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左脚舞文化软实力、助推牟定旅游业的发展论文_杨正云

依托左脚舞文化软实力、助推牟定旅游业的发展论文_杨正云

摘要:文章阐述了牟定以彝族左脚舞和彝族原生态酒歌为代表的左脚舞民族文化优势,依托彝族左脚舞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加强文化建设,助推牟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力打造左脚舞文化旅游品牌。

关键词:左脚舞、民族文化、旅游业。

旅游业是当前各地争相打造的“名片”产业,也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热门产业。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关乎一个地区人气、财气和商气的聚集,而且还关乎一个地区经济构成、社会分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又是一个地方的灵魂。牟定要实现腾飞,以提升文化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按照“民俗歌舞城,山水园林市,人居适宜区”的定位,要依托彝族左脚舞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加强文化建设,助推牟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此,笔者针对牟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牟定县文化旅游业概况

牟定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相对富集,但发展水平较低。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文庙;有距今400多年隔城相望的南塔和白塔;有建于清代,红军长征过牟定时肖克将军部队驻扎过,后为其亲手书写匾额的三清阁;有蟠猫乡吴家大院,戌街乡关圣宫古建筑;有集险峻、古朴、幽雅、奇秀于一体,融山川、历史、宗教、民俗于一炉的化佛山和白马山;还有蕨菜山,江坡大石门,戌街土林和勐岗大河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

素有“左脚舞之乡”美称的牟定已有几千年的彝族文化传统积淀。全县共有23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0.8%,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服饰、民族婚俗及习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族乐器、民族节日、民族工艺、民族美食、特色民居、民间文学、传说故事等浓郁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构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以彝族左脚舞和彝族原生态酒歌为代表的左脚舞民族文化,经过近2000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牟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观。表现形多种多样,享誉省内外。目前,全县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区1个,二星级酒店1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0家,农家乐15家,可同时接纳1500名游客住宿,近5000名游客就餐。2017年,我牟定纳入旅游行业管理和统计的宾馆、酒店和化佛山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营业收1829.8万元。其中,农家乐接待游客13.9万人次,营业收入333.5万元。牟定的文化旅游业发展现已步入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轨道。

二、牟定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牟定县坚持以党的十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境内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旅游景点多、发展潜力大、但发展基础薄弱的实际,以集中精力打造左脚舞文化精品为突破口,坚持从领导精力、人员保障、规划设计、项目带动、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全县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委提出的“民族文化强州”战略,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唱响左脚调,跳红左脚舞,着力打造牟定彝族左脚舞民族文化品牌”战略构想,将县旅游局从原建设局中单设出来,升格成一级局,专门负责抓管全县的旅游工作。县人民政府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做活一块水体,开发两个小区,连通三条街道,建设四项工程,实施五个项目”的“一、二、三、四、五”近期县城建设总体构想,并把县城建设与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在县城东北片区规划建设独具民族特色的化湖、左脚舞广场、左脚舞食府、左脚舞商城、化湖体育馆、化湖人家和化湖印象商住小区等建设项目。目前,化湖、左脚舞广场已经投入使用,化湖人家商住小区建设即将竣工,化湖印象、左脚舞商城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左脚舞食府建设项目已进入招商引资阶段。编制完成了的《牟定县化佛山旅游区规划》顺利通过州级评审,已正式批准实施;铺筑了飒马场至化佛山、县城西街至化佛山两条柏油路;开通了牟定县城至化佛山的固定班车;铺筑改造了林管所—九叠泉—滕王—远宫奄—心佛林—慧光塔的环状旅游线路;成功举办了两届左脚舞民族文化节和首届彝族美食大赛,先后将10家环境设施好、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高的酒店、宾馆确定为旅游定点接待单位。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为加快发展牟定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左脚舞文化品牌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以举办第一届、第二届左脚舞民族文化节为契机,编辑出版了牟定左脚舞精选《高山顶上茶花开》一书,出版发行了首届左脚舞民族文化节开幕式和牟定左脚调精选光碟,拍摄了牟定旅游形象宣传片《激情左脚舞•寻幽化佛山》,在县电视台开办了《牟定风光》宣传栏目。牟定左脚舞被国家文化部批准列入了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命名为“中国牟定彝族左脚舞的故乡”,成为牟定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在今年中国•牟定第二届左脚舞民族文化节上,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万人左脚舞吉尼斯世界记录申报活动,左脚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在全县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既能展示牟定形象、体现牟定特色,又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左脚舞文艺精品相继诞生。在建州50周年文艺汇演中,我县排练参加汇演的节目获得综合表演二等奖;在州级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中获得综合表演一等奖,选送的3个节目中有2个被州文化局选送参加省级汇演,并获得金奖;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我县的彝族左脚调《喜欢不喜欢也要喝》作为彝族祝酒歌代表首次亮相中央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我县的左脚调《正月十五赶猫街》文艺节目再次获得了原生态唱法第八名的好成绩。在这些优秀文艺节目的带动下,全县境内各种形式的左脚舞表演队相继成立,正式建队的已达14支,仅县城就成立了9支。各村委会也相继成立了左脚舞表演队。每逢婚嫁喜事,节庆吉日,甚至是过生日、杀年猪、送祝米酒,穿着民族服装的彝族群众都要围成一圈弹月琴、跳左脚,通宵达旦,尽情歌舞。尤其是县城每晚群众自发组织的左脚歌舞活动,风雨无阻,午夜方散,已成为牟定一道亮丽的风景。集娱乐、健身、表演、休闲为一体,熔民俗民风、彝族美食、彝族服饰、彝族手工艺品为一炉的左脚舞文化现已通过各种传媒成功推向社会。

