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临床微观辨证研究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临床微观辨证研究

黄鹂[1]2000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临床微观辨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辨证,就是对患者所表现的证候的辨识与诊断的建立。目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是公认的在诊断学上的中西医结合较好方式,这对证的实质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在研究中对中医证型的诊断和命名方面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的客观化与规范化。 近年来,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微观诊断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不少专家学者已注意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是一个复杂的症候群,涉及到多方面改变的疾病;在有学者提出了冠心痛心血瘀阻证概念的同时,又有许多研究提出血瘀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较多作者把冠心病作为血瘀证的研究对象,以探求血瘀证的实质和发病机理。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研究已涉及到心脏、血管、血液三方面的因素,而且初步探讨了气血的关系。然而,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血瘀证是否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如果不是,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气血关系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气虚的作用,而对气滞的影响涉及很少;研究多从单一方面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实质或发病机理进行探讨,缺乏系统、多指标的研究;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研究未能作微观辨证探讨。为此,本研究将对以上问题作一尝试探求,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益气活血法和行气活血法的作用机制。(一)文献研究 本文首先回顾了古代文献中对“心血”的生理功能,“胸痹”中“心血瘀阻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本病本证由于寒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禀赋不足、久病体虚,使心的气血阴阳亏虚,气滞、痰瘀等邪气痹阻心脉,最终均致心血瘀阻,胸阳被遏。 另外,本文还总结了近年来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现代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了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血凝动力学、微循环、血细胞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血液各种成分、心脏的心电活动和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的变化;同时,也看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中,气病致瘀的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血瘀阻证有相同和差异之处。(二)临床研究 本文首次探讨了血瘀证和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异同。从临床中随机抽取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30例、血瘀证30例及非血瘀证30例,分别比较了前二者与后者、前二者之间的内皮素、一氧化氮、TXB_2、6-Keto-PGF_(1α)、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心钠素、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状况;结果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血瘀证一样,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ET与NO及TXA_2与PGI_2间的失衡、血小板功能的亢进和血液的浓、粘、凝、聚的改变,而且,冠,口痈心血瘀阻证还有自己的特异性变化,即心肌的损伤、心功能的减退及由此导致的心房压力增高和扩张。 本文还研究了冠心煽心血瘀阻证中,锦瓣的气滞0血瘀阻证和皱心血瘀阻证的异同。在冠山病心血瘀阻证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气滞0血瘀阻证30例、铀心顺阻证30例,分别【嫩了腑与后者间的r、NO、g、6KelowuF;卜血液流变学、血小板瞧率、心钠素、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惰况:结果见,气滞心血瘀阻证各指标的改变轻于气虚心限阻证,说明气滞心血瘀阻证的病情相对较轻,是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初发阶段,气虚心血瘀阻证的病惰较重,是气滞O血瘀阻证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本文初步探求了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的治疗原理,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从冠c偏患者中随机抽取了心血瘀阻证30例、气滞O血瘀阻证30例和气虚吧恤瘀阻证30例,再将它们随机分面泽u行气活血法组和益气活血法组中,检测治疗湘的NO、ET、D马、乙K功~K亚卜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及心钠素的变化;结果发现,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都可以改善ET与 NO和 IXAi与 PGL间的平衡、血小板功能硝、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而益气活血法还可增扬O功能、减轻心房的压力和扩张程度,而且发现两种治法对证治疗时,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形成既有一般血瘀证的微观变化,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气病贩的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蜘阻证比较,后者的病情明显更重:另外,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作用原理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只有辨证论治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疗效,至于为何对证治疗效果最优,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李昊真, 海日, 师建平[2]2016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之一。在长期中医治疗中,为了弥补宏观诊断的不足之处,很多医家、学者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方面进行探析研究,尤其在中医证型微观辨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冠心病的中医诊断更加客观化和规范化。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中尤以心血瘀阻证与微观指标相结合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中医微观辨证在临床实践中证实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微观指标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

