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标签预警体系
李 扬,吴绍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字 公安情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摘 要: 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恐怖袭击手段,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及实地调研,对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犯罪人的异常行为进行标签化处理,采取AHP与积分预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涵盖“异常人员背景标签”“异常生活行为标签”和“异常涉车行为标签”的标签预警体系,划定预警分值,用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通过现有数据库和群防群治网络获得基础数据,以支撑标签预警体系运转。
关键词: 驾车冲撞恐怖袭击;行为主义心理学;标签;预警
引言
随着各国反恐力度的不断加大,爆炸、劫持人质等传统恐怖袭击手段成功率有所降低,而以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为代表的新型恐怖袭击案件却在世界各国不断上演,“尼斯7·14恐怖袭击”“巴塞罗那8·17恐怖袭击”“伦敦6·4恐怖袭击”等多起震惊世界的驾车冲撞恐怖袭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孩子们一阵风地涌进来,看着灶上的锅,有个高半个头的孩子嗤嗤地吸着鼻子,突然惊叫:阿妈吃酥油了,阿妈吃酥油了。孩子们齐刷刷地盯着央青,央青脸红了,赶忙呵斥:扎巴,你疯了,家里哪里去找什么酥油。扎巴还是不肯罢休:就是吃了,就是吃了,我们也要吃酥油。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及Mineta交通运输研究所给出的定义,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是指恐怖分子驾驶机动车辆以对人群进行冲撞碾压为目的而发起的恐怖袭击,并不包括传统的汽车炸弹袭击方式。由于此类袭击以机动车为作案工具,隐蔽性高,技术要求低,以城市聚集人群为袭击目标,易于造成大规模杀伤,恐怖组织通过互联网鼓励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以此类袭击方式为手段进行“圣战”,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已成为恐怖分子优先选择的袭击方式。
为了有效应对以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为代表的恐怖袭击新变化,反恐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引百家之长,提高分析研判和预警防范能力。数据画像领域中的标签技术是将恐怖分子的异常行为进行结构化处理的一种方法,可有效提高情报研判的效率和准确性,已广泛应用于情报研判信息系统。行为主义心理学深入探究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关系,成为犯罪心理研究的重要学说。为有效遏制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借鉴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对此类袭击典型个案进行分析,构建异常行为标签预警体系,能够辅助作用于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分析研判与预防打击工作。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行为的实施离不开心理的支配,一定的犯罪心理会外化为一定的犯罪准备行为。恐怖分子在发动袭击前,其心理状态也经过多个阶段,不同的心理阶段具有不同的外化表征,将不同的异常行为聚类到其所对应的心理阶段,进行结构化编码后可形成标签预警体系,辅助进行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情报研判工作。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多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获取1970年至2017年(GTD数据截至2017年)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数据共计82起。为突出时效性,以2008年至2017年的十年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互联网媒体报道、国外专业机构案件调查报道,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将选取的案例中的无效信息筛选过滤,制作案例卡,提炼个案异常行为,制作标签卡。按照犯罪的不同心理阶段,划定标签类别,将标签卡中的具体标签聚类到相应标签大类中,最终形成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威胁表征标签体系。
1.案例选择
2.“目的-行为”阶段的异常行为标签
表 1选取案例表
2.个案分析方法
2.2 4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细菌感染组的TSH显著高于混合感染组、其他感染组及对照组,混合感染组的TSH显著高于其他感染组和对照组,其他感染组的TSH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T3显著低于混合感染组、其他感染组及对照组,混合感染组的T3显著低于其他感染组和对照组,其他感染组的T3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组的T4、FT3及FT4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2。
个案分析采取制作行为标签的方法进行研究。恐怖分子在发动袭击前所表现出的异常行为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其犯罪心理,而这些异常行为可以被整理归纳为不同的标签。在个案分析过程中,首先采取开源情报搜集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公开资源搜集个案细节,制作案例卡,然后对不同案件中犯罪分子所表现出的异常行为进行结构化梳理,制作行为标签,进而给每个案例形成恐怖分子行为标签卡。将10起案件的恐怖分子标签卡进行对比,发现此类恐怖分子在袭击前行为表现的共性和个性,为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作准备。
教学过程是语文老师“扶”着学生学习,到“放”,即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自信心、独立性的最佳时期。在教学设计大量使用合作、讨论、探究的互动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借此也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上发挥,以下是作者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两种方式,希望能为其他老师带来一些参考。
(2)树立人本理念。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不能忽视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应该结合房钱的网络信息技术、科学财务管理工具及方法等,推行科学、高校、人性化的财务管理理念,重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表 2案例卡示例
表 3标签卡示例
二、标签体系构建
对10起典型驾车冲撞恐怖袭击进行数据收集以及结构化标签处理,然后对标签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及反恐部门的实地调研,探究此类袭击的犯罪人行为特点。因为是通过开源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涉恐案件相对敏感,部分案件的相关信息无法获取,但通过已有公开信息仍可发现一定规律,据此总结出发动此类袭击的恐怖分子在袭击前所表现出的异常行为。
李太嶂带头表态:“义父所言极是。义父多保重,小心歹人加害。”心里对老太监的推论却不敢苟同:不是冲我们来的?那四弟的惨死又作何论?
