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器械的分类及装盘论文_梁燕, 黄仕敏,王萍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器械的分类及装盘论文_梁燕, 黄仕敏,王萍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四川 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36-01

器械的分类是消毒供应中心十大处理流程的第一步,对去污区器械正确的分类及装盘可以方便器械的清洗及检查包装处理流程并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故规范器械的分类及装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现对器械分类及装盘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存在问题

1.1 某些带管腔的器械随普通器械混在一起未单独拿出按管腔器械清洗流程进行处理。

1.1.1少数人员对带管腔器械的形态掌握不准确,在分类时不能快速、准确的将需要单独处理的管腔器械拿出单独处理。

1.1.2对普通包内管腔器械应单独处理的意识较差,清点时马虎了事。

1.2 分类时偶有器械有锈斑而未处理就直接上机清洗的现象。由于器械较多,工作任务繁重,在分类时未仔细逐一查看,少数器械在分类时有些不易发现的部位有锈斑存在而未被发现,导致没有处理就直接上机清洗。

1.3 分类时偶尔有对可拆卸的零部件有未拆卸到最小化的现象。主要存在外单位的腔镜器械,由于对腔镜器械的组织结构掌握不够,所以不能对腔镜器械进行正确的拆卸。

1.4 在分类时,有螺钉或螺帽等零部件未拧紧的情况,在清洗过程中易造成螺钉螺帽的丢失。分类人员分类时对器械的功能状况、形态结构检查不到位,不够仔细。

2.管理对策

2.1 强化管腔器械的认识,并单独清洗

2.1.1加强人员对管腔器械认识的培训。在分类时认真清点核对,对所有吸引头、穿刺针类的器械应单独取出按管腔器械清洗流程进行处理。

2.1.2对于发现有未拿出单独处理的器械,要返回去污区重新处理,规定返洗处理者为该包分类装盘者,使其人人引起重视,增加自觉性,避免反复出现返洗现象。

2.2 加强去污区工人的监督工作,增强分类人员的慎独精神。对于易生锈的器械或易出现锈斑的部位,每个人员都应该掌握,在分类时重点对这些器械进行检查。

2.3 在回收时,应向外单位老师询问哪些是属于可拆卸的器械,告知对方应把器械拆卸到最小化,或者让其教会我们器械的正确拆卸与组装。

2.4 分类人员在分类时应仔细查看器械的螺钉螺帽,对于螺钉易松动或者易掉的器械应重点查看并拧紧,对于不能拧紧或者可疑会掉的器械应单独拿出手工清洗,避免螺钉、螺帽的丢失。

器械的分类及装盘时将器械拆卸到最小化,对有锈迹和有管腔的器械剔出单独处理,再将器械进入清洗消毒机内清洗,从而有效的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

论文作者:梁燕, 黄仕敏,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器械的分类及装盘论文_梁燕, 黄仕敏,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