胡世云, 颜芳, 冼绍祥, 赵立诚[3]2002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微观辨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回顾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研究近年来的相关文献 ,就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脂质代谢、血管活性肽类、纤溶系统、抗凝血酶系统和LPO、SOD以及免疫功能等微观指标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以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微观实质 ,并推动微观辨证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冼绍祥, 黄鹂, 刘小虹, 刘亦选[4]2001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血瘀证差异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瘀证和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异同。方法:抽取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瘀证及非血瘀证各30例,比较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心钠素、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状况。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瘀证两种证型与非血瘀证比较,其NO、6—Keto-PGF1a。都有显著降低;ET/NO、TXB2、T/P(TXB2/6-Keto-PGF1a)、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及总积分明显升高。与血瘀证组及非血瘀证组比较,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组的左室射血时间(LVE)明显延长、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增高,心脏指数(CI)与心肌收缩指数(HI)则显著减少;与血瘀证组比较,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组的高频心电图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是血瘀证中的一个分型,它具有一般血瘀证的微观病变基础,同时,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也有自己的微观变化特点,即心脏收缩功能的损伤、心肌受损、心房扩张和压力升高。

童晓云[5]2000年在《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也是中医学精华所在,准确的辨证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故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由于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中医对证的认识,绝大多数是主观和直观的,长期以来证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证的概念模糊、笼统、而不确定,缺乏严格的数理统计基础,从而影响了证候的定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给中医的临床、教学以至科研工作带来困难。几十年来,证候的客观化研究已成为众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重点。 计量诊断是当今医学诊断学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它,可以实现宏观、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并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辨证标准,提高诊断水平。这不仅是中医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中医学采纳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必由之路。证候的定量化研究目前已成为中医学征候研究的重要课题。 心血瘀阻证是心系疾病中常见证型,尤多见于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怔忡等。心血瘀阻证属于血瘀证的范畴,其病位在心脉,心主血脉的功能降低是形成血瘀证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血瘀证又可加重心脉痹阻不通。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认为,加强心血瘀阻证的诊断标准的研究,不仅可以使心血瘀阻证走向科学化,亦可更好地推动活血化瘀研究的开展,并进一步完善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本文首先从古代文献的观点论述了心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心血瘀阻证的病因病机与主要症状、体征等;对心血瘀阻证的现代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内皮细胞、血脂、凝血系统、微量元素、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回顾;并阐述了心血瘀阻证的有关四诊客观化研究。 本研究依据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临床入手,借助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3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瘀阻证160例与非心血瘀阻证150例)的 90项症状和体征进行调查,分析心血瘀阻证症状、体征的分布规律以求探讨心 血瘀阻证的宏观计量诊断标准。运用卡方检验和最大似然法,在90项症状与 体征中选出与心血瘀阻证最具诊断意义的11项指标,建立了心血瘀阻证计量 诊断表,并进一步简化成诊断计分表。经初步检验,该表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4.2儿I 从临床研究的310例病例中,随机抽取心血瘀阻证50例(其中包括单纯 心血瘀阻证 ZI例与心血瘀阻兼夹证 29例)及非心血瘀阻证 50例,并设健康 对照30例。检测其血小扳最大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内皮素、一氧化氮、血 栓素、前列环素、血脂、凝血四项、心脏彩超、心功能等多项相关的能反映血 液、血管及心脏状态的理化指标。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对心血瘀阻证有 重要诊断意义的四项指标:全血粘度戳lL一氧化氮戳*、血栓素/前列环素 以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X 并建立了心血瘀阻证的微观诊断判别函数式。 回代检验的符合率为 sl%,说明判别效果较好。

吕慧玲, 田松, 祁若可, 武小雪, 何茜[6]2014年在《太原地区CHD心血瘀阻证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不同体质类型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标准对600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不同体质类型与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各体质组ET(高于健康组)、AgⅡ(高于健康组)、NO(低于于健康组)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体质组ET和AgⅡ水平高于气虚、阳虚及阴虚体质组。结论:不同体质类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瘀血质患者变化尤为明显。

