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张莉莉

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张莉莉

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财务部 476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煤炭主管部门对煤矿企业门槛的提高,煤矿企业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管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在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管理好煤矿企业的固定资产,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有直接影响。本文结合煤矿企业实际对固定资产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 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煤炭需求持续增长,煤炭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产量持续增加,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比例也不断加大。如何管好、用好日益增多的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济效益,是煤矿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构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电子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家具类资产单位价值在3000元以上。煤矿企业资产要作为固定资产加以确认,除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确认条件: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煤矿作为资源开采企业,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更新固定资产,因此,正确划分固定资产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会计准则结合企业实际,现在固定资产分类为:一是按其使用情况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租出固定资产 、未使用固定资产 、不需用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煤矿土地在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二是按固定资产特征分为:房屋建筑物及构筑物(包括矿井和巷道)、机械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器具、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家具。三是按其资金来源分为:一般固定资产(以自有资金购置或建造),安全费用购置固定资产、维简费用购置固定资产。

煤矿作为特殊行业,按原煤炭部有关规定:7.5kW以下电动机、10kW以下低压开关、200A以下的低压防爆开关、水泵(除目录规定者外)、局部通风机、自救器、综合保护器、瓦斯检定器、瓦斯传感器、4吨以下矿车、风钻(煤电钻)、风镐及矿灯等,尽管按照固定资产定义,使用期限和价值都达到了固定资产标准,但是该类资产由于使用年限较短,数量较大,流动性强,更换频繁,也不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应视同生产用工具直接从成本列支。

2.2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①分类编码不统一,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归属不同部门,财务部门与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分类和编码方法不一致。财务部门采用的是企业会计规范规定的分类编码方法,而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则是根据各自专业管理的需要或凭经验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致使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造成同一资产出现多种不同类别归属和具有多个编码的现象,增加了固定资产购、销、调、存、收发、领退、清查盘点、实物核算和价值核算等环节的管控难度。②归口管理权责不清晰,各部门难以有效配合。对于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企业虽然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但各归口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管理缺位,部分固定资产无人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没有严格区分各设备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机电科负责全矿设备的管理,同时调度室又负责电子通信设备的管理等;房屋建筑物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却没有归口管理部门,虽然在实际中,对于由一个部门单独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可以由该使用部门进行日常的管理与维护,但是对于多部门共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就容易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另外,房屋建筑物附属设备与房屋建筑物主体一并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附属物,但是,由于价值较高,使用寿命和维修方式与房屋建筑物不同,容易造成账务登记与实物管理的混乱。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使相关部门无法有效配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记录不准确,数量不清楚,价值不真实,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等全过程管理难以顺利进行。③后续支出资本化标准不清,固定资产价值不能真实体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东庞矿并没有规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的标准,进行账务处理时,完全取决于会计的职业判断;如果判断不准确或没有充分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则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差异,增加不必要纳税成本。另外,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项目进行会计处理时,也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资本化项目领用的材料不能准确计入对应资产的价值,将资本化项目按照新的固定资产入账等现象,导致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不能计入或不能完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造成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不完整、企业成本和利润的不真实。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包括:计划、验收、使用与维护、大修、停产检修、清查盘点、报废等重要工作流程。东庞矿一是没有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内容、形式、权限等不规范,制度承接关系不清,管理口径、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 统一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标准,加强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联系 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固定资产的目录,统一价值管理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方法,为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准确核算提供依据。

由于煤矿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建议企业以会计业务规范为基础,采用五级编码的方法:

固定资产大类分为生产用、非生产用、出租用、不需用和未使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中类是对每一大类的进一步划分,固定资产细类是对每一中类的进一步细分;固定资产流水号是对每一个细类中的固定资产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的编号。

为了便于日常的实物管理,建议由财务科进行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编码,由实物管理部门进行第四级和第五级的编码,再由财务科会计人员对四、五级编码进行复核并登记。虽然实物管理部门的编号只是财务部门编号的一部分,但这样却能够一一对应起来,避免固定资产类别和编码混乱的现象。 3.2 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与分工 首先,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重大事项的审核批准。其次,确定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的职责分工,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固定资产的验收、登记、交接、清查盘点、报废等所有事项的管理。

通过梳理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分工,不仅要使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更加清晰,还要明确部门中各相关岗位的职责,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清楚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分工以及发挥的作用,从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3.2 明确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标准,合理体现固定资产价值 对于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现行会计准则偏重于定性方面的规定,可操作性相对较差;而税法上则进行了明确的量化规定,可操作性较强。为了解决由于资本化支出产生暂时性差异而增加纳税成本的问题,企业在制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的标准时,除了考虑会计准则及指南中定性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到税法上的“刚性”要求。因此,建议将固定资产资本化的标准确定为: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并符合支出金额超过固定资产原值50%且资产使用寿命延长在2年以上条件的,作资本化处理。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和更新改造工作,应一律视同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在具体操作时,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各项施工和建设支出全部通过“在建工程”进行核算,以便将应予资本化的全部支出都计入到原固定资产的原值上,确保固定资产价值的完整。

参考文献

[1]田茂礼.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探讨项[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

[2]刘任远.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运行质量评价[J].管理学家,2010(6).

[3]武卫军.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3).

[4]吴国书.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问题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1(22).

论文作者:张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张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