产业平台”。诚如人们所了解的那样,19世纪末以来的“电气革命”所创造的产业平台,20世纪中叶的“电子革命”所创造的新的产业平台,使一批又一批,一群又一群新产业、新产品生成和发育起来。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产业、产品走向衰败。至80年代末,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开始向新产业平台演进,传统(或模拟式)的电子及其在此一产业平台上形成(如电话、电传、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等)的产业,有的已走向成熟,有的已经衰退,而新的产业群落、产品群落必将是建立在由“数字化信息革命”形成的产业平台上,而被誉称之为经济发展将“更美好的20年”(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10年),要求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倾全力,大攻信息技术难关,真正爬上更新的超越一切历史纪录的产业平台,才有可能达到、形成更新、更优越的核心竞争力机制、核心竞争力实力。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诸多企业集中兵力,攻其(高新技术)一点,不及其余,走上(早已非工业化时代那样模式的)知识经济专业化之路的原因。

3.1992年(以至更早)以来中国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搞“多元化”经营的核心竞争力认定

严格说来,作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经济,至今还谈不上典型意义(真正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资本化企业主体生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好,都只能是过渡性的,都只能是根本机制生成中的发展战略形式。唯其如此,作为发展战略核心的核心竞争力(实力、水平、机制等等)就更只能说过渡性的、不确定性、待生成性的了。从总体上看,改革2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先后有多种形式的(如果也可以叫)所谓“多元化”经营战略形式出现。

(1)“办三产”、“福利工厂”型多元化。这是“中国特色”,因为要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难”问题,解决富余职工生活着落问题,在“五七”干校、上山下乡等形式行不通的情况下,直接以劳动人事部门或劳动服务公司办的各种充当国企“儿子”的集体企业、“福利工厂”,或纯粹进入饭店、旅馆、小百货店等等服务行业。这在当时,是并不管什么多元化,亦并不谈什么竞争力的,尽管事实上已开始进入这样的“步骤”了。

(2)非市场、半市场型多元化。这多半是1992年以来, 许多企业大搞所谓的“多元化经营”而兴起的。人们普遍的想法是:什么赚钱干什么,或者能干什么行当就上什么项目,或者有什么关系资源就办什么企业,几乎可以说,是纯粹的随机行为,或者有的干脆就是投机行为。从酒店、卡拉OK歌舞厅,到各种加工业,乃至房地产、炒股票,简直成了“全元化”。这其中,部分企业是为了防避风险,有的则是“有枣无枣敲三杆”。这完全是过渡时期,计划与市场双轨转折、胶着时期,卖方市场发展到峰顶,特别是80年代二次“抢购风”的刮起,的确使部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赚了点钱,于是,一些人更以为此其“时”也,此其“是”也,高兴地举起了“多元化”这个法宝。但是,几乎可以说,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从核心竞争力角度上作一番缜密的思考。

(3)资产重组、上市公司中的多元化。在上市公司中, 因为股东们、社会公众都必然要强烈地关注主业发展状况,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也就“当然”要为这些上市公司所重视。据1998年中报,深、沪二市284家已出中报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129家营业突出、 业绩高速成长,而另外有113家或因整个行业滑坡(如纺织下降22.16%,化工下降12.16%,自行车下降248.39%), 或因社会需求不足(这主要指商贸),或受东南亚危机影响(石化、金属材料和进出口业,以及石油采、炼企业等)。此外,另有相当一部分则主要是盲目多元化,大大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及其此种机制的生成、发育。

(二)

作为决定企业命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的生成、发育载体,“专业化”战略,“多元化”战略,都只有相对的、形式的意义。