孙荣妍[7]2012年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血清MCP-1、YKL-40水平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疾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和良好的前景,尤其是采用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为其重要特点。辨证论治中的证,即指证候。证候在中医辨证论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病因病机并承引诊断与治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做出的综合反应。然冠心病中医证候规律、客观量化指标尚缺乏统一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候和健康对照组间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人类软骨糖蛋白-39水平,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病变程度,以期通过研究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人类软骨糖蛋白-39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客观化的量化指标,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同中医证候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人类软骨糖蛋白-39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客观化的量化指标,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选取124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G)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其中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24例、气虚血瘀证24例、气滞血瘀证25例、痰阻心脉证26例、痰热内蕴证25例。另选取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CP-1、YKL-40水平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MCP-1、YKL-4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间,血清MCP-1水平呈现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的趋势;血清YKL-40水平呈现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的趋势。3不同冠脉Gensini积分组间,血清MCP-1水平呈现重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的趋势;血清YKL-40水平呈现重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的趋势。4冠心病中医证候组间,血清MCP-1水平呈现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痰热内蕴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趋势,其中气滞血瘀证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中医证候组间,血清YKL-40水平呈现气虚血瘀证>痰热内蕴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的趋势,其中气虚血瘀证血清YKL-40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冠心病虚实证候组间,血清MCP-1水平实证组较虚证组、虚实夹杂证组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YKL-40水平虚实夹杂证组较实证组、虚证组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史、冠脉积分、血清MCP-1、血清YKL-40、冠脉病变支数等)的二值Logistic回归研究结果表明,血清YKL-40水平升高、冠脉Gensini积分增加及有吸烟史,出现气虚血瘀证风险会增加,出现气阴两虚证、痰热内蕴证风险会降低;血清MCP-1水平升高及没有饮酒史,出现气滞血瘀证风险会增加。结论:1冠心病患者血清MCP-1、YKL-4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二者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2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其他证候升高。血清MCP-1水平表现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虚证组3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YKL-40水平较其他证候升高。血清YKL-40水平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实证组>虚证组4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的二值Logistic回归研究结果表明:血清MCP-1水平升高、血清YKL-40水平升高、冠脉Gensini积分增加及有吸烟史,都属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血清YKL-40水平升高、冠脉Gensini积分增加及有吸烟史,出现气虚血瘀证风险会增加;血清MCP-1水平升高,出现气滞血瘀证风险会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气滞血瘀证可能和MCP-1相关,气虚血瘀证可能和YKL-40相关,MCP-1和YKL-40可能作为冠心病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为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立法用药提供参考。MCP-I YKL-40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做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检测指标。

李勇华[8]2010年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证BMSCs动员归巢的机理及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血瘀阻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动员归巢的机理及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BMSCs动员以及归巢于AMI心血瘀阻证梗死心肌的影响。方法1.AMI心血瘀阻病机及BMSCs动员归巢的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古今文献,了解AMI心血瘀阻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了解BMSCs动员归巢以及中药干预的现状。2.AMI心血瘀阻证BMSCs动员的临床研究:收集AMI心血瘀阻证、非心血瘀阻证患者及正常人各15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数,血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综合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探讨CD34+细胞数与血液流变学及VEGF之间相关性。3.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促BMSCs归巢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证影响的实验研究:(1)将造模成功的AMI心血瘀阻证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组和apr-YTF组,分别给予BMSCs以及相应药物心肌注射,常规HE染色检测梗死心肌病理,免疫组化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RT-PCR检测心脏早期发育基因NKx2.5,用以探讨apr-YTF对BMSCs移植大鼠AMI心血瘀阻证梗死心肌的影响。(2)将造模成功的AMI心血瘀阻证大鼠分为模型组、香丹注射液组、rhG-CSF组和apr-YTF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及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腹腔注射,应用PcLab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量各组大鼠在体心功能;masson's三色染色观测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心室肌瘢痕面积百分比、瘢痕毛细血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CD34+细胞数,Brdu与心肌肌钙蛋白I (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Ⅷ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综合分析探讨apr-YTF对BMSCs动员入血、定向归巢并转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apr-YTF通过BMSCs动员归巢而对AMI心血瘀阻证大鼠梗死心肌心功能、心肌组织形态变化、血管新生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1.文献研究:现代文献中大大拓展了AMI心血瘀阻的病因病机、相关脏腑认识,认为AMI有心血瘀阻的基本病理,最主要的证候是气虚血瘀。BMSCs治疗AMI有美好前景,其动员归巢至关重要。2.临床研究:AMI心血瘀阻证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CD34+细胞数及VEGF与健康对照组、非心血瘀阻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MI非心血瘀阻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主要指标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AMI心血瘀阻证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与CD34+细胞数呈负相关,心血瘀阻证组与非心血瘀阻证组的血液CD34+细胞数与VEGF均呈正相关。表明AMI心血瘀阻证虽有一定的BMSCs动员入血,但心血瘀阻病理能明显阻碍BMSCs动员入血及其定向归巢,BMSCs的动员归巢需要良好的“微环境”,改善心血瘀阻可能是创造这个环境的途径。3.实验研究(1)通过apr-YTF对BMSCs移植大鼠AMI心血瘀阻证梗死心肌影响的研究表明:apr-YTF组动物的梗死心肌恢复最好,梗死区内炎性细胞少,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不明显,有新生毛细血管;心肌细胞Cx43阳性着色颗粒呈分散样改变,不仅仅分布于端端连接的闰盘区域,而且还分布在侧侧连接的胞膜上,甚至心肌细胞内亦有淡棕黄色的细颗粒,apr-YTF组的IOD值最高;各组NKx2.5均有一定水平的表达,apr-YTF组表达最强,而模型组则只有极弱的表达。说明益气活血的apr-YTF能改善AMI心血瘀阻病机,促进移植归巢的BMSCs存活,改善梗死心肌的病理,促进修复。(2)通过apr-YTF动员BMSCs归巢治疗大鼠AMI心血瘀阻证的疗效研究表明:apr-YTF能提高血液和心肌CD34+细胞数、心肌Brdu与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说明其能促进BMSCs动员入血、定向归巢并转化为心肌细胞;apr-YTF能改善AMI心血瘀阻证大鼠梗死心肌心功能,缩小心室瘢痕面积,增加瘢痕血管新生及增加相关细胞因子(Ⅷ因子、Flk-1、VEGF、bFGF)的分泌,说明apr-YTF是通过改善AMI心血瘀阻微环境来促使BMSCs动员归巢的。结论1.AMI有心血瘀阻的基本病理。2.AMI心血瘀阻病理能阻碍BMSCs动员入血及其定向归巢,BMSCs的动员归巢需要良好的微环境,改善心血瘀阻可能是创造这个环境的途径。3.apr-YTF能改善AMI心血瘀阻微环境,促进BMSCs动员归巢,促进移植归巢的BMSCs存活,从而改善梗死心肌的功能,促进修复。

