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徐德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徐德

徐 德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桥镇初级中学 四川 广元 6284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8-058-01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永恒不变的主题。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主动探索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很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孔子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这个道理,学习数学同样离不开兴趣,特别是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应该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启智之祖。"对学习有兴趣,就会有学习的自觉性,进而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就会有发现新事物的愿望。爱因斯坦在其《论教育》一文中也曾指出:旧学校要求学生太多的"好奇心",而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好奇心"。 利用一些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创设一种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处在最活跃的思维状态,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敏锐地探索,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及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这样设计了问题情境:现有一颗不可攀登的旗杆,怎样才能测出它的高呢?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一般情况下,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加强;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较难的问题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题目,则要请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不可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秀生的"专利",否则会让差等生自暴自弃,降低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在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巧妙地给以启发指点和鼓励,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使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学习兴趣自然就浓了。

例如我班有一位叫郭珍华的学生,数学基础差且胆子小,怕老师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在课堂上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要她回答,开始她不敢回答,在我的微笑、信任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下,她回答的很好。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使该学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数学成绩一步一步提高了。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板书设计新颖,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学家认为:美是以感性为特征的,审美直觉必然带来情感愉悦。心理学上称这种愉悦的情感是学习的"加速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努力创设学生有美的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情感,使他们在乐滋滋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简洁直观、新颖美观的板书,就是其中一种创造美的情境的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优美的板书,新颖的设计,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在最佳状态。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这种方式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来学习,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效果良好。例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的长度进行动画演示,学生很清楚的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结论,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演示了其对应角,学生又很轻松的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结论,从而深刻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两个性质。

在讲授同类二次根式概念时,我设计了 "找同类二次根式朋友"的游戏。事先准备好配组的同类二次根式卡片,上课后,每人发一张,让一个学生去找与自己卡片上同类二次根式的朋友,找对的同类二次根式朋友坐在同桌,另一个被"挤"出的学生站起来再找。学生在愉快专心的气氛中迅速掌握了确定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也在同座讨论中得到顺利解决。全班学生个个调动起来,也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互帮互学的精神风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而课堂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师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论文作者:徐德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徐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