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张路论文_张路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张路论文_张路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中,需要重点把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提升,促使其能够不断的优化发展和完善。为了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来稳步发展。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以此来提高整个项目作业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混凝土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其具有价格低、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耐久性和抗压性等优势作用,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充足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良好应用来实现建筑工程的全面建设。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是通过水、胶凝材料、粗细集料的合理配比来形成的,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重要的原材料,促使其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混凝土的选择时需要其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保水性、和易性和粘聚性来保障原材料的质量,为后期投入施工提供较好的基础和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材料丰富、成本低、环保性的优势,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建筑材料的需求,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发展和构建质量上乘的建筑,就必须将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提到重要的位置中,使得其能够不断发挥优势形态为建筑领域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1.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为了保障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首要需要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在此之前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把握和验证混凝土配比的材料,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来确定相适应的、可行度较高的配比方法,来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促使其在后期投入使用时能够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其次,需要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添加增强材料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等等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裂性能,促使其能够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最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添加添加剂,应用具体的技术标准和方法来适量的进行外加剂的补充,促使其能够合理的调整混凝土的收缩能力。如下图1便是实施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

图1: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

浇筑前的具体要点。在进行项目施工的具体作业时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完善,使得其能够不断的优化发展。在建筑之前需要仔细的对模板进行位置、尺度、强度、标高、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清除模板上的一些残留垃圾。接着需要依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原料用量地科学配比,加强对其原料进行反复的测试保障其质量。并且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从低到高的顺序来进行,依据不同建筑物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具体浇筑法的确定。

浇筑过程。混凝土浇筑的具体操作必须保持高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促使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质量的保障。混凝土的下料高度不能够大于3m,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便需要利用导管在溜槽外侧面开口。并且混凝土浇筑要采用具体的分层、分段来实现,依据建筑结构的特征来确定每一层各不相同的浇筑高度。同时,要在振捣的实际操作中保持匀速地运动并且按照有效的顺序进行逐点调整,以此来确保浇筑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以及无明显的下沉使得形成标准地水平面,进而可以展开具体的浇筑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浇筑养护。在水泥与水的水加热现象下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硬化、凝结现象。所以,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此来保障其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促使其可以实现正常的水化。具体的养护方法主要是:自然养护法、热养护法、标准性养护法,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养护方案制定时,要依据实际的水化施工来展开切实有效的养护工作,使得能够达到良好的浇筑养护。

3.控制混凝土地温度应力

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需要积极的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以此来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有效的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利用降温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的降低。并且可以通过水泥量的控制来促使其内部热量的有效减少,可以在具体的施工作业当中采用一定的代替材料来进行处理。此外,有效的加入高效减水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温度应力的降低。针对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对混凝土浇筑温度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会导致其特征弱性发展,所以要加强效力做好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把握其科学合理的温度应力。

4.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

在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于大面积的过厚现象,极为容易导致地基出现一定的约束力,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合理的设置滑动层来促使其减少外部的约束力。同时,也可以适当程度的降低混凝土内部地温度应力,有效的控制其内部的约束力。如下图2是针对地基优化处理的具体过程。

图2:地基施工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重点把握水泥水热化地现象,其会造成热量的大量释放导致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容易出现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现象发生,降低整体工程结构地优良和稳定,使得整个建筑工程无法保证其耐用性能。其次,需要注意浇筑施工作业中条件的把握,避免其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当中受到一些不利的影响。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技术不够专业、欠缺制度性的保障都是条件不足的体现,进而造成混凝土质量的下降。最后,针对于混凝土拆模的具体过程当中,需要把握适宜地的实践,避免因拆模时间过早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一定的损伤。

混凝土的浇筑问题也是一项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其具体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作业当中多加注意。同时也要重点把握混凝土的运输问题,仔细检查模板和预埋件地表面有没有紧密的贴合以及注意支架、钢筋、模板和预留空洞的设计,通过这种细节的不断优化促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能够得到良好的进展。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优化质量,就要把握混凝土技术的有效落实和提升,做到其过程的优化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优化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只有确保其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不同需求,积极做到服务建筑项目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25(16):11-12.

[2]吴子锋.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6(06):175.

[3]王建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5(05):217.

[4]杨裕生.分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39(30):20-21.

论文作者:张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张路论文_张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