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保护甲状腺旁腺的研究论文_杜镇鸿,陈浩林,李文忠,罗仕云通讯作者

甲状腺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保护甲状腺旁腺的研究论文_杜镇鸿,陈浩林,李文忠,罗仕云通讯作者

(三六三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术中纳米炭混悬液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64甲状腺癌患者均为我院我科收治,予以随机分组,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组病例数均为32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甲状腺手术,观察组在甲状腺手术中进行纳米炭混悬液示踪剂的应用。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血浆钙离子浓度(Ca2+)、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指标值进行检测,对低Ca2+症、PTH低下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观察组平均血浆Ca2+、PTH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Ca2+症、PTH低下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依次为6.25%(2/32)、3.13%(1/32),对照组依次为25%(8/32)、21.88%(7/32),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 纳米炭混悬液示踪剂在甲状腺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保护甲状腺旁腺,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关键词:甲状腺;纳米炭混悬液;甲状腺旁腺

随着放射性示踪剂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甲状腺术中纳米炭混悬液负显影技术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临床关注,其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对提高甲状腺术手术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院收治的64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甲状腺术治疗,其中32例术中通过应用纳米炭混悬液取得了保护甲状旁腺的显著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64例甲状腺癌患者均为我院我科收治,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8年6月,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术前病理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年龄不超过70岁;(2)有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适应症;排除标准:(1)有颈部手术史者;(2)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其中,男4例,女60例;年龄45~68岁,平均(55.12±4.62)岁。64例患者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32例患者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术前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相应分区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紧贴甲状腺固有被膜进行手术操作,常规显露并保护甲状旁腺。

观察组32例患者于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示踪剂。(1)将患者颈白线、甲状腺假被膜依次切开,将胸骨甲状腺肌分别向两侧予以游离,将甲状腺两侧叶内 1/3 中份充分显露。操作中需保证甲状腺被膜完整,避免纳米炭外溢而混淆术野。(2)采用皮试注射器(1mL)对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予以抽取,缓慢推注(推注量0.l~0.3 ml/侧)于肿瘤组织上下范围。同时,为避免注射液注入血管,注射前进行回抽。针对肿大的甲状腺在I°以内时,推荐甲状腺中份进针,单侧推注量约0.1ml;针对甲状腺肿大程度超过II°时,或有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症时,予以多点(每点注射量约为0.1m)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而针对大体积的肿瘤组织,在不存在明显正常甲状腺组织时纳米炭不推荐应用。(3)为预防纳米炭外溢,推注完毕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后进行拔针,采用纱布予以注射点按压1min左右。(4)拔针按压后等待约5min,开展甲状腺手术。但如果需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则需等待20min[1]。

1.3观察指标

1.3.1血浆指标值

于2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钙离子(Ca2+)水平与安图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量血浆甲状旁腺激(PTH)水平,并统计低Ca2+症、PTH低下的发生率。Ca2+正常参考范围:2.11~2.52mmol/L;PTH正常参考范围:11~81pg/ml[2]。

1.3.2手术治疗相关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浆Ca2+、PTH指标值

在平均血浆Ca2+、PTH指标值上,术前观察组依次为(2.43±0.56)mmol/L、(34.23±5.25)pg/ml,对照组依次为(2.41±0.54)mmol/L、(33.76±5.33)pg/m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依次为(2.22±0.34)mmol/L、(29.43±5.44)pg/ml,对照组依次为(2.31±0.36)mmol/L、(21.31±3.65)pg/ml,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Ca2+症、PTH低下的发生率依次为6.25%(2/32)、3.13%(1/32),对照组依次为25%(8/32)、21.88%(7/32),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手术治疗相关指标

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依次为(162.34±23.45)min、(24.35±7.22)ml、(5.65±1.23)d,对照组依次为(164.77±25.12)min、(27.12±7.07)ml、(6.15±1.18)d,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常用方法,术中患者需进行甲状腺组织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若非规范操作及非专科医生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甲状旁腺损伤造成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最为常见,成为制约手术效益及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3]。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甲状腺手术需对中央区淋巴结进行准确辨认、清扫,也需对甲状腺组织予以精确切除,以确保手术精细操作。但术中往往难以清晰辨认甲状旁腺、淋巴结及脂肪组织,从而造成对甲状旁腺的误伤,甚至误切,从而造成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低钙症状,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低钙症状并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一旦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则会引起永久性低钙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手足麻木、四肢抽搐等症状,成为威胁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4]。而纳米炭混悬液示踪剂在甲状腺术中的应用原理主要在于其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特质,于甲状腺组织注射后会使甲状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进而形成负显影,以利于术者准确区分甲状腺与甲状旁腺,避免手术对甲状旁腺的误伤、误切,以发挥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5]。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于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示踪剂。结果,术后观察组平均血浆Ca2+、PTH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Ca2+症、PTH低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于甲状腺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示踪剂能对甲状腺旁腺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并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潘金强,杨梅,耿中利.纳米炭混悬液在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1):1473-1474+1490.

[2] 蒋俊锋,蒋建刚,周苏君.纳米炭示踪与改良Miccoli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11):1393-1401..

[3] 宋家木,任书伟,丁小崇,王栋,龚丽,吴祥虎.纳米碳示踪前哨淋巴结对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及鉴别甲状旁腺的指导作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8,40(06):570-573.

[4] 赵雪云,李远平,张英毅,祝琴.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08):41-43.

[5] 刘宜翔,马亚辉,朱洪波.纳米碳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作用[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8,10(03):235-237.

论文作者:杜镇鸿,陈浩林,李文忠,罗仕云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甲状腺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保护甲状腺旁腺的研究论文_杜镇鸿,陈浩林,李文忠,罗仕云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