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管理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高春梅

种子管理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高春梅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的产业支柱,在质量上、安全上都至关重要。种子管理是当前农业种植的一个关键问题,做好种子质量控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产量和安全。鉴于此,文章对种子管理工作现状与相关问题、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种子管理;管理问题;管理现状;种子经营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其处于根本地位。种子管理工作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从法律法规还是学术研究层面,其都有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专业的种子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发现和分析当下在种子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提高种子管理工作水平而履行自己的职责。

1种子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农业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产业,尤其是当代农业领域大面积普及了现代机械设备之后,使得农业领域创造的经济价值变得更为巨大。而在农业领域向前发展阶段,农业发展需要和种子供应方面的矛盾也逐渐地显现了出来,甚至某些情况下种子供应问题还会限制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农作物种子必须满足高质量、高成活率的要求,并能够遵照农业栽培标准进行栽种,经由较长的培育时间才能得到产物,以便为农民提供经济回报,并为民众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基层种子的质量必须引起地方农业管理部门的关注,只有确保劣质种子被隔绝在销售市场之外,并能够为农户提供较好的销售引导,才能使农民的经济权益得到较好的保障。其次,为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性,改善农业市场不良风气,农业管理部门更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判定劣质种子来源渠道,并加大惩戒力度,提高销售商家的警惕性,才能使我国农业经济体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1]。

2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种子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相关管理人员是种子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对种子管理质量造成了更加直观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导致种子管理工作缺乏更高的效率,造成当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工作性质和工资收入不足难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现在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年龄比较高、体质不好或关系户进入到种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不能满足工作要求。部分管理人员虽然兼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够强,高级管理人员数量不足。

2.2种子市场存在乱象,种子经营不规范

种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经营渠道广而杂、品种繁多,容易出现市场混乱的情况。有的种子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得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如不良竞争、垄断经营,不讲行规职业道德;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种子质量难以保障;守法意识淡薄,不按照规定合法经营;甚至侵犯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都对种子经营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2.3管理职责划分不严谨

现阶段种子经营管理工作应由具备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执行。但因种子站不属于独立机构,因此会依附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导致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划分不明确。种子站虽然可组织并参与种子经营市场的管理工作,但缺乏相应执法与处罚权力,使得一些发生在种子经营与交易过程中的违法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与处理,导致种子经营管理水平始终处于有待提升的状态[2]。

2.4质量检测技术无法完善

传统的种子检测方法较为复杂,对人力、物力和时间都有着较大的消耗,并且难以检测种子的真假。新型的检测方式虽然检测速度快,检测准确,但是价格也比较昂贵。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所得到的关于检测方面的政府拨款比较少,难以支付高昂的检测费用,导致农村的种子检测工作无法满足需求,这样为很多不法分子和不良商家创造了机会,影响了种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种子管理工作的发展策略

3.1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培训

组织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和建设种子生产盈利企业的工作人员培养教育机制,是提升种子管理的基本措施。在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之后,相关部门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为种子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相关种子生产单位的人员培训,对于培训优良的种子经销商进行适当奖励,做好广告宣传工作,使得优秀企业成为农民选择种子的参考标准;对不符合法律的商户,要做好相关监督工作,通过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检来确认销售质量情况,发现假冒伪劣品种予以没收销毁,依法严格进行处罚。

3.2完善种子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种子市场管理体系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简言之,国家要对农业种子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严格执行现有法律的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法规,依法依规,采取严格的标准把控种子进入市场之前的质量关,堵住问题种子的源头。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就不会出大问题,社会也就稳定了,才能为促进种子品牌战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石,提升种子行业的改革机制和培育创新驱动力,提升种子管理的质量,最终保障农业的创新与转型,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3.3细化种子经营管理职责

为从根本上保障种子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种子经营管理效果符合地区农业发展表现,相关管理部门需细化种子经营期间的各项管理原则。一方面,明确相关明文规定,正确行使种子管理职责,使种子经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求种子经营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因地制宜原则,对地区农时、农业生产现状与农业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起更具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将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部门,如种子行业协会、售后服务协会、技术培养部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技术人员职业培训力度,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检测种子质量,避免质量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3]。

3.4加大对种子质量检测设施的投资力度

对于现阶段的种子质量检测而言,先进的检测设备价格昂贵,农民负担不起。针对此情况,农业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种子质量的检测力度,合理安排农业项目的各种经费,购置种子检测设备,同时在农村种子市场配备执法检测车辆以及信息通讯设备,保证种子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种子检测效率,保证种子管理有效,规范种业的发展。

3.5做好种子经营销售记录备案管理

结合种子业务记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执法权的管理人员应对种子销售进行档案审查,严格监督,并按照种子管理和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工作。档案审查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执行相关法规和制度,确保实施落实。针对种子经营过程中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检查,避免档案造假,对档案中的各项内容开展审核,包括有关的证书、执照、许可证以及样品袋等。这一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种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确保种子档案管理处于良好、完整、可控的状态,使种子的经销和生产过程能够被追溯,有利于提升种子质量,为农业生产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种子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保证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农民的种植产量和收入能够增加,还需要不断加强种子管理,从质量上加以提升,从而保障粮食的产量和安全,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余加能.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谈[J].南方农业,2017,11(30):58,60.

[2]叶明瑛.新形势下县级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7,11(15):86-87.

[3]刘汝敏.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种业,2016(4):27-28.

论文作者:高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种子管理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高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