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华[1]2002年在《葛藤属(Pueraria spp.)根瘤菌的分类地位和多样性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从我国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南等地分离的32株葛藤根瘤菌为研究对象,以20株已知种的根瘤菌为参比菌株,采用数值分类、REP-PCR指纹分析、16SrDNA PCR-RFLP指纹分析等现代根瘤菌分类技术,初步研究了葛藤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地位,结果表明: 葛藤根瘤菌在生长速率上表现出多样性,菌株CCBAU41147、CCBAU61096、CCBAU61101和CCBAU61095生长较快,YMA培养基上28℃培养2-3天后,单个菌落直径大于1mm,具有产酸能力,是快生型葛藤根瘤菌;其余待测葛藤根瘤菌生长较慢,YMA培养基上28℃培养7天后,单个菌落直径小于1mm,具有产碱能力,是慢生型葛藤根瘤菌。数值分类对所有供试菌株进行了131项表型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葛藤根瘤菌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表现在利用多种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氮源能力,对抗生素、染料和化学药物的抗性,耐酸性,产酸产碱情况,硝酸还原能力等方面。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供试葛藤根瘤菌分成10个表观群,表现出种水平的多样性,尤其是慢生葛藤根瘤菌分为7个表观群,表型多样性极为丰富。以Boxair为引物的REP-PCR分析结果表明葛藤根瘤菌存在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在81%的相似性水平上,供试葛藤根瘤菌分成了11个遗传群,其结果证明了慢生葛藤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在数值分类的基础上,挑选各表观群菌株(包括中心菌株)21株(12株待测菌株和9株参比菌株)进行16S rDNA PCR-RFLP指纹分析,12株待测葛藤根瘤菌产生了9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类型,慢生型菌株的图谱类型明显不同于快生、中慢生菌株的图谱类型。一些菌株如CCBAU61116、CCBAU41069、CCBAU23168等具有专一的酶切图谱类型。16S rDNA PCR-RFLP聚类分析结果在90%的相似性水平上把慢生型根瘤菌分成7群,也证明了葛藤根瘤菌种水平的多样性。 在数值分类中,表观群1的葛藤根瘤菌与B.elkanii的模式菌株(USDA76~T)聚在一起,群内相似性为80%,初步判定群1供试葛藤根瘤菌为且Belkanii。表观群5与B.japonicum的参比菌株聚在一起,群内相似性为83%,初步判定这群葛藤根瘤菌为B.japonicum。而其它群未与已知分类地位的供试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其确切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REP-PCR指纹分析中,遗传群1由B.elkanii的参比菌株和9株待测葛藤根瘤菌组成,遗传群3由3株B.japonicum的参比菌株和2株待测葛藤根瘤菌组成,遗传群7由4株待测葛藤根瘤菌和3株B.yuanmingense的参比菌株组成。而其它遗传群未与已知分类地位的供试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它们是不是新的遗传群,值 得进一步研究。16s rDNA PCR-RFLP分析结果也表明葛藤根瘤菌具有种水平多样性, 在 90%的相似性水平上,聚类图把慢生根瘤菌分成 7群,群 1与 BJponicum的模式 菌株聚在一起,群二与 B elhanii的模式菌株聚在一起,而其它群是独立的系统发育分 支。 数值分类、yPFCR分析、16s n3NA PCR-RFLP分析对慢生葛藤根瘤菌的分群 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葛藤根瘤菌内丰富的多样性和分类地位的复杂性,要确定其确切 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要通过 G+C mol%含量测定、DNA.DNA杂交、16s n>NA 全序列测定来确定。