(一)标签分类
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典模型“S-O-R”模型强调,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是受到“外界刺激(S)”“内部个人因素(O)”的影响后所做出的“反应行为(R)”。以犯罪人是否开始着手准备实施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为分界点,可以将其犯罪行为分为“刺激-反应”阶段和“目的-行为”阶段。恐怖分子决定是否发动袭击,以及发动什么样的袭击,是“外界刺激”和“内部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属于“刺激-反应”阶段内容,根据案例分析和反恐部门实地调研,此阶段的表征主要由恐怖分子背景和其生活行为体现,因此,“刺激-反应”阶段对应的标签类别主要包括“异常人员背景”和“异常生活行为”两大类。当恐怖分子决定发动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后,其在目的驱动下开始着手实施袭击准备行为,属于“目的-行为”阶段内容,这一部分既与“刺激-反应”阶段在“异常生活行为”上存在一定的交叉点,也有其特有的内容,因此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异常生活行为”和“异常涉车行为”两大类标签(图1)。
图 1标签分类图
1.“刺激-反应”阶段的异常行为标签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约翰·华生和博尔赫斯·斯金纳在研究人类行为时提出并完善了刺激-反应理论,指出人类行为可以分解成为若干刺激-反应单元,在这过程中也会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他们提出,通过行为的客观研究,结合个人内部因素的分析,既能预测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也能推测引起这种反应的先前刺激。当恐怖分子内心具有极端化倾向时,再加以外界持续刺激,将驱使他们发动袭击并选择袭击种类,符合刺激-反应理论对行为的解释,因而可以将恐怖分子产生极端化倾向和受到外来刺激的过程称之为“刺激-反应阶段”,这一阶段的标签体系主要包括“异常人员背景标签”和一部分“异常生活行为标签”。
(1)异常人员背景标签
“S-O-R”模型中,刺激产生的反应类型会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个人背景不同,直接影响到外界刺激的效果和作出反应的选择。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异常人员背景标签可以分为“敏感国家回流人员”“重点人员”“重点人员相关人员”“‘突变’人员”“多证多别名人员”五类。第一,“敏感国家回流人员”指来自敏感国家和地区或者在那些地区有过工作、生活经历的人员,敏感国家或地区大多战乱频发,是恐怖主义的根据地以及恐怖主义思想的重灾区,此类国家的回流人员无法确定是否会受到当地恐怖主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涉恐风险,属于值得关注的对象,例如尼斯袭击案的布赫尔、柏林袭击的阿尼斯阿姆里等多名驾车冲撞恐怖分子均符合这一标签。第二,“重点人员”是指在上述人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特征所划定的重点人员范围,包括涉恐人员、涉毒人员、涉稳人员、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以及去向不明人员,此类标签人员大多目无法纪,属于极端思想易感群体,存在较高的风险,以芬斯伯里公园袭击案中的达伦奥斯本为代表的多起袭击作案人均为此类重点人员。第三,“重点人员相关人员”包括重点人同行人、同住人及其家属,此类标签人员的风险系数并不像重点人员那么高,但通过设置此类标签,既可以加强对此类人的涉恐风险防范,同时也可以通过此类相关人员加强对重点人员的预警及管控。第四,“‘突变’人员”是指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以及宗教信仰程度突然发生转变的人员,如吸烟酗酒人员在无正当事由的情况下突然戒烟戒酒,并不与其他吸烟酗酒者打交道,或者从不信仰宗教或信仰程度较弱突然转变为虔诚的信教徒。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是需要较长时间形成的,发生突变往往是来自强有力的外界刺激的结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中,“突变”行为都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异常行为标签。如发动2017年10月31日纽约卡车袭击的恐怖分子赛波夫,他从乌兹别克斯坦初到美国时宗教信仰并不深厚,据清真寺伊玛目介绍,赛波夫主要在乎一些宗教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不想对其深入理解。后来赛波夫开始与激进分子不断打交道,并且浏览暴恐组织网站,在袭击发生前三个月,赛波夫搬到了美国政府重点监测的一家敏感清真寺居住,开始蓄须,并开始按时进行祷告。对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此类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多起恐怖袭击作案人均在发案前期表现出了“突变”特征,是进行涉恐研判的重要参考标签。第五,“多证多别名人员”是指具有多个身份证及多个别名的人员,威斯敏斯特袭击案中的哈立德马苏德等多名作案人均符合此类标签。
图 2异常人员背景标签
(2)“刺激-反应”阶段的异常生活行为标签
5.标签体系验证
图 3刺激 -反应阶段的异常生活行为标签
“异常生活行为”标签中的内容不仅包含是否发动袭击以及选择什么袭击,还包括确定袭击手段后所着手实施的一系列准备行为,包括“异常资金行为”和“异常人员轨迹”,这两种标签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另一经典学说“目的-行为理论”可以很好地进行解释。
