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化新农村居住空间改造——以唐山绿洲小区为例论文_栾妍1,杨梦文2,郑建楠3

栾妍1 杨梦文2 郑建楠3

燕京理工学院 北京市 0652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农村建设越来越加以重视,在这样大环境下,农村的建设脚步逐渐加快,但是在盲目建设的同时,人们忽视了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造成了现在新农村建设没有特色可言,新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论文以即将平改的河北省唐山市绿洲小区为例,开展了关于公园化居住空间设计在新农村改造中的应用。目的就是改善新农村的“标准化”流程,变没有特色为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新农村。

通过对已经改造好的新农村居民和即将改造的新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分析居民对现有居住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和对即将改造的新农村要求与完善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居民真正需求,进而提出公园化新农村居住空间改造具体方案和设计流程。

关键词:公园化设计;居住空间设计;新农村表现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新农村居住空间的改造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国内新农村规划多以“平改楼”居多,但是这样的“平改楼”在小区设计和施工都存在严重问题,造成资源和土地浪费,也给后期居民带来不同程度影响。而且大多新农村改造缺乏特色,一味变平房为高楼,自以为解决了人们居住问题,但实际上存在诸多隐患。而绿洲小区周围环境发杂,存在许多游乐园及商业街和花卉市场,在这样环境下,要考虑小区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随着对城乡园区规划前提下,以及为园区建设城乡建设标准前提下,与公园管理手段来管理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公园的管理理念,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在城市公园的变化,体现在公园里建现代城市的农村地区生活哲学。用管理公园的手段管理城镇,用经营公园理念来经营城乡,从欧美西方国家逐渐向我国过度,改善我国农村脏乱差的居住环境。

公园化一词源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它是英文“The park is changed”的中文解释。之所以称为“公园化”,是因为它不具有公园的定义,更增添了许多新功能。“公园化”这一有着特定涵义,而这种“深刻”在于它提示人们生活需要新型功能,有新型功能的居住空间,能让生活更加美好。公园化的分类有自然式、城市式、基干式、特色式、综合式、社区式、专类式,带状式等多种分类。公园化概括是供观赏性、休憩娱乐性、公众游览性、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绿化环境的公共场所。具有视觉上的吸引性,有利于人们之间户外社交活动开展,除了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目的之外,还要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环境的渴求,对周围环境元素的运用有较多的考虑。植物景观,道路,广场,园林小品和更充分的环境与环境结合。首先用建设公园的手段来建设新农村的居住空间,在设计上充分应用公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把设计公园的方法应用到新农村居住空间中。通过引荐公园化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还不成熟的新农村居住空间改造中。公园化新农村居住空间的设计不单单只是一个居住区的设计,更多的是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所以应遵循以下设计方法和原则。在设计方法上采用分类法,着重从居住建筑,公共设施,生产及仓储建筑,村庄道路及停车场地,公用工程设施,景观规划,商业贩卖等反面,分开设计。为了简化复杂的问题,公园式设计技术相结合的水体,地形,建筑,植物,铺装场地等设施,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组成。

现如今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居住空间上,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状,新农村居住空间改造已刻不容缓。说到农村冬天要生炉子取暖,不得不说的几大影响。首先各家各户自己生炉子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如集中供暖节约能源。其次因生炉子产生的烟,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其次,因为是小面积的自家供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常常造成有炉子的屋子很暖,没有的屋子很冷,长此以往体弱多病的人会生病。垃圾处理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生活环境的主要问题,村中很少有统一的人员进行垃圾的处理和分类,造成了垃圾遍地等问题。生活用水无法正常排放也是农村显著存在的问题,因为建造房屋之初很少有人会考虑到生活用水排放的问题,所以到了最后都是任由生活用水随意的流放,至使街道泥泞不堪。除了以上比较显著的问题,其实还有道路不合理问题、停车位匮乏、厕所环境差、饮用水不达标、资源浪费、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落后、卫生条件差等诸多问题。

