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现状与趋势_人文学科论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的现状与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部论文,研究成果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08)03-0005-08

由教育部设立于1995年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教育部奖”),迄今已评选四届。评选产生的获奖成果集中反映了高校教师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面貌和实力。在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奖尚付阙如的情况下,教育部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已得到学界的公认。本文在综合比较四届评奖数据①的基础上,对教育部奖评选的现状和趋势试做一些分析。

一、“教育部奖”概况

四届“教育部奖”,共评出获奖成果174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8项、二等奖768项、三等奖766项,囊括了改革开放以来25年间(1979-2004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大多数优秀成果(表1②)。获奖成果的主要形式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个别成果为计算机软件。著作又包括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古籍整理作品等,获奖比例最高,占历届总数的81.58%;其下依次是论文占14.75%、研究咨询报告占3.5%、计算机软件占0.17%(表2)。

二、“教育部奖”的学科分布状况

“教育部奖”获奖面,头三届覆盖23个学科,第四届增加了综合研究/交叉学科,达到24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情报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综合研究/交叉学科。其中人文学科领域获奖总数为783项,社会学科领域获奖总数为960项。(表3)

获奖总数排名前10位的学科依次是经济学(325项)、中国文学(203项)、历史学(186项)、哲学(157项)、教育学(123项)、语言学(110项)、法学(102项)、管理学(89项)、社会学(54项)、艺术学(54项)。其中,人文学科领域有5个,排名为第2、3、4、6、10位,共计获奖710项;社会学科领域有5个,排名为第1、5、7、8、9位,共计获奖693项。从上述数据看,当前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总体发展状况基本保持均衡。

获得特等奖的成果迄今只有1项,产生于历史学科,即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该书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众多高校、科研单位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历时二十年共同完成,堪称是20世纪最大的史学工程之一。在一等奖获奖方面,四届全部空缺的学科有1个,即港澳台问题研究;空缺三届的学科有5个,分别是逻辑学(第一、二、四届)、考古学(第二、三、四届)、马克思主义(第一、二、四届)、新闻学与传播学(第一、二、四届)、统计学(第二、三、四届);空缺两届的学科有4个,分别是管理学(第一、二届)、政治学(第二、四届)、民族学(第二、四届)、图书情报文献学(第二、四届);空缺一届的学科有5个,分别是宗教学(第四届)、外国文学(第三届)、艺术学(第一届)、国际问题研究(第二届)、综合研究/交叉学科(第四届)。

三、“教育部奖”的主要获奖高校及其实力分层

每届“教育部奖”的评选都是对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并反映在各高校的获奖数量上,可据之进行排名和比较。为充分反映不同等级获奖成果的水平,依次给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配4、3、2、1的权重分,从而求出各高校获奖成果的加权总得分,表4中只列出排名前15位的高校。

综合四届排名的情况,先后有18所高校进入前15位,可按各自实力划分为七个层级:

第一层级:历届获奖积分均在前2名以内。只有北京大学1所高校,历届排名依次为1、2、1、1(下同)。

第二层级:历届获奖积分均在前6名以内。有4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2、1、5、6),武汉大学(3、3、4、4),复旦大学(4、6、3、5),北京师范大学(6、5、2、2)。

第三层级:历届获奖积分有三届进入前10名、另一届在11-15名以内。有3所高校,分别是南开大学(9、11、6、7),厦门大学(12、9、9、3),南京大学(8、8、14、9)。

第四层级:历届获奖积分有二届进入前10名、另二届在11-15名以内。有4所高校,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7、4、11、14),中山大学(11、12、7、10),华中师范大学(13、10、15、8),浙江大学(合校前为杭州大学)(15、7、10、13)。

第五层级:历届获奖积分有三届进入前15名。有2所高校,分别是吉林大学(5、15、12、×),山东大学(14、×、8、12)。

第六层级:历届获奖积分有二届进入前15名。有2所高校,分别是四川大学(10、13、×、×),清华大学(×、×、13、11)。

第七层级:历届获奖积分有一届进入前15名。有2所高校,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14、×、×),暨南大学(×、×、×、15)。

这18所高校中,13所分布在东部的八个省市: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4所分布在中部的二个省:湖北、吉林;西部省市区只有1所,分布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城市是北京(4所)、上海(2所)、广州(2所)、武汉(2所)、长春(2所),其中第一、二层级的5所学校中又有3所集中在北京。这种教育优势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也没有例外地深刻反映在教育部奖的评选中。

四、主要获奖高校的学科优势

排名进入前15名的18所高校,通过对其每一学科获奖数在全国高校中的比较,可用方框圈出其优势学科(表5)。其中优势学科数排名前9位的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11个)、中国人民大学(8个)、武汉大学(8个)、复旦大学(5个)、南开大学(4个)、华中师范大学(4个)、北京师范大学(3个)、厦门大学(3个)、中山大学(3个)。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比较突出外,其他高校优势学科的数量都落后较多。

根据这18所高校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获奖数所占的比例,还可将它们的学科优势特点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发展比较均衡,略偏向人文学科。这类高校,如北京大学(79,60,13.67%),其中79是人文学科获奖总数,60是社会学科获奖总数,13.67%是两者的比例差,以下数据均按此顺序。此外,还有南京大学(37,27,15.63%)、中山大学(31,24,12.73%)、华中师范大学(30,21,17.65%)、山东大学(26,18,18.18%)。

第二种,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发展比较均衡,略偏向社会学科。这类高校,如武汉大学(43,59,15.68%)、复旦大学(38,41,3.8%)、北京师范大学(36,40,5.26%)、南开大学(32,34,3.03%)、华东师范大学(24,34,17.24%)、浙江大学(23,27,8%)、吉林大学(23,32,16.36%)、东北师范大学(14,19,15.15%)。

