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大卫·哈维南京授课实录∗论文

编者按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组织了为数众多的学术活动。值此之际,南京大学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兼职教授大卫·哈维不远万里来到南大,为学生们开授短期国际课程。此次学术盛宴为期两周——从2018年5月中旬持续到月底,包括八次解读《资本论》三卷本的完整课程。本次授课内容凝结了大卫·哈维教授苦心钻研《资本论》四十余年的心血,是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城市空间理论融会贯通的完美范例。总体而言,这次课程从《资本论》三卷本的行文逻辑和资本运行机制本身出发,完整地展示了大卫·哈维的“资本与空间一体两面”的思想肖像。哈维在八次课程中要做的,就是探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将马克思的成果告诉更多的人,因为理解马克思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的世界和日常生活。他用新书Marx ,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 第一章的资本可视化图表串起了整个课程,该图表描绘了价值流动的整体过程,是三卷本《资本论》的可视化简要概括。本文即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这次课程的全程纪实。

《资本论 》与当代资本主义
——大卫·哈维南京授课实录∗

[美]大卫·哈维

内容提要 《资本论》三卷本阐述了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由此导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危机的揭示。《资本论》第一卷集中讨论了价值生产的问题。这一卷的内容集中在从货币资本到价值以货币形式实现的运动区间内,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论成为本卷需要认真对待的核心问题。第二卷则集中讨论了价值实现的问题,亦即价值流通的总体过程,其中价值实现、周转时间以及信贷体系是三大主要方面。第三卷的重点集中在危机领域,马克思关注的焦点是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差异。相较于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马克思将资本主义危机的信号归结为闲置资本与闲置劳动力的并存,即不被占有的资本同不被雇佣的劳动力之间的对立。

关键词 《资本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次授课

这一图示(见下页)并不像《资本论》开篇那样充满哲学思辨的味道,一开始,资本家带着货币资本进入市场购买两种商品——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预设了雇佣劳动已经出现并且等待被购买。这同样预设了雇佣劳动阶级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因此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生产资料乃是来源多样的商品:如作为大自然的免费礼物被直接获取的原材料,工厂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等等。所以不仅必须存在一个货币系统以及劳动力市场,这里还需要有一个复杂的商品交换系统以及合适的物质基础设施来被资本利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马克思坚持认为资本只有在货币、商品、雇佣劳动的流通体系已经建立后才能产生。

对问卷中定序和定距题目,共13道题进行项目鉴别度检验。各题目的t检验结果均为P<0.01,表明题目的分值差异显著,具有较强鉴别力。

流通进程中的价值在此刻经历了一次形式变化。资本一开始是货币的形式,现在货币消失了,价值以商品的形象登台:等待部署的劳动力和为了生产聚集起来的生产资料。将价值概念置于思考的中心使马克思能够探寻将价值从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模式的变形的本质。一旦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资本家的监督下成功地结合起来,它们就被投入到为了出售的商品的劳动过程中。正是在这里,价值以新的商品的形式被劳动生产出来。价值被一个运动过程生产出来并维持着,这一运动从事物(商品)到过程(将价值凝结于商品中的劳动过程)再到事物(商品)。

商品被带到市场上是为了出售。在一个成功的市场交易中,价值回到它的货币形式。为了使之能够发生,必须存在依附于支付能力(有效需求)的对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渴望、需求和欲望。这一状况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资本主义存在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创造渴望、需求和欲望的历史。此外,有效需求并不会独立于货币分配。马克思将这一价值形式的核心转变称为“价值的实现”,但价值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变形可能并不顺利。例如,如果没有人渴望、需要或欲望某个特定商品,那么无论在它的生产中花费了多少劳动时间,它也没有价值。马克思从而提到,如果价值的流动想延续下去的话,在生产与实现间会呈现出“矛盾的统一体”。

北京白领人群总体心肺耐力水平低,正常36例(36.4%),减低63例(63.6%)。大量体力活动者peakVO2/Ref≥84%比例最高(75.0%),体力活动不足者peakVO2/Ref<84%比例最高(89.3%)。见表1。

一旦价值在市场上出售,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货币就会在一系列的参与者间分配,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而能够宣称自己应该分得一杯羹。劳动者将会以货币工资的形式对其价值提出要求。价值和剩余价值会有特定一部分被国家以税收的形式占有,公民社会中的其他机构以捐税的形式(例如教堂)拿走,或用慈善捐助来支持某些关键部门(例如医院、学校等)。价值和剩余价值在劳动者和国家拿走一部分后余下的部分,会被资本的不同部门分配。单个的资本家将会收到的总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份额,取决于他们预付的资本而非他们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一部分剩余价值被财产所有者以土地和资产租金的形式,或作为知识产权的特许权、版税吸走,因而有了寻租在当代资本主义中的重要性。商人资本家也像银行家和金融家一样获得他们的份额,后两者是货币资本家的核心,他们在促进货币转化回货币资本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资本进而完成循环并接着流回增殖过程。所有这些行为者都对剩余价值有所要求,形式则包括工业资本的利润、商业资本的利润、土地和其他财产权的租金以及货币资本的利息。