陈强[2]2004年在《四川省根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及葛属根瘤菌分类地位的确定》文中研究指明从四川省豆科植物鸡眼草属、合欢属、豇豆属、葛藤属、金合欢、杭子梢分离获得了103株根瘤菌,采用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并确定了葛藤属根瘤菌的分类地位。 AFLP、BOX-PCR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自四川省6个属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AFLP、BOX-PCR将103个菌株分成了26和18个遗传群,多数根瘤菌按宿主类型聚群,但亦表现出多样性。16S、23SARDRA均将56个代表菌株分成了13个遗传群,大多数供试根瘤菌属于慢生根瘤菌属,但不同于慢生根瘤菌属的已知种。 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揭示了供试根瘤菌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这些菌株分布在Rhizobium-Agrobacterium-Allorhizobium、Mesorhizobium、Bradyrhizobium 3个系统发育分支中。其中,分离自鸡眼草的根瘤菌CCBAU 61054位于Rhizobium-Agrobacterium亚分支,鸡眼草根瘤菌CCBAU 61030、豇豆根瘤菌CCBAU 61073、葛藤根瘤菌CCBAU 61106和CCBAU 61116位于Bradyrhizobium分支;葛藤根瘤菌CCBAU 61095位于Mesorhixziobium分支。 用数值分类、AFLP、BOX-PCR、16S,23SARDRA、IGS PCR-RFLP、DNA-DNA杂交进一步确定了四川省葛藤属的23株根瘤菌的分类地位。在数值分类中,对22个葛藤根瘤菌测定了131项生理生化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81%相似性水平处,22个供试菌株分成了3个独立的表观群,包括1群中慢生根瘤菌和2群慢生根瘤菌;16S,23SARDRA分析结果与数值分类结果一致,且供试菌株与相近属的已知根瘤菌种分开。AFLP、BOX-PCR、IGS PCR-RFLP聚类分析结果则表现出了多样性,23个菌株分别被分成了7、5和8个遗传群。 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表明,葛藤根瘤菌数值分类群7、9的中心菌株CCBAU 61106和CCBAU 61116在系统发育上归于Bradyrhizobium分支。数值分类群1的中心菌株CCBAU61095位于Mesorhizobium分支。 DNA-DNA杂交实验表明,葛藤根瘤菌中心菌株CCBAU 61095与M. amorphae ACCC 19665~T的同源性为80.4%(>70%),说明CCBAU 61095代表的一群菌株在分类上属于M.amorphae。中心菌株CCBAU 61106和CCBAU 61116与慢生根瘤菌属的已知种的同源性很低(0~29.4%),表明CCBAU 61106和CCBAU 61116应为慢生根瘤菌属的2个新种群。
郭振国[3]2011年在《海南省含羞草根瘤菌的多相分类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16S rDNA PCR-RFLP分析、BOX-PCR指纹图谱分析、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16S rDNA全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自我国海南省含羞草(Mimosa spp.)的104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系统的多相分类研究。16S rDNA 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在61%的相似水平上可聚为一群,在71%的相似水平上获得3群,分别与贪铜菌属(Cupriavidu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及根瘤菌属(Rhizobium)的参比菌株聚在一起。通过BOX-PCR指纹图谱分析、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104株供试菌株共得到35种不同的BOX指纹图谱及61种不同的SDS-PAGE全细胞蛋白图谱;两种图谱类型完全一致的为同一个菌株类型,最终得到了69个不同的表型和遗传型菌株类型。16S rDNA全序列分析与16S rDNA PCR-RFLP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贪铜菌属(Cupriavidus)为海南省含羞草的优势共生菌群,归到该属的菌株占供试菌株总数的87.5%;5株菌株与含羞草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mimosarum)PAS44T的系统发育关系最近,其代表菌株HBU08040与该种的相似性高达99%。此外,8株供试菌株归到根瘤菌属(Rhizobium),代表菌株HBU08051和HBU08115与该属内各已知种的16S rDNA全序列最高相似性为96.8%,有待进一步进行G+C mol%测定以及DNA-DNA杂交等以确定该批菌株的最终分类地位。根据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及菌株区分的结果,选取归于不同属、不同菌株类型的11株代表菌株进行结瘤试验及结瘤菌株的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验证,结果表明除菌株HBU08001和HBU08149之外,其余9株菌株均可与含羞草成功结瘤,且蛋白图谱比对结果表明根瘤的形成确系接种菌株所侵染而成,接种菌株与结瘤菌株SDS-PAGE全细胞蛋白图谱不一致的两株菌株与含羞草的结瘤能力有待进一步验证;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5株可成功结瘤的菌株进一步研究其对含羞草生长的影响,通过有效根瘤数和地上部分干重的统计学分析,初步表明菌株对含羞草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贪铜菌属(Cupriavidus)菌株较其他菌株对植株的生长促进作用更明显。
