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_李纲

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急诊科 湖南永州 425500

【摘 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 C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5例设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设为B组、心肌梗死患者25例设为C组)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受试者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 C(Cys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hs-CRP、Hcy、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hs-CRP、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患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但CysC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hs-CRP、Hcy、CysC与冠心病发病有密切关联,联合检测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CHD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hs-CRP;Hcy;CysC;临床意义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1]。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损伤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故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患者预后差、心里负担重。因此寻找一些内源性生物因子及时诊断早期冠状动脉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的hs-CRP、Hcy、CysC进行检测,探究三者在冠心病诊断、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排除:各种感染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肝硬化;近期1个月内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剂者;90例冠心病患者中作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5例设为A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2±7.8)岁;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设为B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7±8.2)岁;心肌梗死25例设为C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1±8.4)岁;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65.2±8.3)岁;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各亚组间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采静脉血3-5ml送检;分离血清,采用日立 7600- 020 型生化分析仪测定;CysC、hs-CRP 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cy采用酶法检测;试剂盒均由上海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 hs-CRP、Hcy、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注:a表示与A组比较,P<0.05.;b表示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在我国居民死因构成比例明显增加。由于冠心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就医不及时导致最终预后差,增加了患者的心里负担和经济压力。因此选择有效的生化指标监测CHD早期病变,指导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发病生理基础,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炎性细胞的浸润、渗出变性及血栓形成有关,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2];hs-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正常人血液中浓度非常低,但急性炎症反应时异常升高,因此可作为炎性反应敏感指标。CRP能激活内皮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反应,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诱导粘附因子表达,致使血管内膜增厚、血管重构。有资料表明,CRP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呈正相关[3]。hs-CRP是采用的超敏感检测技术,能更好的反应机体微量CRP水平变化,更好的预测冠脉事件的发生、发展。CysC广泛存在体液中,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最高,尿液中浓度最低。机体所有的核细胞均能稳定产生CysC,且不受年龄、体重指数、炎症和感染因素影响,其在血液中浓度较为稳定。肾脏是清除CysC唯一场所,因此它可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CysC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关联;Cys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产生和降解的动态平衡,CysC升高可导致组织内ECM增加和血管壁重构。CysC及其降解产物可影响粒细胞的吞噬及趋化功能,参与炎症反应,诱发冠心病[4]。Hcy是一种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近年来有研究显示,Hcy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5]。高Hcy引发冠心病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Hcy对血管内皮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通过氧化应激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影响血脂代谢,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增加了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对过氧化脂质的吞噬作用,促进了血小板粘附、聚集,促进血栓形成;促进了血管钙化。

本研究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Hcy、Cys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B组患者hs-CRP、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患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提示病情越重hs-CRP、Hcy、CysC浓度越高。但C组患者的CysC水平不升反降低,这可能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坏死的心肌中炎性浸润,导致CysC分泌减少所致。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Hcy、CysC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定期检查患者血清hs-CRP、Hcy、CysC浓度,可动态掌握病情的发展,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葛长江,任芳,吕树铮,等.血浆胱抑素 C 对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 [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3):273-276.

[2]刘永云,李炳法,杨文东. 冠状动脉病变与同型半胱胺酸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793-794.

[3]阮中宝,朱莉,殷屹岗,等. 血清胱抑素 C 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J]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503 - 504.

[4]阮中宝,朱莉,殷屹岗,等. 血清胱抑素 C 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研[J]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503 - 504.

[5]漆军华,王晓华.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4-6.

论文作者:李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_李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