是什么动力推动着这一机制不停地运动?最明显的驱动力建立在如下的事实之上:没有一个理性的货币资本家会情愿承担所有这些与组织商品及剩余价值生产相关的工作并经受不利的状况,除非他们在增殖过程结束时能获得比开始时更多的货币。简单说来,是个体获取利润的动机驱使着他们。货币是一种社会权力,积累得越多越好。如此这般,资本再生产的循环成为了永恒增长与扩张的螺旋。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内在矛盾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就会出现危机。市场如果出现状况,商品无处可卖呢?消费欲望如果不足呢?资本会创造需求和欲望,资本一直以来都在这样做。广告是一种明显的手段,资本还喜欢创造出崭新的生活方式。1846年的巴黎正值萧条,路易·波拿巴决定再造巴黎,改变时尚,他重新设计所有制服,这意味着大量的需求;他有意将巴黎打造成靓丽的时尚、艺术之都,从英国、意大利来的大量观光客又促使巴黎进一步成为时代前沿的消费城市。国家支出是另一股帮助价值实现的力量。例如20世纪80年代,里根声称苏联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于是扩大军费开支,这给了军火商市场,也拉动了一连串的需求。狡黠的资本甚至把电子产品的充电口做得各式各样,利用这个小把戏来迫使你不断地消费。国家有时会利用税收之类的收入获得的货币去投资,而有时它的支出依靠的是借贷,通过从中央银行借款而创造出了债务货币,这一点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分配机制对理解当今社会非常重要。过剩的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的资产投机使对交换价值的关注远远超过对使用价值的关注。房子被当作是投资品而不是人们居住的家园,少数人垄断性地占有资源,很多人则被城市驱逐。

马克思用抽象的力量去理解上述这个系统的动力机制。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论》第一卷假设了价值都能得到实现,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理论也需要考虑更为复杂的情况。如果想要获得整体性的视角,我们必须去阅读后两卷。

第二次授课

如同第一节课所提到的那样,《资本论》三卷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本次课程主要讲授第一卷的视角。我们可以通过“资本运动图”了解本节课程对第一卷的定位:它所描绘的是从货币资本(Money Capital)到价值以货币形式实现(Realization of Value in Money Form)的运动区间。当然,这只是对第一卷思想的整体把握,一旦我们回到文本,如下的两组问题便随之而生:

第一,为什么第一卷的开头从商品谈起?商品跟价值是什么关系?

第二,货币是什么?价值跟货币的关系又是什么?

由此引申出第三个问题:

第三,马克思在第一卷中所阐明的价值理论,其目的为何?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有什么不同?

马克思之所以选择从“商品”开始谈起,是由其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所确立下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所决定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商品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它将我们所有人联系到一起,不论其出身、肤色、性别等等如何。更准确地说,这种普遍性的东西其实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可以说,是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的交换行为。

(2)车门对中未调整好。车门调整过程中,若车门对中未调整好,其中一侧门页后密封胶条与铝型材密封框之间会出现缝隙(见图3),而另一侧密封良好。通常这种情况下,车门仅会在车辆固定一个方向(上行或下行)运行时发生啸叫。

马克思说,只有当交换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的时候,商品的“价值”才会登场。而要使得这种普遍性成为可能,“货币”的出现必不可少。没有货币,交换只能是偶然性的物物交换,而不能把所有物、所有人联结起来。正在此处,我们可以把握价值与货币的第一重关系:货币的出现,使得交换行为的普遍性具备其历史条件,也使得价值登上历史舞台。

从普遍的交换行为推出价值,意味着某种东西倘若不进入交换行为,它便是无价值的;也就是说,倘若它不以货币形式实现,或者通俗说来,就是用钱来买或者卖作钱,它便没有价值。由此货币与价值的第二重关系也就不难把握:前者是表现物,后者是被表现物,并且后者的存在本身离不开这种表现,就像一个人不能离开他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从价值到货币到我们今天通俗意义上所说的“钱”(如人民币、美元)的过程,存在着多重表现关系。不同的货币形式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的,不同的货币形式也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力量。

谈到“表现”,自然而然会想到“本质”的一面。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呢?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等人共享同样的“劳动价值论”,即认为价值来源于社会必要劳动,由其时间来衡量。我反对这种看法。因为,马克思抬出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批判它。这种批判不是简单地在理论上否定劳动价值论的逻辑周延性,或者对照理论与实际认为它不能反映现实。恰恰相反,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论能够准确解释当时资本主义市场交换机制下的种种现象,尤其是劳动者的悲惨命运:价值一端联结着市场,另一端联结着人的劳动。在市场竞争机制的催迫下,资本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榨取劳动者的劳动,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英语里面,人们说创造价值,似乎是件好事。而在马克思看来,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东西,对于劳动者来说其实是非常悲惨的命运。马克思所讨论的价值理论,与其说是“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不如说是“价值劳动论”(value theory of labor)。古典经济学讨论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探讨价格的决定机制,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恰恰是在批判这一路径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将人们的视角从价格在生产和交换领域的构成转移到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必然存在状态上。劳动价值理论其实是用来解释为什么工人“过劳死”,为什么生活如此凄惨。不同于现代西方经济学,马克思其实并不怎么关心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理解方式,也是我们今天回应种种针对劳动价值论提出的质疑(例如诘问劳动价值论怎么解释商誉、品牌等问题)时,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辩护的有效方式。应该说,这种理解方式是迥然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方式的,可以就此作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劳动者(劳动力)恰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试图掩盖的东西。第一卷的价值理论,其实是价值批判理论,它是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蓝图的局部。除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同古典政治经济学还共享着许多其他的预设,比如斯密的完全竞争市场。但马克思不是试图让国家退却,从而使得这种完全竞争成为现实。马克思指出的是,即便完全竞争实现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也不能增进社会全部人的福祉,它所带来的其实是状况惨烈的反乌托邦。也就是说,马克思先是假定自由市场的理想已经实现,随后再对它展开批判,这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要义所在。这也构成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题。