邹凌[4]2007年在《川西高海拔地区黄芪(Astragalus.spp)根瘤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位于甘孜州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的黄花黄芪(dstragalus gilviflorus)和梭果黄芪(Astragalus stii comb)根瘤中分离得到33株根瘤菌,在对其进行回接实验后,采用数值分类和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数值分类的结果,这33株黄芪根瘤菌株的表型多样性明显,均属于快生型根瘤菌。在65%的相似水平上被分为两个大群。与参比菌株比较,黄芪根瘤菌株的抗逆性不好,主要表现为对抗生素的耐性和对不同极端PH条件的生长活力。根据AFLP和BOX-PCR技术分析所得到的聚类图,分别将所有供试菌株在70%和68%的相似水平上分为9个群和5个群,黄芪根瘤菌株遗传多样性丰富并属于Rhizobiaceae科分支,但是均不同于Rhizobiaceae科中的已知种,102F28,USDA1002,USDA1037,USDA205,166,NZP2234,IAM13129。与数值分类结果一致的是AFLP和BOX-PCR技术分析所得到的聚类图并未将采自于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的黄芪根瘤菌株区分开。16SrDNA-RFLP酶切图谱的不同组合表明:黄芪根瘤菌株酶切图谱包含了9种不同的基因型,与Rhizobiaceae科下叁个属Rhizobium,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的基因型较为接近。其中参比菌株USDA2370和USDA1002,102F28,USDA4102的基因型与部分黄芪根瘤菌株完全一致。表明:从系统发育关系的角度上来说,该地区黄芪根瘤菌与快生型根瘤菌非常接近。然而,由于16SrDNA在同一个根瘤菌基因组中存在着不同的16SrDNA拷贝;转化和重组的现象,所以还应对该地区黄芪根瘤菌中心菌株的垂直同源基因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
谷峻[5]2005年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山蚂蝗、甘草根瘤菌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综述了根瘤菌分类和多相分类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试验部分采用表型分群分析(数值分类、全细胞蛋白SDS-PAGE)和遗传型分析(16S rDNA PCR-RFLP、BOX-PCR指纹图谱、16S rRNA基因全序列及共生基因序列、IGS PCR-RFLP、G+Cmol%含量测定及DNA杂交)等多相分类技术,对70株分离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豆科植物山蚂蝗、甘草的根瘤菌,进行了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生理生化性状测定表明,分离自山蚂蝗、甘草的供试菌中有13株耐酸能力强,能够在pH4.0的培养液中生长;分离自甘草的4株菌能够在含5%氯化钠的YMA平板上生长,分离自山蚂蝗的25株慢生根瘤菌能够耐受3%氯化钠。研究发现山蚂蝗慢生根瘤菌对四环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在100μ/ml的浓度下有8株慢生根瘤菌能够生长。 数值分类聚类结果在82%~83%的相似水平上将供试菌株分成8个表观群。其中群1~群4均为慢生根瘤菌群;群5~群8为快生菌群,群5未与已知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可能为新种群;群6与Rhizobium内的已知参比菌株聚群;群7和群8分别与Sinorhizobium和Agrobacterium的已知参比菌株聚群。 16S rDNA PCR RFLP研究结果表明,70株供试菌共产生了32种遗传图谱类型,其中50株分离自山蚂蝗的菌株具有20种遗传型,20株分离自甘草的菌株具有14种遗传型。16S rDNA PCR-RFLP聚类结果在96%的相似水平上分为7个遗传群。多数根瘤菌按不同属宿主聚群,分离自甘草的8株菌分散未与已知种根瘤菌聚群,其它12株菌分别位于Rhizobium、Sinorhizobium、 Agrobacterium和Mesorhizobium。29株山蚂蝗根瘤菌属于慢生根瘤菌属,18株山蚂蝗根瘤菌为快生菌,分别位于Rhizobium、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和Mesorhizobium。 BOX-PCR指纹图谱聚群分析共获得了18个遗传群,表明山蚂蝗、甘草根瘤菌在菌株水平上具有遗传多样性。全细胞蛋白SDS-PAGE.分析将44株山蚂蝗根瘤菌分成8个群。IGSPCRRFLP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山蚂蝗属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的40株根瘤菌分成了9个遗传群。 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确定了供试山蚂蝗根瘤菌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这些菌株分布在Rhizobium-Agrobacterium、Sinorhizobium、Mesorhizobium、Bradyrhizobium 4个系统发育分支中。其中,分离自云南省、江西省、安徽省和广西省的代表菌株CCBAU65255、CCBAU33220a、CCBAU23084和CCBAU53010快生菌均位于Rhizobium-Agrobacterium亚分支,而分离自安徽省