唐山绿洲小区(原名许各寨村)位于唐山市路北区环城西路上,周围先后建成了唐山西部生态公园,东汇生活广场,花卉中心,正在建设项目有大型游乐园等。唐山绿洲小区新农村改造任务占土地约800亩,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千米,解决了农民住房20万平方米。建成后能为周围提供居住,商品贩卖,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化社区。在地域方面,唐山绿洲小区地处环城西路西侧,距离唐山西站仅3公里,距离唐山南湖公园仅 5公里。周围各大娱乐中心的环绕造成了不可多得商机。在交通方面,唐山绿洲小区地处环城西路西侧,与G25、G21、京哈高速、唐津高速相连,距离市中心有10多分钟的车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给此处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在受众分析,唐山绿洲小区的原有居民以农民为主,年龄层面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居多。年青人则多为外出工作或者在外居住。针对这一群体,小区规划内需要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此次设计将合理布局,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为根本出发点,将生态优美,经济发展可持续为主要的突出点进行设计。

在规划布局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突出小区特色:

一、采用高层和小多层建筑的住宅形式

住在形式以高层和小多层建筑的模式,采用当下流行的弯曲回转模式和朝南布局的模式进行。具有显著的节约土地,保护居民的正常采光,和通风的目的。不同形式的住宅模式也满足了不同人的生活需求,增加住宅区更全面的利用价值。

二、创造更加怡人的邻里空间

条状住宅安布局合理分配,形成大小不一的空间,构成不同个性,不同用途的休闲娱乐空间,这些空间的整合形成了这个个性鲜明的公园化居住空间。既不影响采光,还能在人们生活之余,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商业生活两不误

小区中央以水源为主题,延水源成带状分布。中心水体周围则是小多层,一二层可用来商业买卖,三四层可用来居住,以来解决住房问题,而来解决收去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小区的西部和南部主要是高层住宅区,与商业区做了显著的划分,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四、合理的公共建设设施的配套

小区中部以商业为中心布局,聚拢人气增加客人流量。西部和南部则为住宅区,更为安全和私密,环境优美。幼儿园、物业、居民活动中心则位于小区的中部位,方便居民的日常使用。唐山绿洲小区居住空间改造的创新点体现在一下几点:

五、居住功能上的创新

小区规划中在原有的居住功能上增添了商品贩卖功能,将商业街的形式引进小区内部,在规划中将商业街布置在小区中心,这样的选址更加突出中心的功能。考虑到小区周围环境和农民的具体情况,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为周边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帮助。

六、建筑形式上的创新

在之前的设计来源中有提到,小区采用高层和小多层的建筑形式,在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小多层建筑。小区的商业中心采用小多层建筑,建筑的一二层可以用于商业行为,而三四层则可以用来自家居住,实现工作生活两不误。这是其他新农村改造所没有的功能。

七、景观上的创新

之所以叫做公园化新农村改造设计,公园化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景观上采用自然方式和人文式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在中心水体周围建造房屋和凉亭。大面积的草坪和树植物添加,给人一种都市生活的田园野趣。在闲暇之余漫步在公园化的园林小区,怎不惬意。

公园化新农村居住空间的整体创新设计其实就是对前人设计的一个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建一份及生态、娱乐、休闲、节能减排与一体的整体的创新设计。公园化一词不仅仅是突出其形式上的环境优美和功能,而是给了新农村改造一个更加丰富功能选择。住宅区本来就是城市发张所必不可少一部分,也是人们生活组成重要部分,成功地住宅区不是看他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而是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大功能的满足。对于规划者来说研究居民的情感需求,以及所有情感需求在设计中的表达,是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次设计根据小区所处地理环境,和受众人群的需求,在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商业、办公等方面进行设计。在满足主要的居住功能以后增加各项功能,使其小区的功能性最大化。将公园化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加全方位定义。

论文作者:栾妍1,杨梦文2,郑建楠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公园化新农村居住空间改造——以唐山绿洲小区为例论文_栾妍1,杨梦文2,郑建楠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