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论文_赵端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论文_赵端

泛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545006

摘要: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房屋作为自己的投资项目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理财首选。加上现阶段国家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国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上,受此影响,各地方也出现了一批建筑狂潮,一大批工程项目开始实行。随着施工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的安全就成为了头等大事,最近新闻媒体也报道了很多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建筑施工安全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竣工的周期,同时也可能给建筑本身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坏,影响建筑本身的质量。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方面的管理,杜绝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也要做好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和监控,加强对施工人员上岗前的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穿插了很多工种,不同工种之间交替作用。长期以来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结构都比较复杂,临时工、短工的占比较大,加上因为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很多施工管理者不能保证一直都在施工作业现场,极有可能出现安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小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因为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施工方都不注意安全方面的工作,更多强调节省、经济,采用一些比较劣质的施工材料,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屡屡出现安全事故。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过去老旧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不适应现在大批量建筑施工的管理。那么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应该如何创新?

一、一线员工参与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问题之所以频繁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施工团队现阶段并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团队,并不是说没有管理,而是因为管理的方式不够科学。很多施工团队只是制定了简单的安全生产要求,比如出入施工场所都需要佩戴安全帽等一些常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并没有人监控并坚决执行,一旦出现了安全隐患的处理方法,或者安全事故的逃生手段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导致如果真的出现了安全方面的问题,经常因为处理方法不正确,从而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对此问题,各施工团队应该加大在安全生产的管理,成立专业的科学管理团队,从一线的生产工作人员中抽取部分有经验的老员工参与到实际生产管理中。之所以让一线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团队中,是因为一线员工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他们往往更加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和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吸纳他们的方案和意见,往往更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同时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坚决落实安全生产指标,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在一线进行督查,检查安全工作的进度和落实情况。只有不断进行监控,同时对症下药,才有可能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系数,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同时也要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生产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能够了解大致的生产流程和步骤,清楚的知道在实际的操作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这是一个安全生产管理者的真正工作核心。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后,也一定要严格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避免出现安全生产制度仅停留在宣传文字上[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团队

严格控制产品以及施工设备的质量,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环节。建筑的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工序和工种,在前后交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瑕疵都有可能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前面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也有可能导致后面一个环节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安全保护设备的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毕竟人工交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遗漏,想要杜绝安全问题就要保护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各种安全设备就是最后的保护伞。但是现阶段很多施工团队并不是很重视设备质量的管理,过分强调经济成本,采购的设备都是一些质量不高的次品。在平时的生产中如无重大情况,一般都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这些残次的保护设备无法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就有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基本上都会停工整顿,自然会影响建筑整体的进度和团队整体的项目进展,长期这样下去最终导致团队经济出现问题。对此,各施工团队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团队,从其他行业吸纳优秀的管理人才,制定健康的经济发展路线。通过科学的采购,控制采购数量,提升采购设备的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展。对于一些质量不达标的设备供应商,在后续的合作中就不要贪图小便宜采购他们的设备。同时管理团队也需要帮助施工团队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体系,从网络新闻中采集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同时进行内部整改,由内而外同时发力,全面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2]。

三、分设多级管理责任到个人

很多施工团队并不是很重视管理方面的问题,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户外的施工上,导致安全生产的工作没有对应的人员督促执行。对此可以采用责任分化的方式,将每个生产区分化给不同的责任人,减少监控面积,增加监控人员,同时交叉监控、互相监督。针对责任人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指标,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如果责任人不能落实到位,可以考虑更换他人执行。务必保障该工作对应的有责任的人负责执行,上下一起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从而才可以让基层的施工人员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施工中更加注意安全方面的问题,发现了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也会及时上报责任人,由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层级的管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帮助施工团队监控生产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毕竟生产区域太大、监管人员太少导致无法及时监控发现问题。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建筑的正常完工,同时也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只有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建筑才能正常完工,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顺利完工的先决条件。没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停工、返工等情况。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因为主流思想影响,各施工团队重生产轻管理,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户外生产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重视内部的科学管理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策略,结果导致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所以,眼下各施工团队应该根据实际生产环境以及自身的问题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对于安全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主要重视安全生成,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创新更改,找出自己日常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内部调整。这样才能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出现,保证建筑保质保量的按期完工,施工团队才能投身到更多项目的建设中。否则顾此失彼,只会导致团队本身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刘天来.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42X):12-12.

[2]张焱,周睿,赵挺生,et al.土木建筑施工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12):83-85.

[3]夏乐兵,章增炎,管斌君.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7(03):37-39.

[4]程敏.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创新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3,39(13):254-255

论文作者:赵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论文_赵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