葛勇[6]2013年在《川西高寒地区苜蓿和无翅山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16S rDNA PCR-RFLP, IGS rDNA PCR-RFLP,16S-IGS rDNA PCR-RFLP综合分析,16S rDNA全序列分析,持家基因recA、atpD序列分析对分离自川西高寒地区的25株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自川西阿坝州和甘孜州的苜蓿属、无翅山黧豆属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16S rDNA PCR-RFLP的分析结果表明,在68%的相似水平上,所有供试菌株和参比菌株分为两个分支。在85%的相似水平下所有菌株分为5个16S rDNA遗传群,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Rhizobium、Mesorhizobium属参比菌株能完全分开。其中,群1由SCAU626等4株供试菌株及Sinorhizobium属参比菌株组成,群2由SCAU627、SCAU713等10株供试菌株及Agrobacterium属参比菌株组成,群3由SCAU632、SCAU718等6株供试菌株及Rhizobium属参比菌株组成,群4由SCAU633、SCAU736等5株供试菌株组成一个独立的类群,群5则全部由Mesorhizobium属参比菌株组成。IGS rDNA PCR-RFLP的分析结果表明,在66%的相似水平上,所有供试菌株和参比菌株分为两个分支。在87%的相似水平下所有菌株分为7个IGS rDNA遗传群,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Rhizobium、Mesorhizobium属参比菌株也能完全分开。其中,群1由SCAU626等4株供试菌株及Sinorhizobium属参比菌株组成,群2由SCAU627等2株供试菌株组成一个独立类群,群3由SCAU631、 SCAU717等3株供试菌株及Agrobacterium属参比菌株组成,群4由SCAU731、 SCAU713等5株供试菌株及Rhizobium属参比菌株组成,群5由SCAU632、 SCAU64、SCAU718等6株供试菌株及Rhizobium属参比菌株组成,群6由SCAU633、SCAU736等5株供试菌株组成一个独立类群,群7则全部由Mesorhizobium属参比菌株组成。16S-IGS rDNA PCR-RFLP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与16S rDNA PCR-RFLP、IGS rDNA PCR-RFLP在反映属的水平上存在差异,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还需16S rDNA序列测定以及系统发育树的建立。结合16S、IGS rDNA PCR-RFLP分析结果,选取6株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代表菌株SCAU718和SCAU637为Rhizobium属;代表菌株SCAU713和SCAU717为Agrobacterium属;代表菌株SCAU629为Sinorhizobium属;而代表菌株SCAU736则为Ochrobactrum属。持家基因recA, atpD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持家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16S rRNA基因全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比较一致,但参比菌株在持家基因的进化树中所处的位置与在16S rDNA的进化树中的位置有所差别,说明不同的进化树所反映出的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也有差异,表明属内种间可能存在基因转移,基因重组的现象。
