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自学提纲设计论文_李芬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自学提纲设计论文_李芬

李芬 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校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设计自学提纲,教师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要把教材吃透,理清知识线条,编织较为系统连贯的知识网络,并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理出语文知识与教学目标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自学过程,使之环环相扣,始终贯彻一条语言文学的训练主线。同时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中心与段落、语境与字词句、阅读与能力培养、学习与生活应用、读写与听说等关系。

【关键词】自学提纲;德育渗透;情意心理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1-017-01

自学提纲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提示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思考题目。这是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课堂教改的“敲门砖”,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进课堂、落实处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就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自学提纲的设计呢?

一、突出层次性,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几个尖子生,由于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知识的基础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自学提纲时本着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层次性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分层次提出要求。分别照顾到下、中、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下等生设计哪些对学习新知识起铺垫作用的知识,为学生过渡打基础;对中等生侧重于经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接受下来,并能当堂消化的知识;对上等生侧重于运用当堂所学技能做迁移训练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自学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有可能达到教师的要求,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

二、突出序列性,注重语言训练

吕叔湘指出:“现在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只注重文字的学习,不注意甚至不理会语言的学习,尽管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我们的语文仿佛有点半身不遂似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要把教材吃透,理清知识线条,编织较为系统连贯的知识网络,并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理出语文知识与教学目标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自学过程,使之环环相扣,始终贯彻一条语言文学的训练主线。同时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中心与段落、语境与字词句、阅读与能力培养、学习与生活应用、读写与听说等关系。从而,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落到实处。

三、突出启发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财大进”。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动,进而拨动思维之弦。自学提纲正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计的一系列题目,一般情况下,设计应扣住以下五“点”:①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孔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知识对比促进学生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的发展。②一篇课文在体裁、线索、结构、内容、写法、语言等某一方面的特色点。课文各有千秋,在其特色方面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中发现问题,产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这样调动了学生创造思维,②课文重点、难点、知识的转折点。将重点、难点知识经过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处理,然后设置自学思考题,这样调动学生聚合思维的发展。规律的终结点。这里规律指知识规律、学习规律。这类思考题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的转变题,提高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用于总结课或其他课型中的小结环节,它能促使学生概括思维的发展,联系生活迁移知识的应用点。“当我们把解决某个问题取得的经验转用来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的时候,这就是运用转移经验的能力”。总之,启发性思考题能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动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利于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开发。

四、突出思想性,进行德育渗透

各科教学都有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分析哪些是隐性因素,哪些是显形因素,确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然后围绕目标,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渗透德育的落脚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是:①在归结课文主题时对比设题,②扣住原文情境处设题,③在隐含科技信息处设题。

五、突出艺术性,优化情意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可以分为认知心理和情意心理两大部分。认知心理(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是学习活动的工作系统;情意心理(指情感、动机、兴逐、意志、气质、个性等)是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只有动力系统和工作系统协调统一,学习活动才能有效而顺利的进行。所以,在注重认知过程中的同时,必须优化情意过程。

在情意心理诸因素中,以情感、兴趣、意志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兴趣的源泉,自学提纲的艺术性则是优化情意心理的“切点”。那么,它的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①方法要“变”。如果自学思考题总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怎样”的模式,总是单调、呆板、干瘪的几个问题,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应当提倡灵活多样、形式多变,数量适中的自学提纲。②学法要“实”。“实”指学法指导,如勾画“重点词语”“精读课文”“同位讨论”“查阅资料”“归纳要点”等易于学生操作的提示语,帮助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获取各自的成功。③内容要新。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科技面貌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科学技术竞争将更加激烈,为此,自学提纲的设计,其内容要有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成就,使之产生自豪感、紧迫感、责任感。④语句要“活”。可使用口语、短句和感情色彩浓的词语图示等表达,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信息。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中,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口语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如:听录音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情联系起来编故事;看幻灯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续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尾,等等。有一次,我上一年级说话课《打电话》后,再补充一幅一个少先队员正在打电话的幻灯图,让学生想象这个少先队员为什么打電话,正在和谁通话?因为学生大多接触过电话,这时,他们就插上想象的翅膀,思维非常活跃,仅打电话的原因就说了十多种。接着,让学生上台用玩具电话机表演打电话,我一边播放电话机拨号码、线路接通、占线、响铃等录音,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他们纷纷欲试,这样借助录像媒体,激发调动了学生想象说话的积极性。

总之,自学提纲的设计要始终坚持以学为主的宗旨,切忌习题化、模式化,忽略以学生为主体。自学提纲的应用要为学生获取读懂文章的方法、要领、技巧而用心,让学生在课内阅读实践中真正学会阅读,再以阅读促进写作。

参考文献:

[1]朱家珑主编.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王永,余文森,张文质主编.指导: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作者:李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自学提纲设计论文_李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