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全膀胱切除患者个性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李思恒 宋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三病区230022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奥马哈系统对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份82例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性化延续护理措施。运用科室自制量表-回归社会能力评价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当天、出院 1 个月及出院 3 个月的差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及周围皮肤情况、延续能力评分上在1个月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在自身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及周围皮肤情况、延续能力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实施的泌尿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回归社会能力,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字】 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奥马哈护理理论;延续护理

膀胱肿瘤中肌层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约占20%-30%,对于此种类型的肿瘤目前而言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为全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2]。患者术后行腹壁造口,由于腹壁造口的特殊性,小便不可控,患者术后需终身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由于排尿形态以及排尿习惯的改变,给患者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且多数患者会因出院后造口管理不善导致相关造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好泌尿造口患者的指导,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造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重点。奥马哈系统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语言体系,近年来已在多个国家应用推广,并受到一致好评。

本研究旨在利用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指导,评估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前各个方面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进行相关效果评价,现将方法、结果及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份82例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纳入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男 26例,女15例;年龄 (63.53 ± 2.19)岁。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14例;年龄 (62.89 ± 2.38)岁。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措施。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组依据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2.2.1研究团队成员在进行研究之前均接受奥马哈系统相关理论培训。

1.2.2.2根据奥马哈系统的三部分构建延续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问题评估:由研究者根据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条目,形成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患者的综合性评估表,应用奥马哈系统认知、行为和状况评分进行结局评价。②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生理领域 ①健康指导:发放科室制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讲解。 ②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造口袋更换流程及简单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掌握常见造口用品及附件产品的。 出院前,指导患者或家属独立完成造口袋更换,针对更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 ③ 个体化教育:通过科室自制的视屏及图片等手段,让患者和家属掌握造口相关知识,如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预防知识和处理措施。 ④并发症处理:对于已存在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患者,建立个性化档案进行个案管理。(2)心理领域 ①情感支持:耐心倾听患者在处理造口相关情况时遇到的困难,缓解患者精神上的压力,鼓励患者倾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客观正确认识造口,帮助患者建立重回社会能力的信心及能力。② 建立造口微信群,鼓励群里造口患者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分享经验,缓解不良情绪③ 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④ 鼓励患者尽早融入社会,如可外出参加相关娱乐项目及社区活动等。(3)健康相关领域 ①分析影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的因素,指导患者进行夜间尿液收集,如可用集尿袋协助管理夜间小便收集,以缓解患者担心尿液外漏的心理负担。 ② 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促进睡眠的方法,如睡前听轻音乐、温水泡脚以及喝温牛奶等。③指导患者逐步参与到造口管理中,提高患者依从。逐步完成完全由家属操作-家属、患者共同参与操作-完全由患者自已操作的过渡。④发挥地方造口专业护理人员的作用,指导患者造口出现无法处理的情况时应就近就诊。⑤鼓励患者参加本院组织的造口联谊活动,扩大人际交往能力,从病友中学习心态及经验。③效果评价:运用科室自制的造口患者回归社会能力的评价量表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 3 个月)两组患者评分变化情况

1.3 科室自制造口患者回归社会评价量表 科室自行设计评价量表,量表包括4 个维度,具体表现为患者自身情况评分,共计 13 项,满分为 100 分。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在出院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回归社会能力评价量表中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而在出院后的1个月后在自身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量表其余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出院后的3个月,观察组在量表的各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奥马哈系统在临床的应用使得护理问题的评估更加全面化、合理化[2],其在国内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肯定和证实[3]。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将其运用到泌尿造口患者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将奥马哈系统应用于泌尿造口患者中是可行的[4]。本研究在其基础上建立相关回归社会能力评价量表,对运用奥马哈系统评价过程中发现的护理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尽早回归社会。研究表明,患者出院后的造口及周围皮肤情况的得分均差于患者出院前评分,可能与住院期间患者过多的以来医务人员进行造口的观察及造口袋的更换,而出院后由家属及患者本身进行造口观察及造口袋的更换,受限于操作能力及掌握知识的影响,进而导致评分降低。而在出院后患者自身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延续能力评分均较出院前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自身情况评分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焦虑、抑郁水平及社会支持评分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自我护理技能方面,延续护理能力评分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处理造口及周围并发症能力上,说明基于奥马哈系统下的延续护理能够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缓解负面情绪及处理常见造口并发症的能力,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卫丹, 刘沫, 田园. 国内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研究现况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11):863.

[2] 苏晓萍, 张丽萍, 李毅宁. 奥马哈系统在泌尿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4):389-394.

[3] 赫捷,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4] 段晓侠,王艳秋,陈冬梅.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04):531-536.

论文作者:李思恒 宋真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全膀胱切除患者个性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李思恒 宋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