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掀起“热浪潮”后的冷思考-以山西卫视科教频道《小郭跑腿》为例论文

民生新闻掀起“热浪潮”后的冷思考-以山西卫视科教频道《小郭跑腿》为例论文

民生新闻掀起“热浪潮”后的冷思考
——以山西卫视科教频道《小郭跑腿》为例

马强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17

摘要: 民生新闻一般指的是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从内容来看,民生新闻也是反应日常状态下的平民百姓的生活烦恼,以及常情常理,从表现来看,民生新闻符合老百姓心理的软性表现,把硬新闻做出软民生,同时又在软新闻中赋予硬道理。自2002年《南京零距离》1月1日开播以来,民生新闻节目的浪潮席卷中国大陆,各地卫视频道都纷纷加入,形成一股“关注民生,关怀百姓,全民话题”的景象。但还是不乏有许多优秀的节目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生活调解器,不仅起到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双收益,也起到了道德规范与法律普及的文化传播。但依旧存在不少浑水摸鱼的“伪民生”新闻节目,与民生新闻的核心思想脱轨,只为“抢夺”观众的眼球,为达到收视率,脱离民生新闻的文化关怀和人性关怀思想。本文以山西卫视科教频道《小郭跑腿》分析为例,从对民生新闻的现状进行思考,引多则案例结合分析讨论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思考民生新闻节目的出路与发展。

关键词: 民生新闻;热浪潮;民生问题;和谐社会

既然是民生新闻,那么做新闻的目的与意义,就离不开民生问题。当今我们国家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其本质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基础力量。所以民生二字,能否落实至关重要。新闻媒体的宣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更是百姓群众的站台。目前,民生新闻主要关注“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这五大社会问题,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正确反映。

从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被电视新闻界认为是开创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开端。之后,南京电视台又陆续播出《绝对现场》、《直播南京》、《服务到家》等民生类新闻栏目,引发了当地以及周边区域的广泛关注,这几档栏目都是以关心市民生活为主题,在线直播或者多以外景拍摄环节的特点,对城市进行搜索性地报道,这就引发了各大卫视、各个电视台纷纷效仿,民生新闻开始如同热浪般掀起。但是,由于民生新闻的题材管控,质量参差,团队优劣,形成了“泛滥式”的模式开始批量生产,甚至有些记者缺乏人文关怀,一味追求收视效果,夸大民间矛盾和疾苦,民生新闻就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以百姓“矛盾”作为取悦观众的唯一趣点,内容与主题严重缺乏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应该有人文关怀和理性社会的认知,但是有一些民生新闻却利用群众对民生的关注,制播出缺乏人文关怀的内容和主题的民生新闻节目。以山西卫视科教频道的民生新闻《小郭跑腿》为例,内容枯燥无趣,文本形式单一,大多以家长里短来“刺激”百姓“矛盾”,未达到节目收视效果,选取的题材与民生问题也脱离人文关怀的“轨道”。节目的录制现场也把调节矛盾的“话筒”转向矛盾的对象双方,使得节目制造并呈现出一种“混乱”景象,迷惑观众眼睛。而民生新闻最大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平民意识,为民意识,能够正确地站在民众的角度去考虑,内容接地气,不夸张也隐藏,对真实事件反映出来,做到不褒不贬,理性看待问题,把民间的故事讲给老百姓听,而不是记者编导进行胡编乱造,激化矛盾,渲染情绪,甚至挑拨离间,无事生非。

童话树:“我瞅瞅,哎呀,这个风格真是个小公主。不过怎么和现在长得不一样呀!你小时候怎么没有双眼皮,鼻子是塌鼻子,脸是圆脸,还肉嘟嘟的,哈哈哈!看看这小短胳膊小短腿儿,真可爱!”

二、种类繁多,各说风云,炒作严重,虚假泛滥

民生新闻节目虽是发现百姓的民生问题并且极力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闻类节目,但是众多的民生新闻节目为了赢得收视率,“抢夺”百姓的眼球,制造出一批又一批虚假新闻,扭曲原本事件,篡改事实真相,甚至炒作,形成众说风云,杂乱庞大的“一锅菜”式的新闻节目。在二十多年的探索中,民生新闻类型也千姿百态,种类可谓杂乱,庆幸的是,有些民生新闻赢得群众口碑很好,而且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例如: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民生直通车》,是全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山东省内第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它的特色和宗旨是始终把“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作为第一,只要是播出的节目,大多数主题主要还是以弘扬“改善民生生活,宣传正能量,鼓舞民心”,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记者团队在新闻节目背后付出的努力。相反,背道而驰的节目典型,以山西卫视科教频道的《小郭跑腿》为例,其中的一期节目中,以调解两家生意往来的民事纠纷,记者以及现场采访工作人员却利用这一矛盾出发点,不断“衍生”新的矛盾,激化当事人的情绪,则以真实记录的形式来炒作激化百姓矛盾,唯恐不乱甚至无事生非。

护理部主任刘延锦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该模式之所以广被认可,原因有三:其一,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高,这一营养管理模式顺应了医护一体化发展趋势,满足了健康需求;其二,驱动学科协同发展,创新营养管理模式,填补了联合营养管理理念及规范的营养支持方案的空白;其三,与医院、省内、国家重视脑血管疾病的大战略一致,有效改善了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不良影响,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命质量。

三、节目社会功能的导向性缺失,欠缺一定的深度思考

民生新闻节目在表面而看是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质是社会整个风气的杠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政府倡导的“正能量”是民生新闻的社会导向性平衡点,以民生新闻的浅显表现从中挖掘出社会五大民生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政府和民众原本需要媒介进行牵线,新闻发挥党和国家喉舌的重要性,也要对民众的生活百态真实展现。但是放眼整个社会,面面俱到根本不可能,新闻记者团队就要有效进行筛选,理性分析报道价值,把人和事做深入,做彻底,更要时刻谨记职业道德,要有人文关怀,对社会舆论导向性的敏感题材第一时间进行筛选检测,把工作往前做,对社会事件深入剖析。民生新闻某种意义是老百姓对社会生活百态认知的风向标,要有导向性和深度思考的节目,才能弘扬正能量,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马强,男,汉族,山西吕梁人,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语言学、电视人物类专题节目创作。

标签:;  ;  ;  ;  ;  

民生新闻掀起“热浪潮”后的冷思考-以山西卫视科教频道《小郭跑腿》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