第三次授课

在我看来,《资本论》第一卷争论的焦点是价值生产与劳动价值理论。这一视角导引他关注一系列问题。譬如,价值是市场中个体生产者通过竞争确立的某种东西;劳动价值理论与工人阶级及其生存等问题息息相关。实际上,对这种从货币资本到价值以货币形式实现的整体过程的阐释,正是我一直关注的核心内容。这是阅读马克思《资本论》需要强调的重点之一。同时,在公众视野中,《资本论》第一卷颇受重视,而第二、三卷却甚少被关注。这也是我们今天应该讨论第二卷的原因所在。

我们在遭遇《资本论》第二卷文本本身时遇到的最有趣的问题便是马克思在写作第二卷时再次预设了几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假定这是一个技术不变的社会。《资本论》第一卷涉及诸多技术动态系统问题,然而第二卷却假设它是零技术改变(zero-technological change)的社会。

第二个预设前提同样令人惊讶,即第二卷中马克思同样假定价值实现过程没有问题。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第二卷涉及更多的价值实现问题,但是马克思的立足点却是价值实现不存在问题。

第三个预设前提是分配过程中完全不存在问题。

携带这三个预设前提,我们可以进入第二卷中的具体问题。

在我看来,《资本论》第二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体的资本流通过程(前四章:不同资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循环的流转时间和速度的问题,这将涉及价值实现的时空维度;第三部分是不同资本部门之间供需问题的经济模型的考量。

第二卷虽然是未完成的作品,但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我们当下的经济生活。

这一文本的前四章集中谈论的是整体的循环过程。

最后,我必须提醒大家,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第三卷的时候,许多现象才初露苗头,因此马克思自身也并非十分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窥见了这些趋势。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些迹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虽然说,第三卷仍是以未完成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我们仍然能够在其中汲取营养,用来分析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

以上是前三个章节的内容。第四个章节实际上是从整体上来理解生产、货币、市场和商品等关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所有因素。我认为,马克思在第二卷中处理了很多技术问题,这对我们用这些琐碎的分析来理解当下社会极其有用。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社会工业组织中各部分的职能不同,而哪部分更为重要呢?金融家、生产者或市场销售员?金融、技术还是市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还是商人资本?实际上,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部分受到了重视。例如美国通用汽车的案例。到底谁拥有通用汽车?金融家、生产者还是商人?譬如,一开始通用汽车是由工程技术主导的。但是通用公司建立了一个信贷银行(credit bank),从此让没钱的人也能购买汽车。可以想见,金融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通用汽车的金融业务已经超过了汽车业务,他们的汽车已经无法与德国、日本的汽车竞争。因此汽车公司究竟该在工程技术还是在金融方面竞争?这是一个不同职能部门在不同时期谁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此外,香奈儿、路易威登、BMW等例子也揭示了相同问题,是制造更重要还是市场销售更重要?实际上我们很难给出唯一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反复说过,一旦引入信贷系统,整个流通过程就会发生改变。这便是信贷系统加速价值循环的问题。

在第二卷的第二部分中,马克思提出了对资本最为关键的“延续性”(continuity)问题,亦即时空中的资本、劳动之“流(flow)”的问题。资本是“运动中的价值(value in motion)”,这意味着一旦它停下来便走向了灭亡。例如,在9·11事件后纽约商业活动停摆了三天,到了第四天,纽约市长号召大家去消费,他意识到,如果停摆两三周,美国的资本主义就会崩溃。因此,流动(flow)的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价值一直处于贬值(devalue)和价值重组(revalue)的过程中。

由此我们引出一个重要概念——流转时间(turn over time),即钱投资出去要回本才能再投资的时间。在此期间,资本是死资本而不是运动中的价值。我认为,生产时间、流通时间与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如果不能及时把商品卖出去,它就贬值(devaluation)了,时间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此处的时间主要是指社会必要时间(包括社会必要流转时间)。当然,第二卷假定技术没有改变,这种必要时间因此也没有改变,否则我们就很难分析诸如工作时间、周转时间等具体层面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是运用抽象力思考问题的)。因此,“加速”(speed up)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倘若我减少我的流转时间的话,那么我就能够在同样时间内盈利更多。

与此同时,在消费领域也会发生加速。这表现在由消费文化所引起的趋势、追求瞬时的满足等问题上。1967年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提到人们对景观的生产越来越成为消费文化的主流。而这本身是由资本内在逻辑决定的。在加速这个主题里,空间问题如影随形。如何更快地到达市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域限制其实是对资本之流的中断。而资本世界又试图创造平滑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让循环更加顺利的作用。应该说,马克思在第二卷中从表层(surface)行进到深处的抽象领域,但他没有再从抽象返回到表层(surface)的日常生活,这正是我们需要继续的工作。这种抽象方法不应该只从与黑格尔的关系层面来进行理解,而是要思考这一方法如何切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式中:qc为辐射换热量,W/m2;qr为对流换热量,W/m2;Ta为室内空气温度,℃;Tp为金属天花板的表面平均温度,℃;AUST是室内非供冷表面的加权平均温度,℃;AUST与围护结构的特性有关,一般取26 ℃~35 ℃.