冼绍祥, 黄鹂, 刘小虹, 刘亦选[9]2001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近年来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现代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形成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血凝动力学、微循环、血细胞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血液各种成分、心脏的心电活动和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的变化。同时,也认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中,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血瘀阻证有相同和差异之处。

田松, 祁若可, 武小雪, 何茜, 程月招[10]2014年在《不同体质类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不同体质类型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影响。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标准对600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体质分型,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体质类型与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瘀质的主要ApoE基因型为E3/4(47.2%)、E3/3(33.2%)、E2/3(15.1%);气虚质的主要ApoE基因型为E3/3(50.0%)、E3/4(28.6%)、E2/3(11.9%);阳虚质的主要ApoE基因型为E3/4(51.7%)、E3/3(27.6%)、E2/3(15.5%)。各体质组的E3/3频率明显低于健康组,E3/4频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另外气虚质E3/3分布频率高于血瘀质和阳虚质,而血瘀质和阳虚质的E3/4高于气虚质。各体质等位基因频率均为E3>E4>E2,各体质组的E3明显低于健康组,而E4均高于健康组。各体质组之间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3/4、E3/3ApoE基因型可能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易感基因型,在不同体质之间有一定差异,E3/4可能是血瘀质和阳虚质的易感基因型,而E3/3可能是气虚质的易感基因型;推测E3和E4可能是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发病的遗传标记。

参考文献:

[1].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临床微观辨证研究[D]. 黄鹂.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2].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J]. 李昊真, 海日, 师建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微观辨证研究[J]. 胡世云, 颜芳, 冼绍祥, 赵立诚. 中医药学刊. 2002

[4].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血瘀证差异的临床研究[J]. 冼绍祥, 黄鹂, 刘小虹, 刘亦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1

[5]. 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D]. 童晓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6]. 太原地区CHD心血瘀阻证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J]. 吕慧玲, 田松, 祁若可, 武小雪, 何茜.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

[7]. 冠心病中医证候与血清MCP-1、YKL-40水平相关性研究[D]. 孙荣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8].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证BMSCs动员归巢的机理及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的研究[D]. 李勇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

[9].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研究进展[J]. 冼绍祥, 黄鹂, 刘小虹, 刘亦选. 新中医. 2001

[10]. 不同体质类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J]. 田松, 祁若可, 武小雪, 何茜, 程月招. 中医药导报. 2014

标签:;  ;  ;  ;  ;  ;  ;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临床微观辨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