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零件的6S管理优化及周转防护探讨论文_党守军

机械加工零件的6S管理优化及周转防护探讨论文_党守军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现场也由纯手工作业转向了自动化作业。在这转化过程中,管理协调也要随着变化而变化,怎样合理的衔接各个工序成了主要问题。同时,零部件的磕碰划伤是机械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原材料的购买、加工生产现场、装配区域、周转运输等工作环节,找到归纳系统产品的防护问题的解决办法,产品磕碰划伤的减少甚至避免方法,可以保证产品制冷量,同时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一、6S管理优化

1、6S的重要性

在生产加工中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够使生产现场更加高效运行,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压缩生产周期,塑造出一个整洁的生产车间环境。而没有实施6S的工厂生产现场的脏乱触目可及,对设备的维护也是简单的擦拭,没有系统的设备保养,导致设备的损耗大大提高,维修率也越来越频繁,工具也是东一个西一个,随意摆放,用的时候找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也不高,松松垮垮,质量下降的过程,事故不断,安全隐患长期存在,要改变这样的面貌,6S就是最好的方法。

2、6S的定义与目的

(1)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不用的东西清理掉。

目的:将空间腾出来活用。

(2)整顿 定义:必须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目的:不浪费时间找东西,提高工作效率。

(3)清扫 定义:清扫现场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消除脏污,保持现场干净、整洁、明亮。

(4)清洁 定义:将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素养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

目的:提高人的品质,培养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

(6)安全 定义:人身不受伤害,环境没有危险。

目的:创造对人、企业财产没有威胁的环境,避免安全事故苗头,减少工业灾害。

3、6S常规操作

每天循环整理是经常性的整理活动,常整理今天的必需品在明天可能是非必需品,如果不加以整理,刚整过的现场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设备更是要时刻注意保养,是否点检,运转是否正常,周边管线是否完好无缺,是否有油污齿轮传动部位的防护罩,高速运转部位状态有没有异响,加注润滑油等等。因此,长征历史最好6S的关键步骤之一。每天检查6S做的怎么样,今天哪些海域做改进,经常提醒自己,在下班前5分钟做好6S,在上班前检查一下6S,让6S贯彻于日常工作当中。贵在坚持,日积月累,才能真正的做到6S。

二、零件周转防护

1、周转防护的风险

目前零部件的磕碰划伤轻则影响产品美观,重则造成材料浪费,若影响产品性能,就大大增加了事故的发生率,等于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特别是从原材料到机加工,再到表面处理以及整体装配,各个环节都可能磕碰划伤,如何在各个环节中减少甚至是避免磕碰划伤,保证产品的质量,是机械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毛坯料的保护

一般来说,有些原材料本身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轻微的磕碰划伤,因此,原则上,表面质量有要求的零部件要采用机加工的方法去除表面原材料的划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这不是说原材料就不用防护了,恰恰相反,原材料从购买之初就应该要求厂家,采取严格和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磕碰划伤,避免造成原材料浪费。在对原材料进行下料后,一定要对下料后的材料进行清理,避免下料时产生的毛刺和金属屑等进入下一工序,而产生不必要的划伤。毛坯件的周转可用塑料网套、橡胶管、防护垫、托架、周转架等工位器具进行防护。

3、加工现场的保护

零部件转入加工现场,。生产现场要严格要求,只有干净、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才能减少磕碰划伤,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加工出合格的零部件。基本要求如下:加工现场地面无纸屑、油污、积尘,机器清扫干净工作台上无杂物,金属碎屑等,配备工具摆放整齐,物料摆放整齐,物品放入指定区域,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区分要有标识等。加工人员按规定作业程序标准作业,加工过程中轻拿轻放。

在加工现场环境有保障的条件下,为减少转序过程中的磕碰划伤,尽量减少工序。如果可以,尽量采用机器加工过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去除表面原材料。加工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和损坏已加工面,加工工作台和存放台一定要清理干净,无金属碎屑等。已加工好的零件,应该采取有效的防磕碰措施,如局部加保护盖、加塑料网套、包纸、装塑料袋等措施,如有必要应进行复核保护,如包纸后装盒等。

4、半成品仓库的防护

对加工好的半成品零部件应使用防护用具进行防护,存放在离开地面有一定距离的工位器具上。防护用具及工位器具应整洁,清除防护用具及工位器具上附着的切屑、粉尘和异物等。零部件在工位器具上应成行摆放,零部件不可直接接触,避免产生划伤。零部件之间及零部件与工位器具之间可增加防护垫,比如用橡胶垫、PVC垫板、泡沫塑料板、纸板或其他软性材料衬垫。现场存放时,不允许切屑、沙子等异物混入工件,必要时应进行覆盖保护。再转入下道工序之前原则上要恢复原有的防护措施,如:网套,保护盖等,也可采取新的保护措施。转运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周转箱,周转箱及工位器具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引起的磕碰划伤。中小型零部件应有工位器具保护转运,毛坯件尽量使用垫有缓冲胶垫的铁箱转运,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出现磕碰划伤。零部件装入塑料周转箱时,应成行摆放,层与层之间应垫有塑料薄膜或橡胶板。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工件窜动。装箱时如工件与箱壁间隙较大,应用泡沫或纸板填充。单一保护措施,不能满足传递保护的,需要时,应考虑采用多种措施配合保护。

三、成品的周转保护

所有机加工序完工后,均应在原有保护状态下恢复或增加保护措施。零部件进行表面处理状态时,操作应轻拿轻放注意,避免磕碰划伤。存放在地面要有保护板防止损坏,转运时使用整洁干净的工位器具,严禁零部件堆放。处理过的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不得直接接触,应垫有泡沫塑料薄膜或防潮纸,零件摆放整齐有序,不能超过规定的叠放高度以防跌落磕碰划伤。加工完成的零件,首先要做到及时清洁油封保护。在往中央仓库运输时,应采用较为稳妥的运输方法。不可堆放叠压。在层与层之间应做好防护。运输时至少两人以上并时刻注意由于地面不平整,出现震荡影响周转车或周转箱的震动对产品产生划伤,并做到及时调整,防止颠簸、震动而损坏零件。

结束语

推行6S要遵照程序逐步推进,一切要理论结合实际,坚决推行的同时,要保证职工们的积极性。管理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打牢打扎实根基,单位才能发展壮大。强调有形的压力和无形的压力相结合,考虑适当的奖惩和展板管理结合等方式,促使激励职工不断地改善。现在国内许多企业都在推行6S管理,也有些企业在6S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节约(Saving)、服务(Service)、客户满意(Satisfaction)等扩展为7S、8S、9S管理。我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才能不断进步逐渐超越。

避免磕碰划伤的观点应深入到生产线中的所有员工心中,引起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只有深入到思想中,才能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才能时刻保护零件,才能保持思想上的集中减少或者避免磕碰划伤。因此,加强全体职工的防护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各个环节的防护都做好了,质量才能提高,工作才能出效果,产品才能出精品。

参考文献:

[1]肖志军《6S管理实战》

[2]张康之《论组织管理中的信任与合作》

[3]康清《管理沟通》

[4]王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5]李志刚《运输管理保护》

[6]赵平川《生产现场的危险防护》

论文作者:党守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机械加工零件的6S管理优化及周转防护探讨论文_党守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