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根管治疗术的四手操作论文_胡莉娜

显微根管治疗术的四手操作论文_胡莉娜

(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随着根管及牙体治疗成熟,过去不能保留的牙现在也有可能保留,当然在根管治疗术中遇到疑难复杂根管也会随之增加。而根管手术显微镜因其可视性高,增加了主动、准确性,在疑难病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其在口腔治疗中的深入应用,使精细根管治疗及根管治疗并发症处理得到更大飞跃。本文阐述在显微根管治疗中医生要在镜下视野中完成诊疗,任何离开显微视野的操作都会影响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显微根管治疗助疗者不仅要有娴熟的四手操作技能,还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各仪器、器械的应用。

【关键词】显微;根管;四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33-02

1.显微根管治疗常用设备、器械

1.1 显微镜

1.1.1放大系统 通常2.5~8倍用于患牙、窝洞、根管口等的定位;10~16倍用于穿孔定位及修补等;20~30倍用于观察细微结构,利于定位遗漏根管,处理分离器械等[1]。

1.1.2照明系统 合理调节显微镜亮度利于操作与资料采集。

1.1.3资料采集、保存系统 摄像或照相机可与显微镜相连接,将手术过程显示并保存于电脑,利于学习和交流。

1.1.4助手镜 解决助手视野问题利于配合。

1.2 显微根管特殊器械

1.2.1微型手机及车针:微型手机工作头较普通手机小,操作时不会阻挡视线,显微车针为长颈车针且工作头直径细小便于深入根管中操作[2]。

1.2.2面反射口镜:与普通口镜相比减少折射,防止显微治疗时二重影,反射成像准确清晰。

1.2.3根管探针:用于探寻细小或钙化的根管口。

1.2.4显微根管锉:用于预备根管,带有长手柄操作时不会阻挡视线。

1.2.5显微吸引器:其口径0.5~2mm不等能达根管中部进行有效吸引。

1.2.6显微冲洗器:可深入根管中部和尖部,进行有效到位的冲洗。

1.2.7显微充填器:工作端细小,用于根尖切除后的根尖倒充填。

1.3 其他

橡皮障、超声工作尖、MTA输送器、根管治疗器械等。

2.显微根管治疗的四手操作

2.1 术前准备

2.1.1调整体位

2.1.2显微镜的准备 显微镜下操作完全不同于肉眼下操作,术者对术区的定位与手的操作常不协调。护士也应熟悉显微镜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以便配合。正确使用照明技术十分重要,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有效孔径越小,进入术者眼睛的光线越少,对照明条件要求越高的根管位置一般较深,要求光线充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器械摆放

2.1.4协助安放橡皮障

2.1.5资料采集 打开连接在手术显微镜上的摄像机及监视器,打开计算机并运行相应软件,确定摄像机视频信号可显示在监视器上并通过视频采集卡进入电脑。助手要预先调试摄像和照相设置,根据医生需要随时按动遥控器的快捷键摄像和照相,利于医生后期整理。如采集资料时须调节曝光及应用闪光灯时,应与医生确定后进行,避免影响治疗。

2.2 术中配合

助手对各种治疗程序、器械的熟知是显微根管四手操作的基础,医助间的良好有效沟通是熟练运用四手操作法的前提。医生有责任提醒助手治疗所需特殊准备、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助手应对治疗过程中将发生的事情作出准确预判断。助手要认真学习和熟悉临床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在下一个操作步骤发生之前作出预判,这是配合的关键。医生也应在某一器械使用完之前告之下一步所需器械和材料。助手必须谙熟器械的名称和放置地点,保证临床治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1器械传递

医助间有效沟常反映在器械的传递上。科学的器械递送是临床工作的一部分。助手应使用简单快捷、易掌握、标准、系列的手法,并尽量配合医生习惯把器械送到医生手中。“时间准确,位置恰当,器械正确”是器械传递与交换的基本原则[3]。为保证操作者视线不离开镜头,助手必须熟悉各步骤所需器械并正确传递。无论传递何种物品,切忌在病人头面部传递,以免物品掉落。

不同器械可以根据器械本身特点、医生个人习惯及不同治疗方法治疗位置而采用不同传递方法。如:握笔式直接传递法:适于各类长柄器械,如微型手机、根管探针等;掌式握持传递法:最常用于已封装灭菌处理的器械,以MTA输送器为例。

2.2.2器械交换

2.2.2.1器械交换必须具备4个前提(1)医生依据治疗需要决定器械操作程序,助手提前了解医生每步治疗所需;(2)医生将器械离开患者口腔2cm左右,这是结束使用该器械的信号,助手应当及时准备传递下一步治疗所需器械;(3)助手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起“递”作用递送器械,无名指、小指起“取”作用,接过已使用器械;(4)器械交换应平行进行。

2.2.2.2常用方法:双手器械交换法;平行器械交换法;器械旋转交换法。

2.2.2.3器械交换失败原因(1)器械交换时助手握持器械中段,医生无法握持器械或握持器械工作端,而必须沿器械再次移动;(2)助手左手位置在传递区边缘,离开患者口腔太远;(3)器械交换在患者面部上方进行,有损伤患者面部的危险。

2.2.2保持镜下最佳视野 显微操作不能直视,在放大视野和聚焦照明下进行,轻微移动都能导致镜下视野大幅晃动,影响视野稳定与清晰,造成操作误差。显微操作需要医护双方默契配合,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当操作吸唾系统时,吸唾器准确及时就位及吸唾器从口内及时取出,对提高医生的操作成效非常重要。助手思想要高度集中,吸唾器头应尽量接近被治疗牙齿,在进行牙体预备时稍离开一点。用显微吸引器深人髓腔或根管中部。开口斜面朝向机头喷水孔方向,充分及时地吸唾。同时不能只顾自己吸引方便,“抢占有利地形”,妨碍医生操作。

因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即使镜下很小的一点污点也会给医生带来视觉障碍。因此在治疗中始终要保持镜面清洁,护士应不断地以无油空气轻吹口镜,并在治疗的间隙用柔软的酒精纱布擦拭镜面,保证口镜反射效果。在打开钙化牙体组织或建立旁路的时候,因水雾也容易造成镜下术野不清晰,常要关闭超声波水源,在干燥状态下进行。这时助手要及时地以无油空气吹拂工作尖,以降低器械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保护牙体组织和器械,同时随时吹掉口镜表面的碎屑及污物保持镜面反射清晰。

2.3 术后护理

在移除橡皮障前清除碎屑、检查牙龈。治疗结束,将牙椅调到坐位,让病人静坐3分钟后再站起。关闭显微镜电源,用消毒液擦洗暴露部分表面,保护镜头,延长使用寿命。镜头上的碎屑可用镜头清洁纸擦拭干净,拧紧接头处旋钮,盖上防尘罩,定期吸尘及检查灯泡。将采集卡及时整理、保存。

【参考文献】

[1]葛久禹主编.根管治疗学[M].第二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7.

[2]彭彬主编.牙髓病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凌均棨主编.显微牙髓治疗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

论文作者:胡莉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显微根管治疗术的四手操作论文_胡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