这里,还有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界的加速现象和知识垄断问题。而造成出书速度越来越快的原因在于学术知识的商品化。出版业责无旁贷,因为他们也是这个加速进程的重要一环。

总体而言,第二部分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资本主义离不开信贷系统,因为它是唯一能够使得各种各样的流转时间被综合起来的手段。这跟西欧主流经济学那种认为金融系统是对生产系统的反映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固定资本(fixed capital,固定资本其实是地理位置的固定,它反映出来的是空间隔阂同运转速度之间的张力)对循环研究也有极大影响,因为它在资本流通中起到拖延流通脚步的作用。那么问题在于,价值转移的过程应当如何加速?《资本论》第一卷给出的回答是:这跟机器的使用寿命有关。这促使资本家开足马力24小时开工,以免机器被淘汰。马克思在第二卷中指出,在信贷系统的调适下,这些死资本重新变“活”,以便使得流转时间加速。然而信贷系统会产生很多经济泡沫。房地产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第四次授课

今天主要讲授的是《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对再生产图示(reproduction schema)的描绘主要牵涉的问题是不同工业部类间的关系问题。有的是负责生产资料、有的是负责生产工人的消费资料,这两者间在实际操作时必定要考虑到产品的数量如何能够达到均衡。马克思在这里的理论分析,预设的是没有扩张的状态,各部类间保持均衡,不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改变。

均衡模型(equilibrium model)和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从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被用于中央计划。在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价值之流在不停地流动,但是这股流的数量(amount of the flow)是不确定的。究竟有多少该流向投资,又有多少该用于工人消费?

两组扫描范围均从肺尖至肺底部,其一次屏气后再连续扫描。HRCT采取薄层扫描,其扫描参数为200mA、140kV,轴距扫描矩阵为512×512、层距为10毫米、层厚为1毫米,并使用骨算法展现、重建图像细节,择取合适的宽窗位改良诊断结果。常规CT扫描矩阵为256×256、准直为1.5毫米、螺距为1、层厚为10毫米、160mAs、120kV。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拔桩受力,桩体单元如图2所示,桩体横断面如图3所示。考虑桩土间摩擦力是沿程分布的,如果不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则桩体上拔时最大拉应力为3.5 MPa。上拔时最佳着力点应避开桩头,在距离桩顶约1 m处均匀向上施力,管桩可以被拔出。

单纯看《资本论》第一卷,我们会发现资本家为了利益最大化,应该尽可能地剥削工人,削减工人的工资。但实际上这样会压缩市场,造成社会购买力不足,导致价值实现的危机。因而资本家阶级整体地压低工资无异于一场自杀行为。联系第二卷我们能看到,保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对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站在第二卷的立场上,理性的资本家不再会只考虑压低工资,他同样会考虑到另一个方面,即必须保持工人的有效需求。

上述这对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是无法解决的,它只能得到缓解。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看到了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和供给管理(supply management)。罗斯福新政的需求管理是对大萧条需求不足的回应,凯恩斯主义用与《资本论》第二卷非常相似的思考方式,利用国家干预创造需求。后来“二战”又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二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发动不同形式的战争,如冷战。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这段时间,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西方需求旺盛,不存在价值实现的难题,生产持续扩张,社会丰裕。工人阶级不但生活水平提高,而且通过工会联合起来,与资本对抗。

在“学程总结”过程中阶段性总结一般有两种分类标准,一种是按时间段落分类,如每月总结、期中总结、期末总结等,第二是按知识结构分类,如单元总结(较小范围内的相近知识总结),专题总结(较大范围内的相近知识总结)等.本文通过一个案例来谈“专题性总结”.

到了20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在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西方开始了新自由主义转向(neoliberal turn),《资本论》第一卷给出的经济理性鲜活了起来。我在1971年第一次讲授《资本论》第一卷时就指出,美国人过着富足的生活,所以很难令听众相信第一卷所描述的剥削状况;待到90年代再讲时,我只需要让听众去看看关于血汗工厂的新闻报道就可以了。在西方内部,劳工的力量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所需劳动力减少,另一方面则是资本把工作机会转移到了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虽然前者是主要原因,但后者在政治语境中往往更加突出,毕竟很难想象政客会去批评科技进步,但他们可以将矛头转向他国,指责其抢走了工作。

《资本论》的第一、二卷分别是这个矛盾的两面。当价值的实现出现危机时,需求管理会被用来缓解矛盾;当工人力量过于强大、生产领域的剩余价值减少时,供给侧(supply side)便被期待有调整,例如对劳动力的管理。

福州市经过一年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实践,相对以往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为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体系和机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继续推行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是美丽乡村优化建设的必行之路。

第五次授课

我们先回顾一下上周讲授的《资本论》前两卷的内容:第一卷描述的是从货币资本到货币实现的过程,其中前六章集中论述市场交换,随后谈论社会生产过程。第二卷则是叙述了价值流通的总体过程,其中价值实现、周转时间以及信贷体系是三个主要的方面。这里,我再提出两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一,如何理解生产环节同交换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第二卷假设了价值都能够实现,那么不能实现的情形会是如何呢?