第三种,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发展差距较大,明显偏向人文学科。这类高校,如四川大学(24,10,41.18%)。

第四种,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发展差距较大,明显偏向社会学科。这类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29,91,51.67%)、厦门大学(16,49,50.77%)、清华大学(10,20,33.33%)、暨南大学(4,13,52.94%)。

由上述分类可见,大多数高校人文学科的优势偏弱,而主要集中在应用性强、与国计民生联系紧密的社会学科领域。18所高校中,有12所高校偏重于社会学科的发展,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校尤甚,其社会学科所处的绝对优势是其人文学科难以望其项背的。这客观上使教育部评奖的竞争,呈现出人文学科领域各校差距拉大、社会学科领域各校竞争激烈的状态。

五、“教育部奖”的发展趋势分析

1.在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上,新的主干学科格局正趋形成。

从获奖数排名前10位学科的位次和数量来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干学科的新格局正趋形成,而且在今后教育部评奖中还会得到进一步巩固。人文学科领域,传统的文、史、哲为主的格局依然存在,并得以保持,这与近些年基础学科研究得到重视是相关的。对这一格局形成有力补充的是语言学的兴盛,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展,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神经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形成一系列的交叉学科,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上都获得较大突破,其在人文学科领域中的地位正不断提高,而成为主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科领域,传统的政、经、法为主的格局发生较大改变,教育学取代政治学并超越法学,构成了社会学科领域新的三大主干学科:经、教、法。教育学的异军突起,一方面和国家增加教育投入、重视教育类学术研究的导向有关;另一方面教育学和语言学一样,在交叉学科领域获得较大拓展,教育经济学成为热门研究分支。这均促使教育学的实力得到迅速提高,研究人员的规模也不断壮大,呈现出从师范类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蔓延的趋势。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正发生转变。

“教育部奖”近年来增强对创新性论文的重视程度,着力树立高级别获奖成果的“精品”形象,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正发生转变的信号,将会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现健康积极、高质量的发展起到正确的激励导向作用。

从“教育部奖”历届获奖成果的形式看,论文的获奖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从首届的9.44%、第二届的8.98%、第三届的16.7%上升到第四届的24.65%。可以发现,论文获奖率从第三届开始有较大变化,到第四届已占到获奖总数的1/4左右,反映出对论文重视的程度已达到建立新标准的程度。以往评价成果,“一部专著的学术价值比一篇学术论文高”的思想观念相当普遍。这种以数量为上的量化评价模式,蔓延于科研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的思维方式中,产生的危害性日益加重,学风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底线屡屡受到冲击。因而,建设一个以创新性为核心、鼓励高质量成果的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另外,“教育部奖”在特等奖、一等奖这样高级别奖项的评选上,从严把握,宁缺毋滥;特等奖迄今只有第三届获得1项,历届一等奖空缺的学科达到15个;一等奖获奖比例除首届为20.68%,其余三届都在10%左右,并呈下降趋势,第二届为7.77%,第三届为11.55%,第四届创历史新低,为6.1%。“教育部奖”对高级别奖项的高标准要求,无疑有利于树立这类奖项的“精品”形象,起到示范作用。

3.高校之间获奖数量两极分化的趋势将继续增强。

历届获奖数排名进入前15名的高校,只有18所,数量并不多,却可以划分为七个层级,反映出高校间研究实力的差距相当明显,呈现出密集的阶梯状分布。15名之外的高校与这18所高校相比,差距就更为突出。在所有获奖的172所高校(合并或改名前为182所)中,进入第一、第二层级的只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5所,仅占3.38%;而他们的获奖成果共有516项,占全部获奖数的29.6%,近1/3;其中特等奖、一等奖计97项,所占比例更大,达46.4%,将近1/2。相比之下,后五个层级13所高校的共同实力才与前5所高校相当,共有获奖成果622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计75项。而排名15名之外的其他154所高校的总体实力还不抵前5所高校,他们共有获奖成果605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项计37项。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对重点院校的持续投入,高校研究实力两极分化的状况还将继续扩展。两极分化的结果,将促使各高校更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使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的层次更趋分明。

4.综合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产生重要获奖成果的热点领域。

“综合研究/交叉学科”作为第四届“教育部奖”才设立的新科目,只评出了9个三等奖,一、二等奖全部空缺。当然,有部分成果本应列入此类,却按照其所属的主干学科进行申报,使得一些优秀成果归到其他学科。虽然现有的评奖结果不尽令人满意,但从学科发展的实践和趋势看,这个领域将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未来要取得重大成果的突破点。从综合研究的例子看,惟一的特等奖——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就是一个典范。该著作虽列于历史学科,但它的内容实际上汇聚了历史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数十个研究分支的最新研究成果,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民族、军事、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由此才在体裁上创造了新综合体的崭新形式,实现了史学体系的重大创新,从而使其涵盖的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的通史著作,被学术界称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③。从交叉学科的例子看,语言学、教育学近些年的迅速发展,都与他们在交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拓展有关,并因此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成果,如教育部第四届奖“语言学”一等奖《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属于神经语言学领域,“教育学”一等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属于教育经济学领域,等等。综合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所具有的广泛发展潜力,为成果的创新和获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高校应当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加以保障,吸引更多的学者投入和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

注释:

①国家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司.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教育部关于颁发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中称三等奖为234项,实际根据各学科加总的数目为235项。

③陈其泰:《史学体系的重大创新——白寿彝先生主编〈中国通史〉成就略论》,《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页20-30.

标签:;  ;  ;  ;  ;  ;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现状与趋势_人文学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