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正在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这对水利工程而言也同样如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 利工程中的应用更是越来越广泛。基于此,本文先对水利工程中几种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水利工程混 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希望能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可利用程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 便利,还能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扩大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混凝土是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决定着整 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混凝土的质量安全,成为政府、施工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 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提高 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水利工程中几种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利用混凝土材料来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之前,首先应该排除掉所有可能会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然后按照 国家和行业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混凝土的配比加以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关系加以处理,从而确保施工能够顺 利地进行,而这个过程应用到的就是混凝土浇筑技术。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会更加倾向于使用自然流淌和 分层浇筑的浇筑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想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得到足够的保证,并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一定要坚持“ 斜向分层、连续推进”的浇筑原则,这样才可以实现一次性完成浇筑工作的目标。
1.2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除了混凝土浇筑技术之外,混凝土振捣技术也比较常见。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人员应尽量采用现代化的设备 来对混凝土加以振捣。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进行严格的把控,通常情况下,停止振捣工作的判断标准是混凝土不再发 生持续的下沉行为,且混凝土的表面不再产生浮浆与气泡。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一定要确保证振捣的全面性,并确保钢 筋的预埋位置不会出现变化。对于混凝土中一些钢筋密度较大的区域,在进行振捣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振捣方式,以免对钢筋的结构 产生破坏。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2.1从材料方面入手
2.11水泥
在混凝土进行拌合时一般的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但是考虑到水利工程中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如果水化热过高则不宜 发散,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所以不能够采用一般的水泥进行拌合,应该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常 常会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进行拌合,矿渣硅酸盐水泥中有着凝结硬化时间较长、早期可塑性低、强度较高等优点,并且硅酸盐水泥释放 水化热的速度较慢,非常有利于水泥热量的排出,从而都达到推迟热高峰的效果。在设计要求满足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最大程度 上的减少水泥用量,其水泥用量一般不超过450kg/m。
2.12粗骨料
骨料是混凝土承重能力的主要来源,而粗骨料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粗骨料粒径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钢筋间距以及结构的断 面尺寸,选择级配良好的粗骨料,级配较好的粗骨料可以起到提高混凝土和易性以及其强度的功效,同时能够减少水泥与谁的用量, 再一次削弱了水化热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与泌水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细骨料
在选择细骨料时,要确保细骨料的平均含泥量不超过5%,粒径大于0.5mm;如果在为了满足需要而选择的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砂与粗砂来 对混凝土进行拌合时,通常情况下应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及含水量,从而减少水泥释放出来的水化热,也能很好对混凝土收缩 起到抑制作用。
2.14粉煤灰
粉煤灰有着很多优点,它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并且有着减小水泥水化热的功效,已经成为混凝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当 运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进行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拌合时,粉煤灰代替水泥的总量不能超过25%,这样能够更好的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利 于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进行。但是粉煤灰在代替水泥时也有一定的缺憾,它会对混凝土的抗渗以及抗裂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 用保障原有水泥用量的外掺法时,我们要按照水泥配合比的要求来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需要加入粉煤灰的数量,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混 凝土的性能。
2.15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总体上可分为五大类,即膨胀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复合型外加剂以及速凝剂。这五类外加剂各有各的作用,要按 照实际的工程需要,来考虑采用何种外加剂、采用什么剂量。以下是几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均质性指标:聚羧酸高效减水剂(TZJ-4A) ,这也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主要成分是聚羧酸盐,它可以起到大大降低混凝土水灰比以及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与后期强度的作用, 并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以及稳定性,用于配制高流态、高强度、高抗渗、长时间保塌的高性能混凝土。TZN-1型外加剂,这是 一种非引气型高效混凝土减水剂,主要材料是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它有着不引气、不缓凝以及密实性较好的优点。可以大大降低混凝 土水灰比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及后期强度,可用于配制高流态、高强度、高抗渗的混凝土及预拌混凝土。
2.2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若想做好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这是水利工程的混 凝土施工项目可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能直接对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之前先对所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加以分析,并在现有的施工技术当中将可以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产 生提升作用的混凝土技术挑选出来,并对其预先采取可行性试验,在确认该技术是可靠无误的之后再开展后续的施工操作,这也是确 保所选的混凝土技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与施工要求保持一致的前提。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者来说,必须要对水利工程的所有施 工环节以及操作流程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相关规定的要求下进行。
2.3做好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保证温度的适宜,在完成浇筑工作后,混凝土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变硬。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温度的适当就要做好 保温措施,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搭建温棚防风保温,避免水直接接触混凝土表层;养护周期要长,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养护效果,一 定要增加养护强度。如果混凝土与海水直接接触,或者处于有腐蚀性的环境中时,就要进一步增长养护时间。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根 据养护区域附近的温度变化,来调整养护强度。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施 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一定要严格地做好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落实质量验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志刚,康威.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7(01):197.
[2]侯文英.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3):198.
[3]陈法兴,李文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7):137-138.
论文作者:孔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骨料论文; 水泥论文; 水化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