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火花论文_郭贵新

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火花论文_郭贵新

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 362304

摘 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而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我们,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光靠课内这三四百篇、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重视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把课内外阅读有意识、系统地结合起来,碰撞出学生阅读的激情火花。

关键词:点燃 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说真的,我从心底羡慕孩子们。新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思想,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淀”,更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曾经有无数次,在跟孩子们进行课堂交流的时候,在课后反思的时候,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都在不停地思考,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避免于匮乏的语言表述,说话写文章能妙语生花、珠圆玉润。在那时,许多教学的感触和想法像潮水一般在脑海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澜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影响着我的教学,也使我教学的班级形成主动购买、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良好氛围。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抓住这些虽说不成熟的但却珍贵的点点滴滴,与大家一同来分享,一同来感受:分享和感受我的语文情怀!

一、用名言警句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坚持用名言警句来教育学生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针对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少的不正常现象,我常常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来教育学生。用“一本好书,胜过任何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和“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的名言教育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性;用“书是了解世界的窗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等通俗易懂的名句教育学生课外阅读的益处;用“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课外阅读是生活的需要等等。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以激励自己课外阅读的长期性,明确课外阅读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学生中收集到的好的名言警句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共享。这些名言警句潜移默化地点燃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介绍名家成长经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名家的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他的文学作品中。介绍名家成长经历,有助于调动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七年级上册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时,我除了利用书本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冰心爱好读书和写作,还向学生引荐冰心的诗集《繁星》;我给学生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少年时期曾过了一段贵族生活,晚年却处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创作小说《红楼梦》时,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稿,让学生对这一巨著的思想及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广泛地扩大阅读,我在综合实践课中,特意让出一部分时间来,召开主题活动,如“我最崇拜的一位作家”“我最熟悉的一位作家”等,让学生走进作家的心灵深处,去感受作家的情怀,去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步入文学的殿堂。介绍名家成长的经历,不仅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增进对文学的理解。

三、介绍作品的情节、特色,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或截取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断,或浓缩作品精华,或剖析作品艺术特色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名著,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如对《堂吉诃德》一书,我是通过介绍一些伟人和名人对此书的评价的。马克思认为:“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其他一切小说家。”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795年对席勒说:“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1821年,英国大诗人拜伦写道:“《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病。”等等。然而,仅靠教师的介绍还不够。为此,我又在课前的五分钟开展演讲活动。就是在课堂的前五分钟,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讲讲自己近阶段来所看课外书的情节、特色等,老师趁势加以鼓励引导,这样一来,学生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就大大调动起来了,知识面就拓宽了。

四,通过交流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迸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定期举行课外阅心得交流会。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在会上交流,在交流中增长知识、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交流的方式很多。有组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同一种作品读后谈各自的体会,从而分辨出读书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教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4,7。

[2]袁琴 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火花[J].考试周刊,2012,(63),50-51。

论文作者:郭贵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火花论文_郭贵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