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轻工业、农业与工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水利水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内大坝建设技术开始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大型水利工程,不仅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还能改善工作、生存与生活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一、基于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建设
在现实工作中,水利水电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很大,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目标、层次、阶段综合的系统,辐射面积大,表现相对模糊,对环境的不确定影响可理解成生态系统的失衡性,生产活动对生态黄金系统也会构成影响。虽然短期内的影响较小,但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动态的非确定性机理,这也是难以控制的。
二、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气候方面
地区气候受大气环境影响,在大型水利工程修建期间,陆地变成湿地或者水体都会影响局部气候,具体表现在风、降雨、雾灯与气温等方面。对降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库变成蓄水池,在阳光的影响下,出现大面积蒸发,若水库温度发生变化就会影响降雨。结合地势条件考虑,它是地势较高的区域降雨量增多,从而背面风减小。对气温的影响展现在:水库生成后,库区下垫面从路面变成水面,在空气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气温增加。
2.水文方面
当水库建设告一段落后,它不仅会影响下游水流量,还会对下游环境带来影响。水库作用不仅体现在畜汛期对洪水的管理,还能截住基流,让下游水位减小,从而生成连环的生态问题。一旦下游区域的地下水减少,河口就会出现大面积淤积,海水倒灌,甚至减小河流自净水平,特别是以发电为重心的水库,时间一长就会严重影响灌溉水位、航运与养鱼。
3.水体方面
一旦水库中的水滞留,就会对航运构成极大的影响,如:过船闸要很多时间,这样也会增加航速,水温升高水质就会降低,特别是水库沟汊污染,水库畜水后,在水面扩充期间,水雾、蒸汽也会增加,进而影响水体。有利的方面体现在:水体流速较小,能帮助悬浮物沉降,同时藻类频繁的活动着,最后产生很多能减小水体硬度的物质。它的不利影响展现在:它会减小气体、水等界面的交换速度以及污染物扩散与迁移水平,最后影响水体自净水平,水体透明度上升以及藻类疯狂生长都会让它们营养化,一旦出现腐烂又会消耗很多氧气,同时释放有害有毒的气体,影响生物生存空间,最后恶性循环。
4.地质方面
在水利工程落实后,很可能引发坍塌、地震、滑坡等多种灾害,一旦水库蓄水很可能出现地震,其原因是水体压重让地壳压力不断上升,水进入断层,从而增加断层润滑程度。若水库的蓄水能力增加,与之相反的坡体抗剪强度就会下降,所以很容易出现坍塌。
5.土壤方面
水库蓄水还可能带来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受灾地区的通气相对较差,这样也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最后制约植物生长。在水位上升影响到地下水位时,土壤就会发生沼泽化,影响根系正常生长。若水库之中的水出现渗漏,在蒸发的同时,土地中留有盐分,一旦出现盐碱化,生物就很难正常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策措施
1.优化已有的法律法规
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对带动社会发展,为人类谋求更多福利具有重大影响,但也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此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方针,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它需要从不同方面使用有效方案减小对水利工程以及环境的不利影响。在这期间,优化法律法规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可以从法律的层面对建设单位与工程设计进行约束,重新审查并且评估对生态水利环境与建设构成影响的项目。
2.优化环评空间
当前的水利工程环评工作更多的是针对施工产生的影响评价,保护环境是结合现实提出的,不是对环境进行评价的意义,所以必须做好整条河的评价工作,如此才具有战略指导价值。就流域的整体对活动以及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再提出可行的生态保护方案。
3.协调开发目标与生态保护目标
传统的水利资源要求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一百,它没有正视开发工程会对生态环境以及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水利工程必须落实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整合的原则,将科学分配水资源作为基础,把保护环境与生态建设视为最终目标,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统一的要求。
4.做好水电工程施工设计的鼓励工作
相关部门应结合水利工程的组委会进行评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与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得到优秀工程,颁发奖励,让个人与施工单位尽量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这样才能降低不利影响。
5.做好区域环境的局部检测
当前国内的环境监测与生态技术相对薄弱,监测系统没有充足的资金,这对国内信息网与生态系统的监测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可以将原有的水质与水文监测站作为出发点,然后再对附近的局部气候、水文环境、鱼类、水生物、水质、当地文化与鸟类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如此才能做好周边生态环境监测与了解工作,对潜在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采用有效方案。尽量减小损失,如果想要有效的环境监测、生态网络,它会牵涉到众多专业、部门以及资金流,同时也是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
6.优化移民政策
在建设水利工程期间,它会涉及到居民迁移工作,国内水库移民经历了开发型与安置型两个阶段,当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为化解这些问题,对淹没的房屋、土地进行了评估,把生态环境作为股份,让开发方与移民成为共同利益体,这样就能得到很好的移民共享效益。
结语
在可持续战略与国民经济的带动下,必须意识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工程施工、设计与规划中必须考虑相关问题,然后再使用有效措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为人类谋求更多福利。
参考文献:
[1]浅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建议[J].石超.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
[2]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汤睿.经贸实践.2017(17)
[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张瑞焕,曾新生.城市地理.2014(14)
作者简介:郝文佳(1989-),男,汉族,辽宁省海城市,水工环助理工程师,本科
论文作者:郝文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库论文; 就会论文; 水体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论文; 也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