(三)一批濒临失传的民族手工艺得到传承和保护。在开展文化普查的基础上,全县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保护活动,培养、储备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艺人。目前,全县共有省级命名的民族民间艺人4人,州级命名的民族民间文化艺人4人,县级确定的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18人。为加大左脚舞民族文化手工艺品开发力度,近年来,由县财政出资租房,将蟠猫乡省级民族民间木雕艺人、龙头四弦琴制作艺人王光金和县内知名的2名挑花刺绣艺人集中迁移到县城发科屯步行街,开办了3家彝族民间文化产品工艺店,开发我县的左脚舞文化旅游产品。经过近4年的发展,以龙头四弦琴制作和彝族服饰为主的民族民间手工业蓬勃兴起,以经营彝族服饰为主的民间文化产品工艺店也由最初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40余家,覆盖了全县7乡镇,仅县城发科屯步行街就集中了近20多家。经统计,全县每年加工制作的龙头四弦琴达8800余把,彝族服饰近15000多套,产值近1600多万元。其中龙头四弦琴,彝族服饰,绣花鞋,绣花裹背、鞋垫、提包、荷包、围腰、领带、头饰已成为我县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现已成批地销往楚雄、昆明、大理等地。每逢春节、“三月会”、“火把节”产品甚至脱销断档。

(四)旅游商品开发初具雏形。近年来,随着民俗文化旅游商品购销热的兴起,我县在巩固提升油腐乳、茶叶和铜、铁手工艺品等传统土特产品的同时,先后开发出了“喜鹊窝”牌系列白酒和玫瑰汁系列产品;扶持发展了以加工销售龙头四弦琴、彝族服饰和彝族刺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业,初步形成了新老旅游商品并存,集吃、用、娱乐、观赏和收藏为一体的旅游商品类别。其中,油腐乳享誉省内外,在全州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玫瑰汁系列产品、龙头四弦琴、彝族服饰、彝族刺绣目前倍受青睐,产品供不应求,被广大游客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仍旧薄弱。牟定的文化旅游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品位低,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文化内涵不深、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产品档次低,既满足不了县内文化旅游的需要,也无法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建设工作滞后。文化旅游业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除《牟定化佛山旅游区规划》通过州级评审外,其他各旅游景区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开发建设性详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谋划、推介和储备都不足,招商引资工作滞后,短期内很难建成让投资商感兴趣,让游客满意的文化旅游产品。

(三)宣传促销工作滞后。随着牟定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彝族左脚舞的故乡”,左脚调和左脚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一批优秀的左脚舞文化精品相继涌现。但由于宣传、推介工作滞后,以左脚舞为代表的彝族文化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影响颇大,但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一些左脚舞经典歌曲、舞蹈呈现出“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缺乏足够的市场影响力和带动力。

(四)旅游商品质量档次不高,销量小,产业带动能力弱。我县的旅游商品虽然种类丰富,但由于规模小,产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之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的甚至不顾长远利益,搞无序竞争,导致旅游商品形不成品牌,上不了档次,旅游商品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油腐乳、玫瑰汁、彝族刺绣等产品虽然在市场上比较紧俏,但就发展现状而言,其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旅游业发展需要。

(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业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牟定没有一个专职导游;能够将牟定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沿革、景观描述说得清楚的人不多;熟悉旅游规划、设计、管理、包装、推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许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至今散落民间,无人收集整理,致使一些兼职导游在介绍牟定的旅游景观时出现冷场或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四、加快牟定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领导

将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一方面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划分和全面规划,做好以“左脚舞的故乡”为文化内涵的县城旅游规划建设工作;另一方面,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体现彝族民居建筑风格、浓郁彝族风情的商住小区、商业街区、彝族左脚舞歌舞表演园区、刺绣服饰、工艺品、民族乐器展销区和民俗歌舞农家乐体验区,适时开发建设飒马场和“元双”公路乡村旅游经济带。同时,要区别不同情况,研究制定出各旅游景点的开发性详规,集中力量抓好各旅游景点开发建设项目的谋划、论证、推介和储备工作,加强对上报项目的跟踪问效力度。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工作合力。

