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编年史(1975/1997)“学习写作说辞”--邓小平晚年的“两个烦恼”_两极分化论文

邓小平编年史(1975/1997)“学习写作说辞”--邓小平晚年的“两个烦恼”_两极分化论文

《邓小平年谱(1975-1997)》学习笔谈——邓小平晚年的“两个担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谱论文,笔谈论文,晚年论文,两个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值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学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感慨良多。年谱生动地记载了邓小平1975年至1997年间的生平、思想和业绩,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非凡历程。其中,邓小平在晚年多次讲到的两个担忧,尤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这两个担忧是什么呢?一个是中国到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是中国在走向富裕的过程中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邓小平在他的晚年,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多次讲过这两个问题。以下就按时间顺序引述年谱中的几段:

1990年4月7日,邓小平在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时指出:“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像过去那样搞平均主义,也发展不了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富裕。”(同上,第1312页)

同年7月3日,他在视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时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呀!九亿多人就要革命。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同上,第1317页)

同年12月24日,他在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的谈话中又讲到这个问题。他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同上,第1324页)

1992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同上,第1343页)

同年12月18日,他在阅读《参考消息》上刊登的有关中国的两篇文章时说:“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同上,第1356~1357页)

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在和他的弟弟邓垦谈话时又讲了一大段。他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同上,第1364页)

由此可见,在晚年,邓小平曾在多种场合讲到这些问题,而且十分恳切地告诫当时的中央领导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拿出对策来。

为什么邓小平在他的晚年特别关注这样两个问题?主要是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发展起来后必然和已经出现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方向,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从来都是从大局出发思考中国和世界的问题的。1993年7月7日他在审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几篇文稿的整理稿时就说过:“不管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同上,第1362页)正是从大局出发,他看到这两个相关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颇有预见性地提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邓小平还强调了提早思考和研究这两个问题的紧迫性,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路。

情况果不出邓小平的预料。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当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关切,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邓小平预计到的,在他的晚年又十分忧虑的这两个问题,终于成为我们社会必须面对的两大课题,成为我们全党和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  ;  ;  

邓小平编年史(1975/1997)“学习写作说辞”--邓小平晚年的“两个烦恼”_两极分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