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激活音乐课堂论文_李鸥

如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激活音乐课堂论文_李鸥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中学 730060

摘 要:我们知道,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高效地参与音乐活动。因此,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就比较符合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诉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质,还能够不断培育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创造能力。本文将主要就奥尔夫音乐法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情况展开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音乐 中学课堂

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表达情绪与思想,并能够通过歌唱、语言、舞蹈以及演奏等形式展开。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互动的结果,而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仅仅是以传授歌唱为主,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个性与创造性。而有效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音乐的整体性感知,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乐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学音乐教师要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不断创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经过丰富的训练设计,达到促使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那么接下来,本文就将重点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情况,提供一些借鉴。

一、体态训练,形成教学的自然互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首要应用便是进行体态的训练,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情况。奥尔夫教学法所倡导的理念是体态律动,具体是通过身体的各项器官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并形成音乐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我们知道,体态律动是指感性学习音乐的方式,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因为体态律动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和流程,因此更为主张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和自由性,在所有的动作展示中,都应该是最为直观的表现。比如,在音乐课本《七子之歌——澳门》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媒介进行短片的播放,让学生对这首歌曲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随后引导学生跟随视频进行演练教学。与此同时,为了学生获得更为丰沛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应让学生对歌词进行一定的诵读和解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本,并合理创设音乐的情景课堂,通过组内有效的分工、互助与合作,达到诵读、合唱与领唱的和谐唱演,为学生们创造锻炼的机会,促使每一个人充分地参与课堂,同时促进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热情。除此以外,音乐教师还应深入各个小组进行指点与帮助,解决课堂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形成教学的自然互动,提升音乐学习的结果。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倡导的就是这种学习的主动性,让音乐的学习是鲜活的、有内容的和立体的。只有将体态律动的原则充分融入中学音乐课堂中,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与认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节奏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第二个重要应用便是高效进行节奏的训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饱满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的是让学生在感知中学习音乐,而节奏是中学音乐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手段,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才能够促使学生高效融入舞蹈情境与音乐的律动中。中学音乐课堂看重的是良性有效的互动,而音乐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去感知音乐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多重的音乐理解与感知,而且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的音乐认识,同时促使学生在集体中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体现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

三、声势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第三个重要应用便是进行有效的声势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奥尔夫教学法倡导的是将舞蹈与音乐充分地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和表现力。声势训练也是体态律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音乐课堂中较为有效的一类教学办法,看重的是跺脚、拍手、拍腿以及捻指的综合性运用,以此举来强化学生的肢体运动与人体发声的统筹协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培育学生的体态律动能力与节奏感。我们知道,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比较灵敏,在这个阶段开展一些适当的声势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青春之歌》的音乐教学环节,音乐教师应首先明确这是一首较为活泼与欢快的歌曲,然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例如拍打节奏等。在学生演唱歌曲时,还可以让学生诉说歌曲的表现情绪是如何的,然后让其他学生聆听歌曲,自行编声势动作。音乐教师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组评价,最后进行统一的声势训练,前五个乐句用“× ○│(跺脚)×○│(捻指)”,后两个乐句用“× ×│(跺脚拍手)× ×│(拍手)”,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在任何一个歌曲的演唱进程中,学生应依据音乐的需求,适时引导声势动作,从而提升音乐课堂欢快与和谐的学习氛围。奥尔夫教学法的主旨也在于看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只有通过这类个性化的音乐示范,才能从内提升学生的升华、内化与认知,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有效的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教学法比较符合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诉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质,还能够不断培育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需要中学教师高度重视。具体可以通过体态训练、节奏训练与声势训练,将奥尔夫教学法充分融入课堂。只有相关音乐教师努力开拓,深化创新,我国中学音乐课堂才会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胡美彤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陈灿 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

论文作者:李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如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激活音乐课堂论文_李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