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春风化雨----浅谈“厌学生”的转化论文_张伟

爱,让春风化雨----浅谈“厌学生”的转化论文_张伟

黑龙江省建设农场学校 张伟

有人说,教师无权选择学生,但教育可以改变学生。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感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也有人说,教育需要爱心,爱心凝聚着期望和信任,给孩子期望与信任,教育中就注入了爱的真诚。我说,爱能让春风化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曾经厌学的土地里长出爱学的幼苗。

厌学是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最常见、最普遍的问题,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已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呢?其实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经过调查研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

一些家长不切实际,不顾孩子感受,给子女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没有假日,天天疲于在补课班之间奔波,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给孩子加重了负担,压力过大,使得孩子的学习成为一种苦役,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快乐。还有一些家长,极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放任自流,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

2.学校方面

应试教育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与学生,乃至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学生能考出好成绩,那么这个教师就一定是好老师。这导致许多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更热衷于猜题,搞题海战术。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兴趣,必然导致学生在漫长而枯燥的学习中日渐倦怠。从而丧失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最终导致厌学。

3.学生方面

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又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跟随社会闲散人员,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染上吸烟、喝酒等恶习。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认为学习是为家长而学,缺乏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遇到一点挫折就退却了,渐渐地学习就落后了,厌学了。

4.社会方面

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打工热”使得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特别是社会上有些人,没读过多少书,由于家庭经济好,自己又敢闯敢做,赚到了钱,也动摇了一些学生认真读书的思想,使得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从而滋生了厌学情绪。

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 ,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 ,可是厌学的学生不是无药可救,对厌学的学生,教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把爱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就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爱,是心灵的沟通,爱,是成长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如同阳光雨露,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因为有爱,才可以实现情感的交流,才可以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也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只有爱心,才能让你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信其道,亲其师;只有爱心,才能感化一切,填补学生感情的真空;只有爱心,才能给学生受伤的心灵以抚慰;只有爱心,才能唤醒沉睡的灵魂;只有爱心,才能架起信赖的桥梁;只有爱心,才能铸就学生美好的未来。

爱心是细心的帮助、严厉的批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并培养他们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树立生活的信心,找到人生的位置,追求人生的乐趣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实施“爱心教育”。只有得到重视的学生,才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才能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也只有重视学生,才会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和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使帮助和引导落到实处。我班的小鑫同学,他品学兼优,但由于家庭的溺爱,让他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但他特别信任我,于是我向他付出了我所有的爱——当他上课溜号时,我一个严厉的眼神让他马上放下笔。当他因这次月考失败而伤心、哭泣时,我和他一起看卷子找原因,让他得到抚慰。当他对自己没有信心时,我就以书信的方式,给他自信,力量。通过我的努力,他状态越来越好,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爱心是真诚的理解、博大的宽容。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人生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影响也不相同,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在个性和心理等方面的不同,也使他们在需求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针对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的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关怀、引导。才不会去理想化地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埋怨学生思想太复杂、毛病太多。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来说,理解永远是重要的,它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的基础。对那些身心成长较健康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解意味着关心和支持,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而对那些身心成长有某些问题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解更是精神的抚慰剂,它帮助学生弥合心灵的创伤,进一步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克服重重障碍,最终得以健康成长。有了真心的理解,就会对学生的问题、痛苦、烦恼给予真切的关怀、同情、宽容。我班的小曲同学,他家庭经济较差,父母离异,但学习成绩较好,曾经在一次月考中获年级前三名。但该孩子自控能力极差,课堂上、自习课上常常违反纪律,作业不完成,成绩总是无法再上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采取另外的方式——私下在同学中动员同学们在不经意间给他帮助,让他感到同学的友情;当他犯错时,我让他在全班作检讨,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在私下我却帮他赔偿损失。当他生日时,全班同学齐声为他祝福,并送他生日礼物:蛋糕、钢笔、笔记本等,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一来,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他学习状态好多了。

爱心是充分的信任、相互的尊重。爱心真正体现了一种双向交流、双向互动的精神。它使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在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平等的对话,相互交流思想、情感、学术观点、人生经验等,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都是至关重要的。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信任,才可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不仅应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更应该改变观念,尊重学生。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也就不会有师生之间的协调的合作关系。我班的小浩同学,由于他是上学期转来的,人生地不熟,性格较孤僻,常常有人欺负他。有一次,他与同学产生了矛盾,受了委屈,我就让去安慰他,让他体会到关爱和信任。当他得到一点点进步时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奖励,给他信心和勇气,从而再接再厉。这样一来,他的成绩硬是从60多名上升到30名以内。

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老师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对象也在不断更替,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需要,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师爱,它是友爱又胜于友爱,是母爱又胜于母爱,它是春风、是雨露、是明灯……是学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在教育的大潮中奋勇搏击吧!用爱心哺育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使其绽放美丽的容颜。

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什么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问题,马克思在谈到对儿童的教育时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在爱心的前提下对学生实施教育,学生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

师爱,是教师之灵魂。 这种爱要求是一种崇高的爱,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那一个“爱别人孩子”的神。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也就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这种爱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父母的爱:我们不能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要把学生装在心里,对他们倾注着全部的心血,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生病时嘘寒问暖,困惑时解疑答惑,颓丧时鼓舞激励,迷茫时指点方向……对于学生多鼓励、多支持、多帮助,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教育,使厌学的学生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减少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土壤,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关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可持续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健康发展的家园,家长与社会都放心满意的校园.那么,学生将由“厌学”变成“愿学”、“乐学”。

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我们要用我们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这样,我们的价值就能得以尽可能大的体现,我们也就可以无悔自己的选择了。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爱,让春风化雨----浅谈“厌学生”的转化论文_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