李丽[7]2011年在《中国西北地区甘草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综述了根瘤菌和内生细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所采用的先进研究方法,并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甘草的特性进行了描述。通过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揭示了甘草根瘤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采用结瘤试验和促生属性测定菌株对甘草生长的影响,应用辨别式分析(D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菌株的基因型与地理来源,寄主种类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及通过16S rRNA基因,持家基因(recA和rpoB)和共生基因(nodA,nodC和nifH)的全序列测定分析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本研究从我国西北地区四个省五种甘草中共分离到159株根瘤内生细菌,其中,115株来自于新疆,26株来自于陕西,13株来自于甘肃,5株来自于宁夏。大约60%的菌株(95株)分离自乌拉尔甘草,28株分离自光果甘草,8株分离自圆果甘草,6株分离自黄甘草,2株分离自胀果甘草,20株分离自未知种类的甘草。AFLP和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揭示我国西北地区甘草根瘤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50%的相似性水平上,全部菌株被划分为7个AFLP群和4株单个菌株,在6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进一步划分为29个亚群。每个亚群代表不同的根瘤菌和非根瘤菌的种。其中,73%的菌株位于α-proteobacteria门,包括57株Mesorhizobium,25株Rhizobium,11株Sinorhizobium,6株Phyllobacterium,16株Agrobacterium和1株Rhodobacter;20%的菌株位于Firmicutes门,包括31株Paenibacillus和1株Microbacterium;还有6株菌位于γ-proteobacteria门,包括3株Erwinia,2株Pantoea和1株Enterobacter。分离于甘草根瘤的内生细菌中,几乎所有Mesorhizobium属的菌株都能与供试的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形成根瘤并有效固氮,为优势共生菌;而Rhizobium和Sinorhizobium属的菌株与这两种甘草的结瘤固氮能力是随机的且不稳定,为偶然共生菌;其他内生细菌并不能使这两种甘草形成根瘤,为非共生菌。非共生的内生细菌中,75%的菌株具有产IAA的能力,且Agrobacterium属的菌株最强;具有产铁载体和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与IAA类似,分别为71%和77%;49%的菌株可以产生有机酸,但仅有6株菌具有溶磷能力;31%的菌株具有产蛋白酶的能力,且大部分为Paenibacillus属的菌株;供试菌株产脂肪酶能力最差,仅有4株,为Paenibacillus和Rhodobacter属的菌株。因此,甘草根瘤内生细菌中,一些菌株具有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属性,为潜在的植物生长促生菌。DA分析表明甘草根瘤内生细菌的AFLP基因型分布与其地理来源和寄主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按照它们的地理来源,74%的AFLP基因型被归为3个类型,即新疆北部(NX),新疆南部(SX)和我国中部(CC)。根据寄主植物的种类,82%的AFLP基因型被划分为4个类型,即乌拉尔甘草(G. uralensis),光果甘草(G. glabra),黄甘草+胀果甘草+圆果甘草(G. eurycarpa + G. inflata + G. squamulosa)和未知种类甘草(Glycyrrhiza spp.)。其中,根瘤菌AFLP基因型的划分尤其依赖于它们的寄主植物甘草的种类。CCA分析表明所用环境因子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细菌基因型的分布规律,其总贡献率仅为8.4%,但仍提供了一些两者相关的线索。细菌基因型被划分为3个类型:AFLP 4d(Paenibacillus(P))的分布与纬度呈正相关而与年平均降雨量呈负相关;AFLP 4a和1a(Mesorhizobium - Rhizobium(MRGU))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而AFLP 3b和5e(Mesorhizobium(M))的分布与所分析的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其分布可能受本研究未分析的环境因子的影响。另外,较低的年平均降雨量可能是导致新疆乌拉尔甘草根瘤中较多的Paenibacillus spp.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16S rRNA、recA和rpoB基因全序列分析,除个别菌株外,其系统发育树表现出大致相同的结果。分支Ⅰa在叁个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均与M. tianshanense聚在一起,说明它为该种类。但分支Ⅰb,Ⅱ,Ⅲ和Ⅳ在叁个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处于不同的分类地位,并与不同的已知种聚在一起,因此很难确定它们的准确分类地位,需要更多的持家基因参与。共生基因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甘草Mesorhizobium根瘤菌的nifH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并有可能蕴藏着新的共生基因。综合nifH,nodA和nodC基因全序列分析,其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较类似,表明不同的共生基因之间相关性很高。所有菌株根据地理来源和寄主种类形成不同的分支,表明来自于不同地区及不同甘草的菌株,其共生基因存在着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生态型或生物地域型。