遇难者数量是衡量恐怖袭击严重程度的最具代表性的数据,通过GTD数据库以及兰德公司恐怖袭击数据库,从82起案例中筛选获得2008年至2017年遇难者数量最多的50起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因战乱国家和地区恐怖袭击频发,社会治安较差,反恐措施较为落后,传统的爆炸、劫持人质等袭击手段仍占有较大比例,此类国家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数据代表性较弱;非战乱国家社会稳定,反恐设施健全,传统恐怖袭击发生概率较低,此类国家发生的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因此,最终划定在非战乱国家遇难者人数前10位的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为案例分析对象(表1)。
行为主义心理学另一杰出代表爱德华·托尔曼提出了目的-行为理论,他主张,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追求确定目标的过程。目的行为理论揭示了目的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主体的预期目标是其行为的总遵循,行为过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与方向性。本文根据刺激-反应理论归纳的异常行为标签对各类暴恐分子具有普适性,目的-行为理论归纳的异常行为标签则更加突出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针对性。历史案例证明,当恐怖分子产生异常资金行为和轨迹后,其目的性凸显,发动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当恐怖分子和车辆发生联系后,其获取、改装、停靠、以及行驶等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行为都预示着其有较大可能发动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将恐怖分子着手准备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过程称之为“目的-行为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的标签主要包括“异常生活行为”标签的另一部分和“异常涉车行为”。
基于上述的标签分类构建完成标签预警体系框架图,可以将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标签预警体系构建为涵盖一、二、三级的标签预警体系,标签预警体系将AHP法和积分预警相结合,采取积分加权运算的方式计算预警分值,根据风险指数发出相应预警。
此类标签主要包括“异常资金行为”和“异常人员轨迹”两类标签。第一,“异常资金行为”包括“大笔资金流动”“大量兑换外币”以及“变卖家产”三种标签。恐怖分子在准备袭击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金融信息,对此类信息加强监测可以辅助发现袭击端倪。例如布赫尔在尼斯袭击前曾给家里汇过一大笔钱作为家人的安家费,像此类给家人的安家费的行为在其他袭击事件中也会以“大笔资金流动”的形式体现。另外很多恐怖分子会在伊吉拉特失败后开展就地圣战,而驾车冲撞便是就地圣战的一种主要袭击方式,而与伊吉拉特相关联的资金信息包括“大量兑换外币”和“变卖家产”这两类标签。第二,“异常人员轨迹”包括“前往重点目标”和“在重点目标附近停留”两类标签,这两类标签主要用于发现恐怖分子在发动袭击前的踩点行为,要想使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杀伤最大化,需要以高密度人员聚集区为目标,同时要防止其他障碍物阻挡车辆前进,因此恐怖分子在袭击前会前往想要袭击的重点目标进行踩点,对此类异常轨迹进行标签记录,辅助其他标签进行研判可以有效发现并预警此类踩点行为。
社会动态是向前发展的,复合性、交融性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必须走与其他元素融合发展之路,纯粹单调的发展模式有其局限性。景德镇陶瓷文化底蕴深厚,走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是较适宜的,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多元化的需要,是很有前景的,有助于推动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谱写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景德镇新篇章。
(2)异常涉车行为标签
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防范关键点在于恐怖分子与车辆的结合,此类结合点可以包括“异租异购行为”“盗抢车辆行为”“异常改装”以及“异常驾驶轨迹”。第一,“异租异购行为”和“盗抢车辆行为”都属于获取车辆阶段的异常行为表现。在重点分析的10起案例中,只有3起为驾驶自有车辆实施恐怖袭击,4起为租用车辆,2起劫持车辆,1起盗窃车辆。恐怖分子为了获得最大的杀伤,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型卡车为作案工具,而此类车辆的普遍性不同于普通家用轿车,除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外很少有人会持有大型卡车,因此恐怖分子需要通过临时购买、租赁、劫持以及盗窃等行为进行获取。为尽量隐蔽自身行踪和交易安全,恐怖分子在购买、租赁机动车时往往会选择现金交易,同时在交易时会伴有神情紧张、言辞含糊以及试驾不熟练等行为。2017年6月3日英国伦敦桥恐怖袭击发生前的3个月,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刚刚发生一起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因此英国全国加强车辆管控,恐怖分子巴特租借卡车最终因为不能提供有效证件而被拒绝,他选择使用普通面包车发动袭击,造成8人遇难。