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科学探究性活动的设计论文_项余远

略谈初中科学探究性活动的设计论文_项余远

摘要:新课程改革主要着力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带领我们的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科学;探究性活动;设计

罗素说:“重要的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可见,探究活动在科学课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正确理解活动的积极意义,能否巧妙设计应用与正确评价这些活动成为新课程的难点。初中“科学”探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力、层次与作用也各不相同。作为初中科学课程的探究活动,应根据初中生自身特点,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类探究活动:

一、观察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通过视、听、嗅、味、触觉等多种渠道刺激学生感官,诱导学生发现科学问题,感受自然界的奥秘,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观察星空、地形地貌、绿豆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对光的适应性、土壤中有什么等。组织这类活动前,教师对观察的对象或目标要有所指向,以免学生盲日实践,收效甚微。如“观察土壤中有什么”这一活动,可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和表格,从生物、非生物、颜色、颗粒大小、含水量、含气量等多角度多方位来观察,并将学生的设计与成果进行展示,对那些观察视角独特,有新发现的学生尤其要予以鼓励。有些观察活动周期较长,还需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好观察记录。

二、调查与交流活动

调查活动要利用学生观察、实验以及收集事实证据的机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使学生的分类、分析、预测、推论等思维方法得到锻炼。交流活动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点,可充分发挥师生的信息源作用,是开拓视野体现个人价值的良好舞台。活动中师生间生动活泼的交流讨论,将探究活动由部分扩展到整体,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如调查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与使用、调查土壤的使用情况等。

组织调查活动必须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与调查提纲,分组行动,专人负费,分工明确,密切合作。调查后,各组需撰写包括决策建议在内的调查报告,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对如何制订调查计划,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进行方法指导。

三、竞赛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在个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小集体内其他成员的互动帮助,在维护小集体的荣誉与利益的同时,个人价值也得到体现。如在学习固体溶解度这个抽象概念时,不妨通过对概念中“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等几个关键的理解,来把握理解概念涵义。竞赛内容可以非常丰富,复习、预习、技能训练、理解概念等都可灵活运用,但竞赛结束后一定要奖惩分明,维持和延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四、游戏活动

这类活动,适用于那些内容比较抽象且枯燥,不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种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而且将这种知识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如在认识生态系统结构以及食物链的教学中可请学生们扮演某生态系统中的不同成分,体会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又如在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的教学中,激发学生调查研究,提出工作方针和对策,把科学知识与STS紧密结合起来。

实践已证明游戏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但很容易使学生在过度兴奋中忘却了学习目标,故此游戏后,一定要借助活动评价、回顾总结、启发点拨等手段引导学生走向目标思维。

五、实验探究活动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在学生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中,可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的方法。探究实验又分以下几类。

1.趣味性实验。这类实验因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声光的发出、形态的剧变等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如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给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当学生看到水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每个人的学习兴趣都被激发了起来。

2.改进性实验。有些实验按教科书上做了以后不一定能得到正确或明显的现象。针对这类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探究,就课本中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方法提出改进方案。如教材中验证热空气上升的实验现象不明显,也不安全。学生设计了热空气推动的小风车,现象既明显又能说明问题。

3.应用性实验。人们的吃穿住行无不渗透着科学知识。通过这些实验可使学习与生活接轨,丰富学习内容。如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考察商品房的采光问题,通过测量计算提出可行性方案等。

4.研究性实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一定课题,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以达到活动的目的。这类活动要预先做好探究前的准备工作,如组织学生确定课题并质疑,针对疑问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等,实验后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分析,撰写探究体会,这种反思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教师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对科学实践或探究性学习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取向,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六、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可为学生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保证。例如可让学生在参加“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等活动中尝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参加“设计校园绿化方案”等活动中尝试设计性学习,让学生在参观科技馆展览时尝试体验性学习,让学生在参加“爱鸟宣传活动”中尝试合作性学习,通过墙报、摄影、种植培养、参观访问等多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做到活学活用。

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活动不仅为课堂教学架起了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大门,还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动机,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形成刻苦探索、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文仙.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与认识[J].化学教学,2012(3).

[3]蔡前德.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4).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外国语学校 325200)

论文作者:项余远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略谈初中科学探究性活动的设计论文_项余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