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学院“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模式的论文_王建军, 陈超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学院“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模式的论文_王建军, 陈超

摘要: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大专)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资料分析入手,发现土木工程专业(大专、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讨论及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改革;建议

毕业设计不管事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是教学中最后重要的一项教学环节,对整个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全面检测。建筑工程学院设置的相关专业其应用性强,经常需要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相对于其他学院或者专业,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设计如何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也检验学生文献查阅等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1.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现状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含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入校学习3个月时间后进入企业进行施工实习。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进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占16周时间,答辩1周,共计17周时间。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工地师傅辅助,即从大三第一学期11月初由学院安排指导教师,每名教师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为主,学院或指导教师介绍为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目前,高职院校及地方本科院校建筑工程学院或者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下:

(1)毕业设计选题单一,脱离实际

好的毕业设计题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高职院校相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本校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以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主,工程造价专业以某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工程结算编制为主,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以室内装潢设计方案为主,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以道路或桥梁或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主,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题、任务书题目大同小异,比较单一,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步骤方法过于固定,生搬硬套,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没有足够的校外教学资源支撑,与学院合作的紧密型校外企业数量有限,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亲戚朋友寻找实习单位,学生进入项目实习,直接把实习所在工地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者设计方案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或者设计。

(2)教学条件有限,人均资源分配较少

由于场地、设备和经费的限制,且学生人数过多,人均资源分配不足,平均一个指导教师需要指导至少10个学生,并且绝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单位是由自己或者亲戚朋友介绍,存在部分学生因为专升本考试或者毕业不准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者不想参与实习,而仅仅是每周摘抄专业知识作为实习周志以应对老师的检查,学生粗制滥造、蒙混过关,只求顺利毕业。

(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缺失,流于形式

多数院校针对毕业设计过程提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包括本学院,但是因为学生分布在全省范围内各个不同的企业或者项目工地,同时,指导教师需要承担其他教学任务,使学院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将管理办法落实到实处,只通过批阅学生每周的周志记录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学生究竟有没有参与实习或者实习内容是否与本专业有关就不得而知。

(4)毕业设计成果深度不够,不能很好体现综合所学

目前,建筑相关专业招新人的数量有限,而施工单位缺人,但是愿意去施工单位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少而在实习期间直接从事其他方向的工作,所以导致复杂的项目,学生不可能独立完成,简单的项目完成的质量不够精细,存在直接从单位拿现场的设计方案或者从网上下载,普遍存在完成的毕业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差,逻辑关系搞混等问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改革思路及措施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建筑相关专业毕业设计是进入社会工作之前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应充分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知识,解决一个工程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关系,学会运用规范、适应社会,为以后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转变观念,师生之间实习双向选择

一直以来,本学院毕业设计都是以学生选择指导老师为主,再由指导老师根据学院要求指定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选。无论哪种方式,都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缺乏互动。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师生双向积极性,可以等学生根据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选择了实习单位以后2周时间内,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专长先拟定题目供学生选择,结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自拟题目(前提是满足学院的选题要求)供指导老师根据自己专业专长情况进行选择,在此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由指导教师集体讨论指导解决。

(2)科学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科学、合理的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是毕业设计关键环节。以本校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要求是某道路工程或某桥梁工程或某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主或某道路工程或某桥梁工程或某园林工程预结算等。这类题目过于传统,存在不能真实结合并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我们的学生根据自己毕业后就业的方向,有的去了监理单位,有的去了设计单位,有的去了房建施工单位,有的去了业主单位……甚至有的从事的是跟建筑无关的工作。

(3)加强中间过程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为了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管理,不能一味强调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和答辩环节的成绩,而忽视中间的过程环节。本学院实习及毕业设计全过程,即选题—实习(每周记录实习周志)—中间阶段性检查—答辩前资料检查及修改—答辩—修改—二次答辩。毕业成绩有工地师傅为辅,指导教师为主,结合答辩成绩综合给定,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实习及毕业设计情况。应加强中间过程的考核,增强实习部分的考核,真实的反应整个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

(4)规范答辩过程

答辩时毕业设计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检验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过程及毕业设计成果关键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每个毕业生能否顺利、正常毕业。针对不同的院校,答辩的实施及过程管理相差较大。

(5)分解毕业设计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针对每门专业课的深化和总结,是温习专业知识,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除了上课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应课程设计外,近3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顶岗实习,我院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综合实训,即测量实训、CAD制图实训、剂量与计价实训、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训各一周。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实践过程,也是衔接就业工作和在校学习的最后一课,是深化、巩固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对此,作为建筑工程学院应认真思考,如何找出一条能符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又不脱离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并且有效结合学生根据自己就业方向选择的实习岗位的方法,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张晋元.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第25卷第1期:162-165;

[2]张成兴.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12月:145-151。

论文作者:王建军, 陈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学院“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模式的论文_王建军, 陈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