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现状_中共党史论文

浅析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现状_中共党史论文

中共党史研究现状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史论文,中共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总体上看,中共党史研究表现出以下两个主要特征:第一,研究的主旨、即服务的重点发生了变化。近十几年来,党史研究从纯粹为政治服务,逐步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转变体现在从党的政策和理论的角度,反思和总结毛泽东同志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和探索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阐释它,发展它,宣传它等方面。当然,要完全不为政治服务是不可能的,因为党史研究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为经济建设服务本身也就是为现实政治服务,但毕竟方式和侧重点已不一样了。

第二,研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向社会主义时期。这一重点转移,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创立和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尽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各自的体系、侧重点和区别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无可置疑的是,这两个学科将并肩发展,互相推动。总结和检讨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在各方面工作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无疑是这两个学科的共同目标。

这一重点转移,主要是解决了当代人能不能研究当代史这一问题,也反映了国内史学研究指导思想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人不仅要收集当代历史资料,而且也要和也能研究当代史。虽然这类研究不一定能完全正确地把历史搞清楚,但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却是十分有益的。

1991年成立的当代中国研究所,即未来的国史馆,招兵买马,组织了一支国史研究的专业队伍,并成立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刊物,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国史与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与此同时,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等单位纷纷加强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力量,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机构,如国情研究中心、有关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研究中心等,都把重点放在建国后的历史。1994年9 月14—18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学术讨论会是一个显著标志。一方面它检阅和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的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蓬勃兴起,将成为今后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热点。这与国外当代中国研究的迅速发展相吻合。

目前,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头戏当然是围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展开的。这类题目的文章较多,宣传性和注释性成分较浓,但创新不多。摆在党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深入分析新的形势,在理论上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宣传和注解上。这就要求党史工作者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创新,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要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史工作者必须认真地总结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经验教训,这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仅要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总结教训。认真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何况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因此,不能把这两个方面割裂开来。

在所有研究中,毛泽东研究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热门的主题。近十多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成果非常多。毛泽东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人物,对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研究和钱钟书研究分别被称为“红学”与“钱学”,那目前的毛泽东研究实在应给一个新名称,即“毛学”。当前,毛学研究正朝着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即更加深入,面也更宽。借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之机,1993年12月26—30日在北京召开的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以及全国各地召开的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形成了一个毛学研究的热潮。

经过大量党史工作者的努力,党史研究取得了很多的进展。有几个方面值得。首先是党史研究自身的学科建设取得进展。1991年出版了王仲清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填补了这一学科的空白,标志着这一学科体系的初步创建。该书对中共党史学科及中共党史学科组成体系诸学科的理论问题作了研究和论述。周一平的《中共党史学概论基本理论问题初探》(载《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一期)一文对中共党史学概论自身的一些理论问题,如中共党史研究对象、内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任务、目的、性质以及中共党史学概论的学科体系作了探讨和补充。

其次,党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研究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以及如何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等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有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以及一些有关的论文。再如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政策制定及改造利用等问题,引起了党史工作者的注意,并作了大胆的尝试性研究。这个问题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策和步伐,左右着党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路线方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中国共产党在这些问题上认识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再次,中共党史研究的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有许多原来无人问津的问题和领域,已有人开始开垦和耕耘,并取得初步的成果。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兴华和洪银兴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论》一书,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党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作了梳理,填补了空白。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特别是许多不敢问津的新领域还有待于党史工作者们去开发。

从整体上看,党史人物研究发展最快,成果也多。这主要与口述史的兴旺发达有关。近十年多来,中共党史的口述史研究一直比较繁荣,出版了大量的回忆录和文史资料,写出了一批有份量的党史人物传记,对中共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此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很多人只讲或只能讲好的、正确的一面,错误的一面不讲或不允许讲。在口述史研究中,这种现象较普遍,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也有害于中共党史研究内容的真实性,进而失去可读性。

随着中共党史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对党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更高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S ·施韦德齐克在评价中国党史研究工作时指出,中国党史工作者分三类:在社科院、中央党校和其他重要大学担任领导工作的人,各大学的党史教授,年青一代的教员;并认为这三类人的研究方法与他们在党史工作中的地位相适应。目前,这三类人中,年青一代的党史工作者正纷纷转向别的领域。全国每年招收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专业研究生很多,但毕业后从事党史研究的寥寥无几。因此,党史研究正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后继人才的问题,50和60年代培养的一批党史工作者已退休或即将退休,且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使他们的研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党史研究本身能否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时代。如如何进一步淡化党史研究中的注释式研究,真正在研究中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又如如何把研究领域拓展得更宽一些。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起步较晚,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宝藏,有很多重要的领域和课题有待于开垦、拓荒,还有不少复杂的疑难问题有待于用充分的史料、正确的观点作出合乎实际、经得起检验的阐述和研究。

为使中共党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我认为必须贯彻两个原则,即提高科学性,增强开放性。

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灵魂,党史研究也应如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党史研究中思想僵化比较严重,教条主义成分较浓,对许多问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提高党史研究中的科学性,就是要贯彻这一原则,否则将适得其反,败坏党史研究自身的形象。

关于增强党史研究的开放性,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档案资料的开放。有许多年青党史工作者转向别的领域,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料匮乏,利用别人已用过的二手材料,只能是跟着别人走,无怪乎党史研究的文章曾千篇一律。有的研究者用失实或错误的资料,怎么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开放和挖掘大量真实的党史资料,是党史研究的首要问题。二是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的开放。任何学科和研究只有具有开放性,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创新,才有前途。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能是作茧自缚。扩大与国外中共党史研究的交流,吸收国外研究的新方法、新成果,这是许多人的共识,但做起来却较困难。研究内容上的开放,主要是指开放一些研究禁区,如文革史研究。

标签:;  ;  ;  

浅析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现状_中共党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