回答第一个问题需要记住马克思的提醒:倘若没有使用价值的话,商品也就没有价值,更不存在什么价值实现的问题。所以,价值必然只能够通过使用价值的生产来获得。但是另一方面,价值又必须只有在它到达市场的那一刻才得以实现,于是也不能离开市场交换来谈论价值。就此来说,生产环节和交换环节是价值运动总体的辩证部分,不宜孤立地分别看待两者。

《资本论》第二卷花费大量篇幅讨论了分配问题,尤其是工业生产者之间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同时,这一卷涉及个人资本家、个别部门如何分享资本主义体制中的生产力;个人资本家在参与价值生产和循环等经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价值是由具体的一个个特定的人或生产形式产生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个人资本家予以重视。此外,金融、税收等与分配之间的关系也密不可分。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价值被生产出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价值无法实现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产品拿到市场上,没有人需要它怎么办?此处,可以引入“社会不必要劳动时间(socially unnecessary labour time)”和“反价值(anti-value)”两个概念。这两者都涉及价值的实现问题。本次课程主要讲授后一个概念。我认为,在这里马克思受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总是讨论否定性的存在方式。他认为“价值”的存在离不开“反价值”,只有去克服反价值,即克服掉所有价值不能实现的要素,才能够实现价值。

在市场当中,反价值表现为有效需求的不足:无需求,或者,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这些需求。为了克服前一种情况,资本社会通过意识形态引导推崇消费主义文化,刺激和制造人们的欲望;为了解决后一种困境,信贷体系是个有效的手段。除此类社会管理的手段之外,危机也能够解决反价值的问题。危机的到来意味着商品的“贬值”(devaluation),贬值意味着它不需要像从前付出那么高的价值,甚至免费便能被购买,它的价值也就获得实现。因此我认为,危机其实也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资本与其说惧怕反价值,毋宁说在利用它。

事实上,《资本论》前两卷对于克服反价值问题亦有不同的视角。第一卷展现的反价值要素集中在生产环节,工人拒绝劳动、要求涨工资等等都被视为阻碍价值实现的举动,围绕此展开激烈的劳资斗争,这也是奈格里等人着眼的领域。我认为,奈格里这些意大利自治派的左翼只是抓住了生产环节,事实上斗争的可能还存在于交换和消费的市场环节。第二卷展现的反价值要素就集中于交换和消费领域。工人作为消费者,其工资水平无疑同其有效需求联系紧密。在这一领域,斗争主体是买方和卖方,在斗争中将会出现诸如通过广告制造欲望等现象,也会出现人们对消费主义的抵制。总而言之,我认为“反价值”作为一种针对资本社会的斗争,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遗憾的是,这些左派很难联合起来,因为他们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并不具备马克思《资本论》三卷本所提出的总体性的视角。

内在于资本与资本主义的反价值的存在,实际上也同时代表另一种价值,一种不同于资本追逐并努力实现盘旋形增殖的价值概念。例如我常常谈到的一个例子:《失乐园》的作者约翰·弥尔顿在创作这部史诗时,创造了怎样的价值?是否创造了资本意义上的价值?我认为,弥尔顿并没有创造出资本意义上的价值,他的灵感与文学创作是他感情的流淌,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无私赠予。而只有当他把这一手稿以五英镑的价格卖给商人,商人开始将之付诸出版发行活动时,才创造出资本意义上的价值。而作为自然赠予的所谓“价值”,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恰恰是可贵并可能生成变革可能性的“反价值”。

第六次授课

今天要集中讲授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的内容。在我看来,由于马克思一直在不停地书写,以至第三卷最终未能彻底成型,即这一卷是没有完成的笔记版本。这是我曾使用的版本,即马克思第三卷诸多笔记的英语翻译本(Marx ’s Economic Manuscript of 1864~1865)。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结论即将指向何处。

里帕对《象形文字》的依赖,学者麦格拉斯(Elizabeth McGrath)认为,原因是作者“瓦莱里亚诺习惯性地,不仅仅为拟人形象提供的是大量从别处采撷的人物形象及其随附属像,而且,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对其他人的象征符号的有用的解释和先例”。《象形文字》所具备的学术性和全面性,体现在书中每条寓意释义时一一列出其借鉴的图像手册目录与索引,这一点对于里帕参考而言非常便利。当然里帕也存在不少误读,如“和平”(Peace)的形象等。㉒此外,不止瓦莱里亚诺,里帕也采纳了尼德兰南部的扬·贝肯(Jan Becan,1518~1572年)的象形文字作品,此书出版恰在里帕《图像学》问世之前。㉓

从商品被生产出来,到在交换中实现其价值的这个过程,交通问题被引入进来,商人资本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认为,商人资本家的功能既是生产性的,也是非生产性的。前者是就价值运动的总体过程而言,后者则是说商人将商品从产地带到市场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为它增添任何价值。在这种总体性的视域下,商人的利润也就不难理解,他尽管没有直接生产任何商品,但参与了商品价值的分配。同理,为生产者和商人提供资金的银行家、土地所有者等也参与到这个价值分配过程当中来,他们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此外,一些技术手段的改变(例如网购兴起),也会影响这些资本家之间的价值分配过程。价值分配的问题是第三卷的重点内容,在后面的课程还会有详细叙述。

市场主体具有显著的“经济人”特质,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市场主体通常会排挤、打压竞争对手,乃至试图实行垄断经营,以独占市场、获取垄断利润作为追求目标。市场主体追逐私利的本性极易将市场演变为“大鱼吃小鱼”的竞技场,这种竞技规则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约束,就可能导致市场主体之间不择手段地进行恶性竞争,破坏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主体期待的经济自由可能最终沦为少数垄断者的自由,从而危及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整体利益。因此,完全寄望于通过市场的自发秩序来维系社会的发展并实现经济自由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适当的管制可以弥补负面清单模式的短板,使反垄断和财富均衡获得道义上的正当性。