朱毓华[8]2006年在《陕西省太白尾矿区根瘤菌多样性及苯酚降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综述了根瘤菌多样性、分类和多相分类技术的研究进展;采用表型分析(153项生理生化测定,数值分类)和遗传型分析(16S rDNA PCR-RFLP, 23S rDNA PCR-RFLP, IGS PCR-RFLP, 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等多相分类技术,对分离自我国陕西省太白金矿尾矿废弃地根瘤菌,首次系统进行了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对陕西省太白金矿尾矿废弃地根瘤菌进行了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的调查和采集,涉及豆科植物7属8种,分离纯化得到166株根瘤菌,斜面保存和甘油超低温冰箱保藏,丰富了根瘤菌资源库,为我国西部地区根瘤菌资源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以研究陕西省太白金矿尾矿区根瘤菌的资源多样性和重金属、苯酚抗逆性菌株的筛选为目的,选取分离自尾矿废弃地及太白河边的8种豆科植物的108株根瘤菌及42株参比菌株,进行了生长温度范围,唯一碳源、氮源利用,生长初始pH,耐盐性,重金属和苯酚的抗性等151项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根瘤菌的表型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在85%的相似水平上供试菌株聚成5个群,其中群1有26株菌,主要分离自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群2有12株菌,其寄主各不同;群3有3株菌,寄主均为金翼黄芪(Astragalus chrysopterus);群4有40株菌,主要分离自金翼黄芪;群5有4株菌,寄主均为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群Ⅳ与已知种R. mongolense聚在一起,其它4个类群未与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可能是新的表观群,其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确定。一些菌株表现了较强的抗重金属和苯酚毒性的能力,其中1株菌能耐受0.15mmol/L的Hg~(2+),4株菌能耐受0.4mmol/L的Cu~(2+),3株菌能耐受1.6mmol/L的Zn~(2+),5株菌能耐受900mg /L的苯酚。16S rDNA PCR RFLP聚类树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大约85%的相似水平上根瘤菌聚成3个遗传群,其中群1由包括2株快生根瘤菌参比菌株Rhizobium tropici typeB和Rhizobium indigoferae在内的34株菌组成,具有1种遗传型,它们在数值分类中全部位于第4表观群;群2的4株供试菌株在85%的水平上独立成为1个新群,具有4种不同的遗传型,它们在数值分类中并未聚在同一个群中;群3由7株供试菌株组成,具有同一遗传型,但这7株供试菌株在数值分类中分别位于表观群2和表观群3中。综合起来,分离自马棘、金翼黄芪的44株供试菌株共产生了9种遗传型。23S rDNA PCR RFLP聚类树状图中看出,所有供试菌株在大约83%的相似水平上聚成2个遗传群,其中群1包括37株菌,有11种遗传型;群2包括7株供试菌株,有4种遗传型。这44株供试菌株的聚类结果与数值分类结果以及16S rDNA PCR RFLP聚类结果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起来,分离自马棘、金翼黄芪的44株供试菌
赵宇枢[9]2009年在《大豆根瘤内拮抗胞囊线虫细菌筛选及活性菌株初步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6月~2008年9月,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重庆、江西、甘肃、江苏、广东、湖北、陕西、山东等省市的八十一个生态区的不同地块采集土样496份,采用土壤诱集法,诱集根瘤并分离纯化大豆根瘤内生细菌518株,从中筛选拮抗大豆胞囊线虫J_2的生防菌株并调查研究了其中辽宁省根瘤菌资源的抗逆性,同时对生防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孵化和趋性的影响、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和温室盆栽防效。结果如下:1.通过菌悬液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筛选得到两株杀线活性较强的根瘤内生细菌Sneb183和Sneb241,用两株菌的发酵液处理二龄幼虫72h,致死率分别达到82.99%和70.10%。