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语音比较看汉语拼音的缺陷_汉语拼音论文

从英汉发音比较看汉语拼音的缺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拼音论文,缺憾论文,英汉论文,发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在我国已经作为一门必修的主课。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稳步提高,许多国家已把汉语列为外语选修课程。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汉语热是方兴未艾。人们要学习一种语言,掌握其发音标准是很重要的,它是衡量对这门语言掌握程度的主要标准。

中国人认为学习英语与学习其他外语相比,最大障碍就是英语的拼写和发音的不一致。英语在国际上使用广泛,不规范的拼写时而产生麻烦,这自然会引起对其奇特的拼写进行改革的呼声,有人甚至提出要整个地革新体系。但是要变革众多人已习惯使用了若干世纪的一种语言,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民族特性高傲的英国,这方面的变革尚停留在理论上的争论上,倒是在注重实用的美国,已经把centre,theatre,metre分成写成center,theater和meter,把cheque写成check,把colour和neighbour写成color和neighbor等等。这些单词词尾拼写的变化,无疑是使英语发音和拼写趋于规范化的一种尝试。

英语在变化,汉语也在发展。汉字简化就是明显一例。汉字的读音也由原来使用的注音字母发展到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

汉语同其他语言相比,其读音更加奇特。外国人总觉得汉语难学,其主要原因是汉语发音有四个声调。其次是遇上一些读音与韵母en,eng,in,ing有关的汉字,要正确区分更不容易。从单个韵母的发音看,en,in发前鼻音,ing,eng发后鼻音,还能比较容易正确地发出声音。可要是碰上一个不注拼音的汉字,要想发出前鼻音或后鼻音时,便会一筹莫展。笔者曾对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大、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将20个常用汉字(如:生、伸、尽、厅等)分别归类于韵母en,eng和in,ing。其结果是,被调查者中竟无一人可以得满分。90分以上只占3.3%,80-89分的占14.4%,70-79分的占15.6%,60-69分的占22.6%,即及格者占55.5%。遗憾的是,都市的文化人中竟有44.5%的人不及格(其中有2.2%的人得零分),就不谈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情况了。在这些及格者中,还包括那些运气好,猜中概率高的人,因为有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很难区分,有些是靠猜出来的。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连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自己都难以掌握的这两对前、后鼻音,有无必要让其留在汉语拼音里,既麻烦中国人又给外国人学汉语制造困难呢?

汉语拼音与汉字不同,其使用的历史并不长。《汉语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始于1949年10月。1955年,在中央有关部门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才确定了现代汉语的规范。1956年拟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草案,此后几易其稿,经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施行,至今也不过三十多年。en,eng和in,ing之所以会列入汉语拼音,是因为在废止不用的汉语拼音的前身注音字母中有

《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为在全国推广普通话,为促进祖国语言的规范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只就汉语拼音中不尽完善之处进行探讨。

第一,汉语拼音与英语同属拼音文字,因此,我们不妨作番比较,从发音上看汉语拼音中的不足之处。英语中有in,ing,en为词尾的单音节的单词,从发音的舌位看,英语发前鼻音in,en时,舌位同汉语拼音中的in,en(舌位抬高,舌尖抵住上齿龈)。而发后鼻音ing时,舌位抬高,舌尖抵住下齿龈,这样就很明显区别于前鼻音的舌位。而汉语拼音发后鼻音时,舌尖游离于上下齿龈之间,不容易掌握。

第二,英语有着其拼音文字的优势,看见单词拼写,基本上能准确地发前鼻音或后鼻音。例如,看见sin(罪恶)或win(赢得)决不会读成sing(唱歌)或wing(翼)的。而汉字“兵”和“宾”的出现,若不注上拼音,很难确定哪个是前鼻音,哪个是后鼻音。

第三,从同音字(词)的数量上看,要区分汉字的前、后鼻音难度过大。英语中以in,ing,en结尾的单音节单词为数不多,收入《新英汉词典》中的前鼻音有bin,din,win,ben,den,zen等25个单词,后鼻音只有ding,king,zing等9个单词,总共不过34个单词。而汉语就不同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收集的汉字统计,发前鼻音的汉字有424个,发后鼻音的汉字多达535个,像这样近千个与前、后鼻音有关,而从字形上根本无法区分出前、后鼻间的汉字,要想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发音或分辨清楚,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在汉语中,拼音只是识字的拐棍,对已掌握了二、三千常用汉字的中国人来说,无须刻板地区分前、后鼻音,同样能够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比如对话中,一方问:您贵姓?答曰:免贵姓陈(chén),或程(chéng)。恐对方分不清,一定会补充“耳东陈”或“禾木程”,而不会补充说是前鼻音的“陈”或是后鼻音的“程”。若是那样说的话,听者还是搞不清的。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实际应用中的习惯,笔者提议,取消汉语拼音中的后鼻音ing和eng,把发后鼻音的汉字都念成前鼻音,这样学习汉字就方便多了。

其实,这一提议并非笔者独创,比如在演京剧时,就有规定,凡是遇到eng和ing的字改唱en,in。还有,在汉语速记学习时也规定,同一声母与韵母in,ing拼出的汉字,由同一速记符号表示,同声母而韵母是en,eng的汉字也用同一速记符号。由此可见,这项提议不过是将在几个领域已经实施的办法推广到整个社会而已。

取消eng,ing之后,汉语拼音会显得更为简单实用,而且也减小了学习汉语的难度,同时对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的特点又无影响。当然这一变革从理论上说,使原本同音字过多的汉语里,又挤进不少同音字。其实在语言实践中,人们并不是用几个毫不相干的同音字来进行交际的,而是通过词组、短语和句子来领会对方的意思。所以把兵(bīn)和宾(bīng),民(mín)和明(míng)当作同音字的话,也没有什么问题。听人说到“宾客”,“人民”不会理解成“兵客”,“人明”,反之“士兵”和“光明”也决不会当成“士宾”和“光民”。

鉴于时下很多中、小学常以区分前、后鼻音的汉字来命题考试,这一提议若被采纳,无疑会使中、小学生如释重负。对那些被汉语的前、后鼻音弄得抓耳挠腮的外国人来说,也会喜笑颜开,这样也就更加有助于汉语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普及。

标签:;  ;  ;  ;  

从英汉语音比较看汉语拼音的缺陷_汉语拼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