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刘自波

常德市安乡县人民医院 内科 415600

摘要:目的:观察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50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25)。A组进行延迟冠脉介入治疗,B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比较各组的LVED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比B组的72.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LVDD以及LVED指标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整体疗效,促进心功能损伤症状缓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疗效

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以及溶栓乃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两种重要治疗手段,其中,溶栓治疗对于轻症患者较为适用,但可引发诸多的出血不良事件[1]。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因无法在发病后的12h之内接受介入治疗,需在经过调理之后予以延迟冠脉介入治疗,以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激活冬眠的心肌,消除梗死病变,从而有助于抑制其病情进展,减少死亡风险[2]。此研究,笔者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方案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50例,按照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40-82岁之间,平均(61.4±7.2)岁;发病时间在0.5-6h之间,平均(3.9±0.8)h。B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41-81岁之间,平均(61.3±7.1)岁;发病时间在0.4-6h之间,平均(3.7±0.6)h。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耐受本研究所用药物,且有完整的临床治疗。此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比较各组的发病时间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确诊后都开始进行常规治疗,即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波立维以及立普妥等药物,A组加用延迟冠脉介入疗法,详细如下:治疗前,明确患者的病变部位,利用冠脉造影法,对桡动脉进行穿刺后,将动脉鞘规范化的置入,然后再对患者施以再次冠脉造影。患者需连续治疗7d。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LVED以及LVDD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3]

(1)显效,呕吐、发热与胸痛等症状彻底消失;心电图检查提示无S-T段升高现象。(2)有效,呕吐、发热与胸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提示好转。(3)无效,呕吐、发热与胸痛等症状未缓解;心电图检查提示异常。按照[1-(无效/组例数)*100%]公式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分析

A组治疗后的LVED以及LVDD指标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表(mm)

3 讨论

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会表现出胸骨后亦或者是心前区疼痛、发热、上腹胀器、心力衰竭以及呕心等症状。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通常采取的是心肌再灌注、镇痛和补液等治疗。而冠状动脉介入术和溶栓则是本病早期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对于病情较轻者,可采取溶栓疗法,以及时疏通梗死血管,但可引发出血不良事件。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则需要在患者发病后的12h之内进行。因部分患者在该时间窗内无介入治疗的指征,比如身体素质不佳等,亦或者是就诊的时间比较晚,需在经过药物以及饮食调节后,对其施以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30d内,其心肌细胞仍然有活性,但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血流灌注不足以及狭窄血管未改善等,心肌细胞可出现坏死的情况,提示,发病后的30d乃患者介入治疗的一个最佳时机,通过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的心肌细胞,降低心肌细胞死亡率[4]。另外,经延迟冠脉介入治疗还能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活性进行有效的抑制,并能抑制心室重塑现象,从而起到改善心功能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此研究中,A组治疗后的LVDD以及LVED指标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B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呕吐、发热与胸痛等症状,促进心功能改善,提高预后效果。

总之,于急性心肌梗死中采用延迟冠脉介入疗法对患者进行施治,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何柳平,马粉娜,谢剑等.急性心肌梗死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华夏医学,2016,29(2):10-13.

[2]刘丹,徐敏,李杰等.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3942-3943,3944.

[3]彭红建,朱自军.溶栓治疗、急诊及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住院期间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46-47,48.

[4]毛尚.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5):13-14.

论文作者:刘自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刘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