(二)加大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景观建设。大力开发、打造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及特色街、民族街、旅游产品,切实解决好目前景区景点行路难、观景难,宾馆饭店规模小、档次低、接待能力弱、缺乏民族特色以及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交易量小的问题。

(三)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依托“左脚舞的故乡”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左脚舞文化旅游品牌。一是重点抓好“五个一”工程。即办好左脚舞民族文化节、唱响左脚调、跳红左脚舞、编创好左脚舞歌舞晚会、做大左脚舞民族文化园。二是建设民族风情园。在县城建设左脚舞广场、左脚舞食府和左脚舞商城的基础上,在飒马场建设以“农家乐”休闲观光为主的彝族生态风情园,体现“左脚舞的故乡”彝族文化内涵。三是大力营造发展左脚舞文化的浓厚氛围。在县电视台开设专栏,定期制作播出牟定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民俗风情专题片,开办“每周一歌”栏目,教唱左脚调,教跳左脚舞;把《山茶花》刊物中的“左脚舞之乡”栏目办出特色,并做好《左脚舞韵》一书的出版发行工作;积极引导餐饮服务业开办民族风情园,跳左脚舞、唱彝族祝酒歌敬酒等。四是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左脚舞”文化课,全面传承和推广左脚调、左脚舞,弘扬彝族文化。同时,积极倡导全县机关干部职工学唱左脚调、学跳左脚舞。五是集中力量办好左脚舞民族文化节,为做大做强左脚舞文化搭建平台。六是加强对专业和业余两支“左脚舞”文化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把县民族艺术团打造成一支弘扬“左脚舞”文化、在省州有一定演出市场的专业队伍;并由艺术团牵头,整合全县文艺表演资源,编创一台左脚舞歌舞精品晚会。鼓励支持业余文艺团队和我县在外地从事彝族歌舞表演的务工人员宣传“左脚舞”文化,不断壮大“左脚舞”之乡的群众文化基础,把左脚调、左脚舞传唱到全国各地,进一步提升我县的文化旅游品位。

(四)加强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根据市场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对旅游文化产品的促销力度。在总体策划上,以大力开发化佛山、白马山、城区左脚舞民族文化园(彝和园)为主,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开发建设;在整体营销上,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举办好一年一度的“三月会”、腊湾民族团结会、正月十五赶猫街、正月十六赶天台等民族传统节日,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在科学促销上,要把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和宣传广告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促销效果。尤其要注重运用互联网加大我县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着力打造牟定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五)抓好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建设

针对我县文化旅游商品品种多、规模小、档次低的实际,加强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开发既有牟定特色和文化内涵,又精致美观,集观赏、实用、纪念于一体的旅游商品,争取创出自己的品牌。对油腐乳、玫瑰汁等优势产品,要积极支持企业加大改革重组和技改扩建力度,整合现有资源,促其培强做大,形成拳头产品;对新兴的彝族刺绣和龙头四弦琴制作手工艺品,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制定行业标准,组建彝族特色工艺品协会,规范经营行为,引导其有序竞争,提高质量,努力形成自主品牌;对白酒、茶叶和铜、铁手工艺品,要帮助、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扩建力度,改进工艺,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手工艺,要尽快研究制定出有效的扶持措施,进一步加大传承保护力度,鼓励其培强做大,不断优化我县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内涵。当前,要结合东北片区建设,元双公路建设和县城东南片区的开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抓好各类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左脚舞商城的规划建设工作,着力加快我县的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步伐。

(六)加大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要采取招聘、委托培养、引进、招考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力度,着力解决目前牟定的文化旅游工作在宣传、包装、规划、管理方面存在的人才紧缺问题;另一方面,要整合部门力量,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明确各个境区(点)的开发建设定位,研究提出开发建设思路,对景区(点)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并积极筹措资金,认真组织实施。采取开办专题研讨会、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开展摄影比赛等方式,收集、整理一批有关宣传牟定文化旅游工作的图片和文章,并对各景点境区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将相关资料编印成册,集中宣传介绍牟定的旅游资源状况、开发前景、发展潜力,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推介出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牟定的旅游文化知识进入中、小学生课堂,让更多的人认识牟定、了解牟定、熟悉牟定,为开发牟定的旅游文化资源打好基础。

总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广大农民群众解决温饱问题后的必然需求,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解决我县目前支柱产业培植不起来、基础产业发展薄弱的关键所在。虽然牟定的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品位低,推进缓慢,但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打造左脚舞民族文化精品这个主题,做好以化佛山为主、逐步覆盖全县的旅游产品开发文章,牟定的文化旅游业就有可能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这个难得机遇,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本文2016年在《楚雄社科论坛》第8期刊载;

论文作者:杨正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依托左脚舞文化软实力、助推牟定旅游业的发展论文_杨正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