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论文_段陈君

浅谈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论文_段陈君

段陈君

(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万源636350)

【摘要】:音乐是依靠音乐音响展现出来的艺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只能凭借音乐音响这个客体进行欣赏。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欣赏

欣赏是学生认识音乐的起点,又是学生认识音乐的动力和重要手段。欣赏在小学音乐课各种测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笔者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如何实施欣赏教学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让低年级的学生动起来

众所周知,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动是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因此,他们在接受音乐时会不自觉地动起来。老师必须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将体态律动与歌曲欣赏相结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欣赏小学音乐《玩具进行曲》时,我打破了空洞的简单教育,从“梦境”导入,设计描绘一幅情景交融的动态立体图,让学生沉浸在诗情画意的遐想中愉悦地完成学习过程;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溜了出来,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行走,后来又打闹戏嬉……天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啊!原来刚才只是一场美丽的梦。接着,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扮演各种各样的玩具,模仿各种各样玩具的神态和动作。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这气氛浓郁、恰到好处之气氛中,我立即放出该段音乐,有的同学扮演解放军走路,昂首出场;有的扮演小白兔,按节奏一蹦一跳等。让学生自编自演,跟着音乐做动作,加深对音乐的节奏感的理解,感受音乐形象。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又能充分培养学的表演才能和创新能力。

二、让学生有自己的欣赏平台

教育的最终归宿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老师平时应重视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在每节欣赏课的前几分钟,我开设了一个音乐小栏目,由全班学生轮流当主持人,内容自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次,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到我办公室,他告诉我准备介绍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我看了看他准备的资料,相当齐全,也相当简练:既有贝多芬生平的内容,也有关于贝多芬创作的一个短小故事——《月光曲》,他还想请一位同学客串弹一下《月光曲》。他充分的准备和新颖的设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在这堂课中,同学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也深受启发。让学生走上讲台来示范、表演、讲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体验到了当主持人的乐趣,又锻炼了心理素质,同时也体验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同学们上课听得比以前更加认真了。

三、让欣赏音乐活起来

音乐源于现实生活,音乐教学就是要通过音乐来体现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体味生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一部分老师往往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注明音乐作品。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好,老师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上,而不过分追求和刻意将学生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标准上来。尤其是一些现代作品,绝对不能只凭一些音乐作品的介绍文字来进行理解。老师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诸如“这是世界上伟大的音乐作品,是不是很好听?”这样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允许人家发表不同的见解,要多方切入,进行多维思考。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孙悟空”一样,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展开自己的联想,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欣赏民族打击乐器合奏曲《鸭子拌嘴》,作品以不同的音色表现小鸭、大鸭和老鸭的形象与个性,演奏轻松活泼,富有生气。在欣赏时有的同学认为:在稻田里,大鸭子和小鸭子为了争食吵了起来……;有的同学则认为:一群鸭子在小池塘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忽然,两只鸭子为也争一条小鱼而吵个不停……。同学们都用自己的话去说音乐。体味生活,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四、让电子教学设备发挥其功能

在欣赏课中恰当运用电子教学手段,可以更充分地展现音乐的魅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这首歌曲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让学生随着第一段旋律观看一组夜景:月亮在云朵中穿梭,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倾听妈妈讲故事。接着,我边放第二段旋律边让学生观看一组母亲在旧社会爱压迫的画面。通过两组画面的配乐欣赏,同学们立刻潜意识地对这两种生活进行了对比。然后,我又请大家演唱这首歌,在同学们的歌声中,我听出了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孩子们的幸福和喜悦,也听到了对旧社会的悲愤和不满。而他们也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对现在的孩子而言,歌中叙述的情节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他们根本无法体验到新社会农村大丰收后的喜悦和满足的幸福感,所以,我也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来强调,只让学生看、听,也没有让学生去多讲,只让学生融入音乐用心唱,让学生在情、景、音交融中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意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高,相信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努力探索和进取,就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论文作者:段陈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论文_段陈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