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论文_贾志圣

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论文_贾志圣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张公中小学 贾志圣 437000

摘要:在我国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针,语文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承载着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承担,在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中体现出人文情怀,可以让初中生体会到党与社会的关爱,引导初中生正确的人生态度、荣誉感与价值观。以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对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情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策略

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品质道德修养,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便是人文意识与理解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化的知识教育制约了学生人文情怀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语文中体会到人格魅力、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为初中生文化内涵的积累与沉淀打好基础。笔者主要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中的不足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以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策略,以期促进初中生语文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1人文情怀为导向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实施的客观需求

1.1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

人文情怀简单来说就是包含了人文底蕴、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国际理解等。人文情怀源于人类的本性,同时也受到教育程度及其环境的影响,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融入人文情怀,对于初中生正确分辨是非善恶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人文情怀主要是学生语文学科学习中,增加对自身的了解,对他人的关怀,对自然的崇敬,对家国的热爱等情感。可知,人文情怀是语文学科应具有的职能。人文情怀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人文情怀为导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符合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

1.2学生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以往的初中课程教学中,教师将每一个学科分为独立的个体,忽视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语文综合性学习将该学科与其它学习素养的发展建立起了一个系统性的联系,在综合性学习中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会涉及到战争与和平等相关的题材,在这些题材中就涵盖着人文素养,若是沿用以往的单一化学习方式,学生受到教材资源、授课时间以及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将人文情怀有效的传达,综合性学习策略的实施,为人文情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寻求了有效的路径,有助于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效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实施已经具有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教师受到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没有足够的创新理念,将课本较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加以教师教学流程与内容的单一化,制约了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其次,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物会表现出格外的好奇,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的心思越来越淡化,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态度的功利化现象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在知识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只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接收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就可以了,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成绩,学生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影响了综合性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

3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3.1把握人文情怀尺度的原则

我们在教学中通常强调“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所以认为——只要打下了坚实的民族文化、精神理念,拥有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就等于建立了人文情怀,现在看来,这显然是偏颇的。世界的绝不能用区域的去等价,这是两个层面的内容。但,也应认识到人文情怀必须以正确的“三观”作为依托,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人文情怀。教师需要以人文情怀的根本,失去了最基本依托,人文情怀将不良思想所污染,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教育结果。

3.2把握综合性学习特点的原则

与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相比,综合性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提倡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学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的特点,人文情怀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实践,打破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僵局,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总之教师需要掌握其特点与原则,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多角度学习,为初中生的学习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3.3增强人文关怀质量

在语文课堂上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不仅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对生活进行领悟,在学生学习的其他时候能够领悟生活。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人文关怀的场所放在课堂上,利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与人文关怀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在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一定不能够忽视。为了将人文关怀的质量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或者是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进行一定奖励。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适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3.4通过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生活是最丰富与灵动的课堂,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了,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感悟。在人文情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学生综合性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并体会到人文情怀,并通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质量。

结语:结合上文可知,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相关教师需要加以重视,并不断的寻求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给学生撑起一片自主的天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探[J].詹茂栋.学周刊.2017(01)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金树培,耿红岩.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J].谢轩玲.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4]课堂虽小有容乃大——浅谈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J].赵宏武.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2)

论文作者:贾志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人文情怀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论文_贾志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