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疗效观察论文_张永新

张永新

(甘肃省临夏市城郊卫生院中医科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目的:观察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名。治疗组采用消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最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消痞汤;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33-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据调查FD占消化专科门诊人数的52.85%。FD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笔者近年来采用消痞汤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 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名。治疗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5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5.3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①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肠疾病;④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⑤无腹部手术史。

1.3 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 给予消痞汤治疗。基本方: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炒枳实10g,厚朴10g,姜半夏10g,炒麦芽10g。随症加减:食积较重者,加山楂10g,神曲10g,鸡内金10g;食积化热者,加大黄10g(后下),槟榔10g;痰湿中阻者,加苍术10g,生姜10g,藿香10g;湿热阻胃者,加黄芩10g,黄连10g;寒热错杂者,加干姜10g,黄芩10g,黄连10g;肝胃不和者,加柴胡10g,白芍10g,郁金10g;气滞血瘀者,加丹参20g,莪术10g,三七5g(冲服);脾胃虚弱者,加黄芪20g,炒扁豆10g,薏苡仁30g;阳虚明显者,加制附子10g(先煎1h),干姜10g,吴茱萸10g。1日1剂,水煎2次,混合,分2次口服。

1.3.2对照组 给予口服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5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服。

1.3.3疗程 疗程均为6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一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药物。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上腹胀满症状消失,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上腹胀满症状减轻++,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上腹胀满症状减轻+,其他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上腹胀满症状减轻不及+,其他临床症状无好转。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和社会因素有关。由于发病机理未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经验性治疗。西医常选用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助消化、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但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头晕、肠鸣、腹痛、腹泻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治疗器质性的消化道疾病如溃疡还要困难。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痞满”、“嘈杂”、“胃痛”的范畴,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影响到胃,并涉及脾、肝,使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病。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胃虚弱为本,以食积、痰湿、湿热、气滞、血瘀等邪实为标,其中以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且贯穿于本病的始终。因此治宜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根据这一治则,自拟消痞汤。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四君子汤,坐镇中州,益气健脾,除湿调中;枳实、厚朴、半夏理气消痞,燥湿和胃;麦芽消食和中。综观全方,有消有补,扶正祛邪,共奏健脾和胃,消痞除满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消痞汤具有明显的消痞除胀作用,这与本方增强胃肠运动、促进消化、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有关,亦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41.

论文作者:张永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  ;  ;  ;  ;  ;  ;  ;  

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疗效观察论文_张永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