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彭莲

湘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411400

【摘 要】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本院儿科新生儿130例,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纳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情况以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神经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神经、体格发育,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影响

袋鼠式护理在临床中又被称为皮肤接触护理,是指新生儿在母亲怀抱中,新生儿皮肤与母亲皮肤亲密接触,该护理模式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睡眠状况,加快新陈代谢,增进母子感情[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特随机选定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儿科新生儿130例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儿科新生儿130例,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5例。观察组女性30例,男性35例,胎龄在38-41周,平均胎龄为(39.52±0.26)周;体重在2.2-3.6kg,平均体重为(2.91±0.31)kg;Apgar评分在8-10分,平均(9.06±0.12)分。对照组女性29例,男性36例,胎龄在39-41周,平均胎龄为(39.68±0.14)周;体重在2.3-3.6kg,平均体重为(2.93±0.24)kg;Apgar评分在7-10分,平均(8.96±0.11)分。两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家属于研究前均知情,并对《知情同意书》阅读签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包括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如若发现异常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1.2.2 观察组:母亲穿吸汗、透气、宽松、开式衣物,展开母亲上半身衣物,新生儿穿好尿不湿之后,趴在母亲的胸前,护理人员协助新生儿采取俯卧位,保证新生儿的头部刚好在母亲的乳房中,婴儿脸部微偏向一侧,防止出现呼吸抑制,将被子覆盖在婴儿的背部,避免着凉,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母亲积极参与,指导母亲用正确的手法抱新生儿,一手轻轻托住婴儿的臀部,一手轻轻托住婴儿的背部,每天至少护理2次,一般在10:00-12:00与16:00-18:00,每次护理60-90min,每日连续护理3次。

1.3 观察指标

1.3.1 体格发育情况:包括新生儿出生1个月之后的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的增长情况,分值越高,体格发育情况越好。

1.3.2 神经行为评分:包括新生儿出生1个月之后的一般反应、先天反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五方面,每项分值在0-2分,2分为良好,1分为一般,0分为较差,分值越高,神经行为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体格发育情况对比

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观察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体格发育情况对比()

2.2 两组神经行为评分对比

一般反应、先天反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评分:观察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行为评分对比()

3.讨论

皮肤是人体灵敏度最高的一个器官,皮肤受到刺激之后,可以将信息反馈到患者大脑,加快神经功能的发育,有助于智力发展。临床有研究表明,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因此在新生儿时期挖掘智力对其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进行适当的外界刺激,可加快大脑的发育[3]。袋鼠式护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主要用于早期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模式,重点研究新生儿的睡眠、能量代谢、体温、循环以及呼吸等,对于增进母婴感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袋鼠式护理为新生儿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治疗环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哭闹次数,缩短了哭闹时间,避免了血压大幅度波动,降低了、静脉淤血、再灌注损伤、低氧血症发生率,改善了睡眠质量,母亲参与到袋鼠式护理中,与婴儿轻声说话,通过亲吻、抚摸新生儿的头部和皮肤,让新生儿内心有一定的安全感,引起全身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一系列良性反馈,加快生长、发育[4-5]。本文研究示:观察组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以及神经行为评分显著较对照组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在李惠萍[6]研究中,神经行为评分观察组(袋鼠式护理)的显著较对照组(常规护理)的高,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新生儿首选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袋鼠式护理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对室内环境以及医疗设备的要求较低,易于掌握,经过专业指导的产妇在家也可以进行袋鼠式护理,由此可见袋鼠式护理值得推广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卫生院,给更多的新生儿带来福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综上所述:新生儿采纳袋鼠式护理,有助于神经行为、体格发育,同时可增进母子感情,安全可行,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欣.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5):70-71.

[2]王红勤.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80-2281.

[3]毕叶,官祥丽.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7):12-16.

[4]杜小群,李广洪,高润虹. 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0):62-64.

[5]赵蕾.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脑血流及神经系统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74-76.

[6]李惠萍.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5.21(33):97-98.

论文作者:彭莲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彭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