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论文_周秀英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论文_周秀英

周秀英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4例为本次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3例(59.09%)、有效8例(36.36%)、无效1例(4.55%)、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显效7例(31.82%)、有效9例(40.91%)、无效6例(27.27%)、总有效率为72.73%;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为(86.5±7.3)mmHg,收缩压为(124.7±11.4)mmHg;对照组舒张压为(103.2±9.7)mmHg,收缩压为(149.6±10.4)mmHg;P<0.05。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降压平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1],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高血压的用药一直是临床上重点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4例为本次试验对象,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对患者连续三天分别测量三次血压,取平均值;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收缩压在14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9例,女13例;年龄47~76岁,平均(58.7±3.6)岁;合并症:糖尿病患者有5例,冠心病患者有6例;高血压分级:Ⅰ级患者5例,Ⅱ级患者有13例,Ⅲ级患者有4例;对照组男8例,女14例;年龄46~77岁,平均(59.2±3.9)岁;合并症:糖尿病患者有6例,冠心病患者有7例;高血压分级:Ⅰ级患者4例,Ⅱ级患者有11例,Ⅲ级患者有7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给予患者替米沙坦40mg口服,每日1次,清晨服用;观察组给予患者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替米沙坦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等。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疗程结束后患者血压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收缩压降低超过30mmHg,或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压、症状等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疗效

观察组显效13例(59.09%)、有效8例(36.36%)、无效1例(4.55%)、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显效7例(31.82%)、有效9例(40.91%)、无效6例(27.27%)、总有效率为72.73%;P<0.05。

2.2血压、心率变化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舒张压为(115.8±10.8)mmHg,收缩压为(168.4±13.1)mmHg;对照组舒张压为(113.6±10.2)mmHg,收缩压为(167.5±12.7)mmHg;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为(86.5±7.3)mmHg,收缩压为(124.7±11.4)mmHg;对照组舒张压为(103.2±9.7)mmHg,收缩压为(149.6±10.4)mmHg;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在老年患者中多见,由于我国老龄化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同时高血压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高血压的特效方法,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该药物能够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进行抑制[2],从而能够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的效果;但该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慎用。单一用药虽能达到降压效果,但需要增加剂量,而增加剂量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目前治疗高血压多主张联合用药,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该药物能够对钙离子通道进行阻滞,从而使钙离子浓度降低,使血管达到松弛状态,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压的效果。同时氨氯地平还具有减少心肌耗氧量,保护靶器官的效果[3]。氨氯地平半衰期较长,口服吸收较为缓慢,是一种长期、稳定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为(86.5±7.3)mmHg,收缩压为(124.7±11.4)mmHg;对照组舒张压为(103.2±9.7)mmHg,收缩压为(149.6±10.4)mmHg;P<0.05。体现出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效果显著,降压效果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雪娇.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2,2(1):36.

[2]程秀莲,黄国秀,李建英,等.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14(6):623.

[3]宿丽新.分析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1):164-165.

论文作者:周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论文_周秀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