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增强实战化背景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论文_刘裕楷

努力增强实战化背景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论文_刘裕楷

身份证号码:50010119861110XXXX

摘要:立足于解决实战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落实与军事训练的矛盾,为确保“打得赢,不变质”,本文提出了在强军梦与我的梦的结合上下功夫、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减量增效”上下功夫、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受性上下功夫等观点,并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提高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实战化;思想教育;效果

随着军队的调整改革,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部队训练任务明显加重。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部队和基层官兵都需要更多地向军事训练这个中心工作倾斜,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落实与军事训练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既确保部队军事训练有条不紊地进行,又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游刃有余地开展,并最终实现“打得赢,不变质”的目标,是当前部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在强军梦与我的梦的结合上下功夫

当前官兵成分结构、文化层次、思想认识呈多样化分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了解官兵诉求,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立足于官兵的健康成长,将官兵个人诉求与部队客观要求结合起来。

(1)明确教育目标。人是最终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意义在于通过其对人的导向和激励,引导人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断强化,形成理想信念;并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充分发掘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人的全面的、自觉的发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引导官兵选择与部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方向,相吻合的价值,让官兵从目标中获取正确取向和动力支持,才能发展快。通过课堂教育、岗位练兵、技术培训和在职进修等途径,切实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既满足部队建设需求,又为官兵未来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目标。

(2)更新教育理念。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现阶段,“90后、00后”官兵已经逐渐成为部队主体,这是非常具有个性特点的一代:受后现代理念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成长,在家人的高度关注中长大,突出的特点是价值取向多元化、接受信息渠道多样化,强调个体的感受性和体验性。因此,思想教育要打破“关门抓学习、封闭搞教育”的传统思维定势,树立开放的、系统的教育理念,采取定期邀请军内外专家上门辅导授课、组织官兵参观见学、与官兵家庭及时沟通等方式方法,努力构建部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3)区分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讲究的是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基层干部、士兵骨干、士官、义务兵的个人诉求、工作任务、文化层次和接受教育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内容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基层干部、士官、义务兵等不同层次官兵的差异,找准施教的着力点,防止“一锅煮”。比如,要突出干部和士兵骨干的主体责任教育,增强他们的正能量,提升他们的影响力;要重点加强士官、士兵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对小远散直和不设政治干部的基层单位,选派优秀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并设置“流动课堂”,主动“送教上门”。

2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减量增效”上下功夫

随着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训练任务的加重,部队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随机教育和零散时间抓教育,就成了部队教育的常态。因而很难避免教育“多、乱、杂”的问题,所以必须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着眼建立科学、有序、顺畅的教育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机关通力合作,广大干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减量增效”。

(1)在内容设置上,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突出重点。党委需认真组织议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上级部署的各项教育任务,统筹融入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治机关依据党委议教决议,对相近内容“结合”、相同内容“合并”、过重任务“减负”,切实做到筹划部署统一安排、配合活动统一开展、典型示范统一考虑、检查指导统一落实。对年度主题教育大课、现实敏感问题、重点难点困惑,由领导干部和优秀政治教员集体研究备课、撰写教育提纲、亲自授课答疑,确保教育内容精简管用,力求搞一次教育就给官兵打下一个烙印,解决一个具体的现实思想问题。

(2)在时间安排上,坚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务实高效。针对各兵种军事训练的季节性特点和天气特点,及时转换,灵活应对。政治机关应联合制定年度工作统筹图,采取“各个机关协调、两套计划准备、两种天气转换”的办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统一起来,训练有备份计划,政治教育也应该有。在不利于军事训练的时节集中时间、人员,统一进行宣讲、答疑、培训等活动;在平时的训练间隙,分片区、分层次穿插座谈交流、体会研讨等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与训练双落实、双促进。

(3)在具体展开上,坚持计划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灵活实施。严格落实归口管理制度,政治机关应每月召开教育统筹协调会,由宣传部门综合基层政工干部参加,结合任务明确本月教育计划。遇到国内外突发重大事件、执行重大任务和部队重大情况,如外出驻训、实兵演习、新兵入伍期间,要从实际出发搞好结合,灵活行使实施教育的自主权,及时开展针对性教育,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与使命任务相适应,与官兵实际相符合。

3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受性上下功夫

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的弊端,以体系建设、主体教育理念为先导,着力构建“课堂+平台+基地+论坛+活动+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感受性,从而增强其可接受性。

(1)打造政治理论教学精品课堂。定期组织政工干部集中培训、研讨、备课,大力开展“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讲课比赛和“优质一课”评比活动,以旅为基本单位,每季度由上级机关遴选2名“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进行巡回示范讲课,通过观摩交流,提高基层干部的组教、施教能力,集官兵集体智慧,努力打造精品课堂。

(2)搭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强军网、电视站等现代传媒,搭建由实景、图片、优质课件等组成,以声、光、电等形式进行诠释,集多媒体授课、远程教育、理论资料下载于一体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共用。

(3)成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充分利用部队驻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各种纪念馆、军史馆、红色纪念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现场参观和仪式熏陶教育,重要的时间节点,还可以举行入伍、入党宣誓仪式等活动,使官兵在耳濡目染和亲身体会中,端正价值取向、明确理想追求。

(4)开设思想与心理互助教育论坛。最大限度地发挥官兵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意识,各单位领导应定期深入挂钩基层召开教育座谈会,倾听官兵心声,掌握官兵思想情况和心理情况。在强军网开设“首长信箱”和“官兵论坛”,鼓励官兵献言献策、民主讨论、倾吐心声、思想互助,扩展官兵广开言路的合理化渠道,切实做到官兵面对面平等交流、手拉手真诚帮带、肩并肩共同进步。

(5)开展形式多样的军营文化活动。积极拓展教育方式,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开展读书、征文、辩论、演讲、歌咏比赛、座谈交流、社会调查、新闻点评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军营文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深化教育效果。

(6)营造浓郁的军营政治环境。以年度主题教育的具体内容为主制作灯箱标语,在营区醒目位置设置政治宣传画,从官兵中征集优美昂扬、催人奋进的格言警句,制成小图片、小卡片,张贴在走廊和官兵床头,营造出富有浓郁战斗气息的军营文化环境,确保部队处处有教育氛围、官兵时时受感染熏陶。

参考文献:

[1]国防大学.习近平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学习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6.

[2]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5.

论文作者:刘裕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努力增强实战化背景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论文_刘裕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