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论文_伍承成

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论文_伍承成

(徐闻县西连中学,广东 湛江 524147)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其可以将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转化为现代多元展示模式,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价值为入手点,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中学;化学

前言:

在信息化社会,多媒体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呈现了突出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进行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将抽象问题进行直观、具体化转化。在增加化学课程容量的同时,也可以激发班级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因此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价值

1、激发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吸引中学生注意力。如将化学公式转化为动态图片,可以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相关知识记忆能力[1]。

2、提高化学课程教学效率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图像、文字、视频、数字等方式,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将抽象晦涩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图片或视频,帮助初中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提高化学课程教学效率。

3、直观展示化学重难点课程

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可以将以往难度较大、风险系数较高的实验进行直观展示。从根本上解决化学实验工具缺失对课程重难点知识传输的影响,保证课程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1、激发中学生参与兴趣

兴趣是驱动中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在化学课程开展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学人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融入多媒体课件中,提高班级学生注意力,继而提高相关知识学习效率。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促使班级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中学化学教师可以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为重难点,播放多媒体课件“电解水的过程”,促使班级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随后中学化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子发现历史,如卢瑟福散射实验等。在班级学生初步了解原子想象过程之后,中学化学教学人员可以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要求班级学生回答问题:你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最后中学教学人员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中表格。并要求班级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如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具有什么关系?构成原子的粒子电性及粒子质量怎样?原子种类与什么有关?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可以帮助中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原子结构规律及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基础上,中学化学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及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并展示氢原子与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动态计算过程,促使中学生了解相对原址质量计算规律,帮助中学生灵活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

2、设置分类辅导方案

利用微机储存信息量大的特点,中学化学教师可以大量收集化学习题、知识点,构建与本班级学生需求相符的习题库、复习指导方案。在个性化习题库、复习指导方案应用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功能,进行多个窗口分配,促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从而提高班级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2]。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程章节测验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师可以准备不同难度的A、B两套试卷,利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分窗口功能,展现给班级学生。班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合理选择。根据班级学生答卷情况,中学化学教师也可以为其制定对应的指导计划,保证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其中试卷A及试卷B测试目的均为:促使班级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意义及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在试卷A设计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学人员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重点,以以往学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为切入点。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电解水过程中质量变化,要求班级学生通过课件,在试卷中书写电解水变化方程式并进行配平;而在试卷B设计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师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某一化合物Y燃烧室发生的反应:2Y+5O2=4CO2+2H2O。随后展示不同物质属性图片,要求班级学生判断Y的真实属性是什么等。

3、模拟毒害化学反应过程

多数化学实验具有较大的毒害性及风险性,若在试验中操作不当,不仅会影响整体试验过程顺利进行,而且会导致意外风险的发生。因此,在中学化学课程中,中学化学教学人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毒害试验[3]。同时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展示不良化学实验操作产生的严重后果,促使初中学生认识到相关物质毒害性,建立实验安全意识。如在中学九年级《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促使班级学生了解燃烧现象及原理,中学化学教师可以首先使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新闻。然后以“一氧化碳为什么会使人中毒”为中心,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碳和氧气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两种状态。同时模拟一氧化碳在进入人体后反应过程,促使班级学生认识到一氧化碳的毒害性,在日常生活或实验中产生正确的处理一氧化碳的意识。最后中学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演示粉尘爆炸现象,带领班级学生整理粉尘爆炸产生原因。即有限空间内,短时间急剧燃烧并聚积大量的热,促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若遇到明火或高温、撞击,则会发生爆炸。在这个基础上,中学化学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分析:爆炸可以给人类带来什么?在相关问题分析的同时,中学化学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介绍常见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气体爆炸极限及符号表达式。

总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可以将复杂的物质结构转化为三维立体图片视频,提高化学课程教学效率。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中学化学教学人员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模拟或化学反应仿真。并进行分层次教学、测试方案的设置,将枯燥、难懂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图文或音视频,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汉忠.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6):23-23.

[2]管武朋.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6(76):159-159.

[3]陆晓婷.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化工管理,2016(20):122-122.

论文作者:伍承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论文_伍承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