第二个部分是关于传统的分配问题:多少资本进入金融家手里?多少资本进入税收?等等。这里涉及很多金融的问题,同时这种再分配对个人而言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当今的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知识对于当今的经济发展过程而言至关重要。因此,要想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就应该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实现进一步的有效结合,因此,我国的学校以及社会之间也就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再继续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会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实践教学是当今最为适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实践教学要依托实训室进行,但是很多学校的实训室仅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才对学生开放,其余的时间不允许学生进入到实训室之中进行学习[1]。

《资本论》第一卷集中阐释了从货币资本到价值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其间第一个呈现出来的问题便是货币资本。在此处涉及两个商品: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关于劳动力投入以及生产资料投入之间关系的问题意义重大,这二者之间的比例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能生产剩余价值,即劳动具有创造性。我还关注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资本的有机构成中起到的作用。在他看来,生产资料也不生产价值,而只有劳动生产价值。譬如,机器不生产价值,但是机器具有价值且其价值可以转移到产品中。而因为机器可以成为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所以这就形成了资本家之间机器优劣的竞争。不同个体之间对利润的追求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竞争。相对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因此摆在了我们面前。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才是马克思在此处真正关心的问题。显而易见,在市场中不同个体分配了利润。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劳动力投入和生产资料投入比例的不同而使得剩余价值最大化。同时,市场中的再分配至关重要,而自由市场对再分配又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和对自由贸易的保护机制的基础上,即自由市场是当然的前提。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自由贸易背后的机制,这一机制与后殖民主义关系密切。整个世界从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向资本密集型经济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谁拥有资本密集型产业,谁就支持自由市场。同时,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剩余价值也随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情况变成这样:你被分配更多的剩余价值,并不是因为你能够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当然需要再次强调,这一切实现的基础是自由贸易。对资本而言,自由贸易是美德。总之,马克思在此处强调自由贸易对再分配的重要作用,这是关于分配的一种争论。

由此出发,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马克思真正感兴趣的是资本的不同有机构成部分产生的变化,如资本比例上升而劳动力占比下降。马克思发现,生产力越发达,一般利润率反而下降,这就是著名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如果剩余价值一直存在,就意味着雇佣劳动一直存在。有趣的是,利润率下降并非直接源于马克思,当时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已然看到了利润率下降的问题。譬如,在李嘉图看来,利润来源于农业而非商业。在此基础上他构建了利润率下降的整套理论:资源稀缺造成成本尤其是地租上升,这使得土地所有者或地主阶级的所得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是资本家的利润率逐渐下降。因此李嘉图将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外在资源的稀缺性。然而马克思不仅仅是要找到外在的限制条件,他更关注的是资本内在的限度。

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第三卷手稿分为三个篇章:利润率下降、利润转化的诸多影响、内在矛盾。恩格斯组织文本的方式让人感觉这是一种规律。为什么资本系统以这种方式运行?这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环境和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在我看来极为重要的是利润以及价值如何减少或贬值的问题;另一方面,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问题也同样重要。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阻碍,这些由资本自身产生的阻碍不断地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我认为,危机理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终结,而是意味着资本主义重新改造自己。此外,我认为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这个永恒扩张的体系、无尽的资本积累(endless accumulation),而非平均利润率下降这个技术性的问题。

同时,资本主义危机的信号是闲置资本与闲置劳动力的并存,即不被占有的资本同不被雇佣的劳动力之间的对立。此时,虽然人们有需求,但是因为闲置资本与闲置生产力无法结合,因此资本也无法增殖。20世纪30年代的例子就很好地诠释了过剩资本跟过剩劳动力不能结合的状况。除去马克思所说的,还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如劳工力量的强大。

文中在研究Minimax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将Minimax算法转化为可以求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对多口径多波束反射面天线进行赋形。为说明问题,设定参数建模设计了一个四口径多波束天线,将口径面的相位值作为优化对象,由口径场法根据口径面的电场值和设定的相位值,求得远区场的场值。将其中的边缘波束增益和副瓣电平值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得到赋形后的口径面相位值,然后离散化反射面得到赋形后反射面上任一点的位置信息,得到重构后的反射面,从而达到提高天线C/I值的目的。赋形后的反射面其C/I值相比于赋形前提高2 dB,达到了比较好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的价值。

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危机并非只是自然危机,他更强调自然危机如何内化于资本运行的体系当中,这是他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的地方。总体而言,《资本论》第三卷主要讨论的是危机的发生,人的欲望、人的异化、资本无法控制自身的再生产等问题构成了这一卷的要义。

以上构成了本次课程的第一部分,接下来是第二部分,即货币与价值的不同。

从货币在资本循环过程各个环节中频繁出现来看,似乎货币替代了价值的循环。但事实上货币不是价值,它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我认为,货币是随着交换体系而出现的,它是一种价值符号,而这种价值符号的出现始于二战之后货币体系的变化。货币改革、全球货币系统的建立、世界货币和信贷货币等的出现均反映了这一变化。国家、中央银行可以制造货币,甚至其他主体也可以以债务的形式创造货币。对于资本而言,货币的物质基础越虚拟越好,人们是对价格而非价值本身产生反应。这意味着,资本可以越过金属货币数量的有限性而达到无限的增长,即货币创造使资本失去了阻挡无限增殖的障碍。这也是资本循环的无尽性本身提出的要求。货币如何被制造与价值如何运行是不同的过程。由此可以追问,从货币体系视角的描述跟从价值运动体系视角的描述到底有何不同?

