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基于人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建筑形式日益增加,其中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的建筑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便捷,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当前人们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认知还不深入,为了更好地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研究实践,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关键词:PC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1.PC构件装配结构性能要求
1.1PC构件装配结构在日常使用方面需要保持良好的弹性状态,尤其在与现浇主体梁结合部位,严禁有超过国家标准宽度的裂缝出现,另外,PC墙板连接位置的接缝抗渗能力不能低于设计使用年限;
1.2当出现低于抗震设防烈度地震情况时,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需要维持弹性工作状态,严禁PC墙板与现浇主体结构位置出现断裂和开缝等情况,同时避免预制墙板出现损伤;
1.3当出现与抗震设防烈度一致地震情况时,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构件和预定部位等可以出现局部损伤,同时PC墙板与现浇主体结构连接位置允许有竖向水平缝出现,这些损伤和裂缝需可被修复;
1.4当出现高于抗震设防烈度地震情况时,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不能出现严重破坏或者倒塌,PC墙板位置允许有屈服出现,需要保证与现浇主体量结构连接物理性能有效,同时具备足够的竖向承载能力;
1.5PC墙板与墙板连接位置受到水灾、火灾等影响时,需要具备防止连续倒塌的能力。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其整体结构受力性能存在非常大的复杂性,如果现场装配施工技术无法满足要求,将容易有转角板折断、砂浆不饱满、构件埋设不合理等问题出现。现场施工人员需要结合PC构件的特点、施工流程等,做好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创新,使装配式建筑质量得到保证。
2.基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运输与堆场
首先,PC构件在运输方面以低速平板车运输方式为主,运输过程中注意维持楼板水平放置,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另外,运输架还需要放置在枕木位置,严格按照PC构件运输要求将其固定,保证PC构件顺利运行。其次,预制构件在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需要使用塔吊等设施将其转移至指定位置,在预制构件上架设枕木,确保构件的顺利堆放,为了避免构件在施工现场堆放过程中出现倾覆等事故,还需要使用三脚架钢槽制作满足刚度要求的支架,选择对称堆放方式,保证构件临时堆放安全性,为之后各项施工工序的顺利有效进行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预制构件现场吊装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等问题,为了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控制,在选择吊具时,尽量使用钢扁担竖向起吊,吊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构件两边位置的水平,避免边槽等位置遭到破坏。构件接近指定位置后结合人工配合方式,维持构件吊装的顺利开展。在大块楼板吊装方面,需要选择可调式模具吊装,在维持构件均衡受力基础上减少应力集中对构件的破坏。
2.2装配式结构安装与调整
在剪力墙构件吊装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临时支撑系统,支撑系统设置在斜向与水平调节螺杆预制剪力墙位置,保证整个剪力墙吊装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预制剪力墙吊装施工完成后还需要注意对刮板垂直度的检验。另外,可使用调节螺杆保证预制剪力墙构件与下部构件牢固连接。完成预制剪力墙安装施工后,确保预留钢筋在指定位置,之后使用高强度混凝土浇筑,变为整体剪力墙,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梁板安装和调整方面,梁板吊装前需要结合支撑设计方案做好支撑架体的搭设,同时利用该架体安装预制梁板,楼梯和阳台等位置施工多选择一次性预制成型方式,因此,施工现场进行梁板吊装施工时,在接头位置需要使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浇筑,连接位置处理符合相关要求,取得理想的施工质量。
2.3施工用外防护架
将预制剪力墙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还需要使用螺栓等预制剪力墙与外防护架平台相互连接,之后将其吊装至指定位置,完成吊装施工后,可以将外防护架拆除,进行外墙板连接施工,以此为基础,提高吊装施工效率。
2.4装修工程
外装饰预制构件多在生产厂完成制作,在完成剪力墙饰面施工和涂料施工后,给予保护膜保护处理并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安装时将保护膜撕开后吊装施工。结合预制剪力墙构件施工技术要求,外墙装饰施工涉及板缝勾堵、接头处理等内容。
室内装修施工前,需要先做好样板间施工,保证其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之后全面展开室内装修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出装配式建筑优势,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构建接缝区以及抹灰勾缝处理,避免施工后接缝位置有漏勾或者开裂等情况出现,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
2.5防水工程
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阳台、屋顶、外墙板缝等位置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在具体施工中,一方面针对房间内2块楼板连接位置做好防水处理,另一方面,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前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提高外墙板缝防水凹槽设计合理性,维持吊装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
2.6水电安装工程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水电安装施工主要包含给排水管线、煤气管线、供暖管线、照明管线等。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预制关键的制作必须要采取集中预制生产方式,方便之后管线施工的顺利开展;第二,做好水电施工作业安排后再展开喷浆施工,为之后水电安装施工打下良好基础,水电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凿洞施工,还需要加强与土建设计人员的交流沟通,获取其允许后施工;第三,预制构件接口位置的保护不能设置在穿墙位置,在完成管道施工后,需要及时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对孔洞填堵处理,为之后各项施工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厨房煤气管道如果有穿楼板需要,在管道外需要给予套管保护,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还需要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程项目建设工期。
2.7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
在浇筑混凝土前,还需要做好预埋件、钢筋、模板等质量的检查,保证其满足质量标准,同时注意混凝土以及模板污染物的处理,对模板缝隙给予相应修补处理。在浇筑过程中,不同浇筑位置需要选择不同浇筑工艺,比如墙柱混凝土的浇筑,先在底部浇筑厚度30~50mm水泥砂浆,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选择分层浇筑工艺,还需要注意分层下料厚度的控制,将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0mm。振捣施工时需要注意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避免发生碰撞,采取快插慢把振捣的方式。振捣过程中发生碰撞,还需要详细检查模板和预埋件位置、牢固性等。避免对之后的工程施工产生影响。浇筑后,一般混凝土养护时间需要控制在1周以上,防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需要控制超过2周。
结语
住宅建筑施工正在从之前的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必然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能够在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同时减少工程项目施工中在环境保护方面花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取得理想的建设效果。尤其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市场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关键,必须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清楚全面的认识,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有效性,使装配式建筑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全面发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义.装配式建筑安装的质量与防水性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5): 31.
论文作者:曹伟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位置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剪力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