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与表型特征相互补充的鉴定方法,鉴定菌株Sneb183为费氏中华根瘤菌(Sinarhizobium fredii),菌株Sneb241为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2.通过研究生防根瘤菌对大豆胞囊线虫趋性和孵化的影响发现,尽管两株菌的发酵液稀释液均能强烈抑制胞囊孵化,但在根系分泌物的作用下,只有Sneb183发酵液可有效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孵化,Sneb241发酵液则与根系分泌物协同作用,强烈的促进了胞囊的孵化。Sneb183发酵液与Sneb241发酵液处理后的离体根均可趋避大豆胞囊线虫的二龄幼虫,但Sneb183的趋避作用要强于Sneb241。故试验最终确定Sneb183为目的生防菌株。3.从菌体生长和杀线虫毒力两方面对菌株Sneb183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体生长与菌株产杀线虫代谢产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试验以杀线虫活性高低为判断标准,最终选择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营养组合为:甘露醇1.5%,酵母粉0.3%,K_2HPO_4 0.05%,Mg_2SO_4 0.005%,NaCl 0.01%,CaCl_2 0.005%。因初生代谢产物的产生与菌体的生长平行,故可判断杀线虫活性成分为根瘤菌Sneb183的次生代谢产物。4.在灭菌土壤中,Sneb183发酵液原液和其5倍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效为47.92%和41.67%。Snebl83发酵液稀释液对大豆幼苗具有促生作用。5.大豆根瘤菌在辽宁地区分布广泛,其中,慢生型根瘤菌为辽宁地区的优势种群,同时分布有抗逆性较强的快生型根瘤菌。菌株的抗逆性因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具有多样性并且菌株均不耐氨。
陈强, 陈文新, 张小平, 李登煜, K[10]2004年在《省葛藤属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AFLP、REP-PCR、23SrDNAPCR-RFLP等方法对分离自四川的23株葛藤属的根瘤菌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葛藤根瘤菌遗传特性存在明显差异。AFLP分析结果显示,23个菌株分为7个AFLP遗传群;在BOXAIR-PCR分析中,23株根瘤菌则被分为5个遗传群;对23SrDNAPCR-RFLP分析表明,葛藤根瘤菌分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2个属,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划分为5个遗传群。分离自四川省的葛藤根瘤菌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葛藤属(Pueraria spp.)根瘤菌的分类地位和多样性初步研究[D]. 郭建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02
[2]. 四川省根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及葛属根瘤菌分类地位的确定[D]. 陈强.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3]. 海南省含羞草根瘤菌的多相分类研究[D]. 郭振国. 河北大学. 2011
[4]. 川西高海拔地区黄芪(Astragalus.spp)根瘤菌多样性研究[D]. 邹凌. 四川农业大学. 2007
[5]. 中国不同地区的山蚂蝗、甘草根瘤菌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D]. 谷峻.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6]. 川西高寒地区苜蓿和无翅山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研究[D]. 葛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7]. 中国西北地区甘草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D]. 李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8]. 陕西省太白尾矿区根瘤菌多样性及苯酚降解研究[D]. 朱毓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9]. 大豆根瘤内拮抗胞囊线虫细菌筛选及活性菌株初步研究[D]. 赵宇枢. 沈阳农业大学. 2009
[10]. 省葛藤属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陈强, 陈文新, 张小平, 李登煜, K. 中国农业科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