此外,货币机制和国家机器、信贷体系等都对整个金融系统起到了前提性的作用。谁控制世界货币、谁控制金融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资产阶级而言,似乎他们可以制造货币而不必生产任何价值。那么,这种制造货币的社会金融操作和价值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所有的价值都从生产过程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货币都从生产过程中产生,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引起极大的社会问题。

本次课程要从马克思总的方法论讲起。马克思并不试图建构一套范畴体系以用来概括所有的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始终关注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即某项已有的事物、某种历史范畴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是如何运转的。举个例子:债务关系在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也会存在,但是进入资本主义之后,它就表现出它的特殊性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债务市场出现了。所谓债务市场,就是不仅仅存在着债务关系,而是说这些债务关系可以被用以交换,并且人们可以从这个交换机制中谋取利润,也就是说,债务参与到了价值运动的总体过程里面。

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关键在于促进对当今资本社会问题的理解。马克思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但问题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我们审视当下资本社会的视角也要稍微发生转换。

第七次授课

为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护,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多次下发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土地确权划界工作的通知和意见。自2012年起,辽宁省水利厅加快了省直管水库确权划界工作进度。辽宁省某水库管理单位实施水库确权划界后,开垦滩地被淹时,村民不再要求赔偿。下面针对辽宁省省直水库土地利用现状,对如何推进水库确权划界工作及土地科学管理进行探析。

接下来,我们要问,债务市场在价值运动中具体发挥什么作用?工业资本家作为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为什么愿意同不创造价值的金融资本家分享剩余价值?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分配机制又呈现出哪些变化趋势,它对于社会生活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

对于前两个问题,前面的课程已有提及。首先,在《资本论》前两卷,马克思都诉诸竞争和供求关系。马克思虽然没有特别写一本竞争的书,但他认为竞争是根本的驱动力。其次,在竞争体制下,资本的周转时间(turn over time)就无比关键。在第二卷里马克思提到,从生产方面看来,信贷制度有助于加速闲置资本的流通,进而加快资本的周转时间,以便使得资本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从消费方面看来,周转时间的缩短,要求消费节奏也要跟上脚步,信贷体系在解决消费者有效需求的问题上贡献颇丰。正因如此,以信贷为主的金融资本在客观上保障了工业资本生产过程的高速运转,它也具备了从中分一杯羹的可能。最后,这就带来第三个问题:一旦金融资本和信贷体系被合法化,它们自身就形成一个权力集团。按照资本逐利的品性,金融资本试图反过来支配工业资本的生产过程,而不仅仅满足于服务的角色。它们试图指挥工业生产,以便实现自己利润的最大化。

在用货币表现价值、表现资本的体系里,出现第三卷提及的如是假象:仿佛钱自己能够生钱。应该指出,当代资本已经达至“自我增殖”的阶段。这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表现形式)能够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到第三卷,剩余价值的来源仿佛已经不是劳动,而成了资本、货币自身。举个例子,我把钱借给银行,银行获得了这笔钱的“使用权”,它用这笔钱来赚取更多的钱,钱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钱。也是在此意义上,资本真正变成了一个自动的主体,而金融资本也获得其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到此资本的拜物教形态才完全形成。

信贷和债务体系彰显的其实是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而这也正是股票和股份公司的起源。在这个历史过程里,投资者阶层(invest class)和生息资本(interest bearing capital)对资本循环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大。很显然,这会对其他的资本家部门,例如工业资本和商人资本都造成很大影响,因为大部分的利润都集中到金融资本和投资者阶层的手里。当今的经济形势表现为金融资本对其他资本部门的剥削,第三卷的视角也是资本家之间的相互斗争。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存在着一个有别于你我之外的投资人组成的群体,而是说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有可能扮演着这方面的角色。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得对无产阶级的界定越来越难。正如在现代生活中频繁出现的,工人也握有部分企业的股权,他们既是资本的所有者,也是劳动者。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无产阶级的联合更为困难。

另外,近15到20年来,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成为一个显著问题。这些剩余资本绞尽脑汁地在全世界寻找如何实现自我增殖的手段,试图将人们卷入资本积累的过程。这种卷入裹挟着种种宣传手段,也裹挟着许多新的金融产品(比如小型金融机制),它诱惑人们去参与投资,变成投资者阶层的一员。另外在消费层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大学生的负债上学,人们称之为人力资源的投资。许多学生还没毕业就有很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使得他们变得无比小心谨慎。同时,这个系统又是难以颠覆的,今天倘若取消所有的债务,必然要引起那些已经偿还了债务的人的不满。但是非常显然的是,此举无疑是把未来的钱用到了当下,缺乏实体工业的支撑,缺乏实在的使用价值的支撑,该体系必然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其中这一部分中的前三章涉及的是货币资本循环的问题。针对货币资本部分,马克思集中关心的是如何使用金钱的问题,亦即资本主义运作的技术问题。比如通过生产冰淇淋还是蛋糕的例子可以指出资本无需关心生产的具体商品内容。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金钱。然而,这种货币资本或拥有金钱的境况背后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我们可以引入社会关系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第二个资本形式是商品资本。商品问题非常关键。如果你要获得金钱,就必须交换商品。此处,油的使用价值和对油的使用价值的需求决定油可以被交换并换取金钱。第三个资本形式是生产资本,这涉及资本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区分了为了价值实现的两种形式的消费。第一类是他所谓的“生产性消费”,这里关乎使用价值的生产与销售,资本需要它们来作为生产资料。资本家为了他们的生产所需的半成品必须由其他资本家生产,而且这些产品会直接流回生产过程。所以,社会的总的有效需求的一部分是由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组成的。资本家对这些商品的渴望、需求和欲望是依于技术和组织形式的创新而不断变化的。第二类属于最终消费,包括劳动者再生产自身所需的工资商品,主要由资产阶级内部各部门消费的奢侈品,以及维持国家机器所需的商品。不像生产资料的生产,在最终消费中商品是彻底从流通中消失的。

第八次授课 :答疑

提问1:在《资本论》第一卷里,马克思认为人类劳动有别于动物性的活动。区分的关键是观念(idea),马克思说,当人类劳动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存在着观念。其实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面,就有意识形态(ideology)支配人们观念的说法,可是到第一卷,马克思又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隐喻来描绘。我对此有些混淆,您能稍作解释吗?