(1)“专业化”与“多元化”本身的相对性。 不少人大谈特谈“多元化”战略好,还是“专业化”战略好时,似乎没有认真关注一下这样的事实。即:一个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还是实行“专业化”战略,从企业核心竞争力视角,首先看这个企业所从事产业数目的单一(或多样)化程度,因为产业数目越是集中,趋于单一,人财物力越好集中,技术经济关联度就越高,越易呈强势;反之,越低便越易呈弱势,因而,必须作分类、具体的探索。据国外考察、研究,人们划分了四类。第一类,单项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额95%以上的,这被称作单项业务企业。第二类,单项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总额的70%~95%,这被称作主导产品企业。第三类,在多元化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后,没有任何单项产品销售额达到企业销售总额70%,这被称作相关联多元化企业。第四类,企业进入没有业务,无任何技术、经济关联的业务领域(当然有资金关联),这被称作无关联多元化企业。首先,这四类哪一类为专业化,哪一类为多元化?从核心竞争力上看,第一类,即单一专业化战略,它的核心竞争力节点肯定均分布在一个产业(甚至产品带)上,但是,它仍然是由包括整个产业(产品)带体系内的市场预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加工制作、售后服务等若干个关键程序,必须予以整合,才能成为优越的核心竞争力机制;另一方面,这几个子系统,面对竞争对手,虽然一般为企业以整合能力取胜,但又多数是在其一二个不会太多的关键程序(技能)远远高于对方,其他方面不相伯仲的。第二类,即主导关联化战略。其核心竞争力的主体构成部分当然在主营业务上,因为它占了70%~95%的销售额,它的核心竞争力系统与第一类是一样的。当然,另外占5%~30 %销售额的业务也包含有部分核心能力,可它的机制能力与第一类的生成亦是一样。第三类,即产业相关多元化战略,二、三类都有二个以上或多个的核心竞争力系统。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区别。只有第四类绝然不同,第四类是无产业相关的多元化。再者,还要看到,采取不同战略形式,因而核心竞争力机制(本质相同而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企业演进史的不同阶段上,也是不同的。如1949年,美国《财富》杂志列出的前500家美国企业中一、二、 三、四类分别为28%、38.7%、29.2%、2.9%,到1969 年即变成分别为7%、35.8%、44.5%、12.4%。而在德国,1970年前100家一、二、三、四类(家数)分别为22、22、46、10。

(2)部分上市公司“专业化”主导成功者的非经营性。从1998 年中报材料可见,部分上市公司以主营业优异而表现出其核心竞争力之强,实际上是有缘由,并非因经营战略的“专业化”而形成的。如,因国家基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推动电力、供水、交通运输等业的发展,又兼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水、电、交通的消费量稳步增长。还有,此类公司往往背后有大集团、大公司作母公司给以优质项目、资产的支持,使其业绩优异。如销售收入增加1805万元的明星电力,1998年上半年电价同比上调了38.02%;利润增加6384 万元的内蒙华电,每度电的上网价格同比提高0.011元。

(3 )一些企业(特别是名牌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核心能力在某个时点上其具体产业载体的相对性。一个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大的集团公司,其核心能力(特别是其盈利率最高的能力机制),在其长程运行、发展中,是可以,甚至必然发生由A(B)产业到B(A)产业的变换的,或者上升到比A、B都高的C产业领域去,这可以看作是自然的。 有的学者谈到,近几年海尔在空调节节上升,至1997年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位,而与此同时,它的冰箱市场却失去了老大地位;谈到春兰由于过分倾力于四冲程摩托车和无氟冰箱等,而导致其最强项春兰空调的市场占有率由30%降到6%~7%。论者认为这是片面搞多元化所致。本文认为,第一,要算总账,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看总的赢利能力与水平的,海尔、春兰,在总赢利能力、水平上并未因此下降。第二,多元化要分清是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变动(如白色家电内的冰箱与空调的多元化重心调整),还是多元化扩张到产品带之外的关联产业变动,这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性质、特点是不一样的。第三,每个企业,只要对总的核心竞争力赖以发挥的程序、系统无大的影响,应该,甚至有时是必须在同一产品带内相机行事,作不同产品调整的,在紧密相关联产业(如白色、黑色家电)之间相机行事,及时地作不同产业(产品)调整的。

最后,要把产品带(单一产品系列中的产品的多种多样,如生产白色家电的企业同时生产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等的)多元化,同产业链的多元化(如生产钢铁的同时经营汽车、建材、饭店等等)区分开。从这点来说,在我们面前有二种多元化,不可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当我们这样来区分多元经营战略时,是仅仅限于制造业、加工业范围,如果全方位地考虑问题,人们便会发现,除了制造业这种多元化战略外,还有表现在贸易、金融、农业等领域的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设计,这是应予注意的。

标签:;  ;  ;  

论战略多元化与企业专业化的关系_产品专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