哈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自然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念依赖于某些历史时刻的构型(configuration)。资本运动存在着某些“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环节,比如商人和年轻的企业家坐在那里去思考如何赚更多钱的环节。

我想你的困惑可能是,现代技术试图证明,动物也有概念化的能力。第一卷的确谈到技术,并且谈到技术的改变会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我认为概念化和观念虽然在社会转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并非唯一的东西;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关系都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东西。不注意到这些,就会陷入技术决定论、陷入马克思批判的“拜物教”去。

社会转型不是单一要素的转型,而是这些所有要素的全面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们能够创造出某种构造(construction),在其中人们能够意识到他们身处何方,看到该构造能够被转换为其他不同的构造,并且这种新构造如何有利于他们的生活。

提问2:在您的课上似乎提到,像女性主义运动、平权运动、环保运动等左翼运动,并不能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的方法论。那么从左翼运动的发展史来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思想呢?

哈维:这个问题很尖锐,我只能给出些我自己的观点。

女性主义的诉求其实在社会再生产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女性主义者宣称,在家庭中存在的是父权制(patriarchy)、性别关系等,这些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有着新的存在形式。马克思的研究思路是,弄清楚这些历史范畴(比如父权制)如何在资本运动的过程里发挥作用。如图所示,她们认为家庭在劳动力的再生产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女性主义者其实只将目光放在这一个再生产的环节里,把它孤立出来。19世纪60年代的女性主义者宣称,她们在劳动力再生产环节所做的家务劳动(包括生育),其实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有贡献。她们其实是打着“雇佣劳动”的旗号进行社会运动的,她们的诉求是希望自己也为这一范畴所覆盖,成为雇佣劳动者。这并非是要改变体系,而是要成为它的一份子。

在我看来,其实家庭并不只是在劳动力再生产环节发挥作用,在消费环节也起作用,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实现资本积累的市场目标。而要将家庭市场化,为家庭成员提供薪水又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没有有效需求。所以你看,劳动力再生产以及家庭经济并不能从整个体系中孤立开来。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女性主义者都反对资本主义。而我认为,不去反对资本主义是没有办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环保问题等等其他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提问3:宣传(propaganda)同资本主义有什么关系?如何在您的可视化图样中定位它?

哈维:1945年以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无比推崇奢华的生活。19世纪60年代后许多美国电视剧进一步告诉人们,要成为一个标准的(normal)美国人,你得有房有车,否则就是失败的。我认为,电影电视在改变我们的文化准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在引导和限制消费上发挥重要功能。这些宣传品通过对理想的日常生活的展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不过,当每天晚上都通过电视展现某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也很容易打破人们旧有认识,激起人们的幻想:为什么我们不能过这样的生活?这引起一些原来底层民众的反抗。文化产品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社会再生产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调查来谈论政治和生活质量,我也非常鼓励大家去做这样的研究。

提问4:在您的图式里,斗争不仅仅发生在劳资双方之间,也发生在买卖双方之间。那么马克思主义该建立一个“消费者联盟”吗?

哈维:我的回答是应该。斗争将围绕着价值实现的问题而展开,买卖双方的关系对于左派来说既是陷阱,也提供机遇。在纽约,人们曾经开展反对医药品价格过高的运动。我认为这诚然是个政治激进主义的运动,也的确在特定的时期对于分配和生产环节产生重要影响。但我要提醒的是,还必须注意到它对于其他环节的影响。消费者的联盟应该同生产者的联盟并肩作战,而不是孤立地斗争。

提问5:我们虽然在市场中并不自由,但是也如哈耶克指出,倘若我们不诉诸市场竞争,便在极权主义中被奴役,如何理解这个矛盾?

哈维:先说第二个问题。哈耶克并不相信民主,认为我们一生中只能投一票,必须认真对待,他认为自由的唯一选择和保障只有市场。波兰尼有篇非常有意思的谈及自由的文章,里面提到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双重的,既是克服违背其意志的障碍的自由,也是免于雇佣劳动而获得生活能力的自由。自由其实是个价值概念,我们要弄清楚它是如何施展开来的。比如乔治·布什的演讲里充满了给全世界带来自由的美国式责任,但事实上他要建立的是一个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市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所展现的其实有两极:一极是自由市场及其带来的财富集聚,另一极是极度不幸的聚集。哈耶克所谓的自由,其实恰恰是不自由的源泉。我们应该讨论和争辩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自由的资本主义形式其实是自由地去破坏,自由地去利用和调配自然。当你说不要这种自由的时候,人们说你青睐于被奴役,这其实是政治宣传。

作者简介: 大卫·哈维,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杰出教授,南京大学国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

∗本课程实录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林娟 、苏振源 、焦一达同学翻译整理 。

〔责任编辑:赵 涛〕

标签:;  ;  ;  ;  ;  ;  

《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大卫·哈维南京授课实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