因此在租用车辆异常行为标签中不仅包括成功租赁行为,也包括因证件缺失、造假等原因导致的租赁失败行为。第二,“异常改装”标签是指为了扩大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杀伤力,恐怖分子会对车辆进行改装,包括加强保险杠、加重底盘、给车辆增加异常标记等行为,《Inspire》杂志就曾建议在机动车前端捆绑刀具以增强破坏性,其他暴恐音视频中也对恐怖分子提出过不同类型的改装建议,因此需要对异常改装行为加以标签化识别。第三,“异常驾驶轨迹”标签包括“异常停留”“异常行驶”“行驶途中多次熄火”三种标签。车辆异常停留行为标签是指将车辆停靠在容易造成大规模杀伤的重点目标附近。恐怖分子为提高袭击成功率,会选择在袭击目标附近进行停车,袭击时机一旦成熟马上发动袭击。尼斯恐怖袭击案中,恐怖分子布赫尔也将租用的卡车停靠在警察封锁圈附近,巴士底日烟花庆祝刚刚结束,布赫尔驾驶卡车冲破封锁圈,迅速冲入庆祝人群冲撞碾压,造成86人遇难。车辆异常行驶行为标签是指车辆(尤指大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无正常理由地前往人员聚集区或大型活动即将举办地以及驾驶员操作不熟练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异常行为。恐怖分子为保证袭击成功,获取车辆后,大多会驾驶准备作案的车辆前往计划袭击地进行踩点,尼斯袭击和纽约袭击中恐怖分子均驾驶作案车辆前往踩点。柏林袭击发生之前,由于恐怖分子阿尼斯阿姆里驾驶技术不足,车辆在前往袭击地的过程中发生发动机多次熄火情况。
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风险管理还不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本管理也与技术的现代化和更有效、更有效的管理结构相结合,从而大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系数。成本费用只有通过主管机构才能有效地管理。
图 4目的 -行为阶段的异常生活标签
图 5异常涉车行为标签
将通过公开渠道收集的案例信息和实战部门掌握的相关数据代入预警体系进行预警分值计算,检验标签分值准确性并确定预警临界点,划定预警分值10分以上为高风险,8分至10分为中等风险,8分以下为低等风险。实战部门根据不同预警分值选择采取不同应急或核查手段,防止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发生。
图 6一级、二级标签体系框架图
(二)标签预警体系构建
(1)“目的-行为”阶段的异常生活行为标签
1.标签预警体系运算机制
与此同时,普通本科院校多建有导游模拟、旅行社模拟、酒吧、茶艺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还建设了自己的校内酒店,方便学生实习。
恐怖分子在准备恐怖袭击的过程中产生的异常信息对于预警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恐怖分子而言,在刺激-反应阶段,恐怖分子尚未着手准备发动袭击,其所表现的相关异常信息更多是一种激进化倾向,属于大多数恐怖分子的共性信息。而在目的-行为阶段,恐怖分子的一举一动直接指向实施某种具体的恐怖袭击,恐怖袭击种类不同,其所表现的异常行为不同,这部分个性信息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在预警工作中更需注意。
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标签预警体系采取AHP和积分预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警分值运算,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积分预警法是反恐预警中常用的两大方法,两大方法各有优势,但也都有一定的缺点。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确定指标权重,突出某些关键指标在预警工作中的重要性,充分反映不同恐怖袭击在预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个性信息,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计算基础,在个案分析中大多需要加入专家打分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情报预警的时效性。作为“一脚油门就可以发动的恐怖袭击”,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从公安机关发现异常信息到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袭击的时间间隔很短,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时间将会非常紧张,不利于开展针对此类袭击的预警工作。积分预警法通过提前对指标确定分值并划定预警临界值,在具体个案分析中省略了专家打分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具有更高的时效性。但积分预警法由于缺少了权重确定,对于某类具体恐怖袭击所包含的关键性的预警信息,仅凭拉大分值差距的方式尚不足以满足要求,存在个性信息预警不充分的问题。因此,为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标签预警体系采取AHP积分预警的方式计算预警分值,用AHP法确定一级、二级标签,对此类袭击所包含的重点个性信息进行突出标注,采取积分预警法中提前确定积分的方式代替模糊综合评价,突出时效性,根据个案命中的三级标签数量和种类,进行求加权和的运算,最终获得预警分值。
2.一级、二级标签权重确定
AHP分析以专家问卷为基础,根据专家对标签所打的分值确定最终标签权重,专家组人员构成直接关系到最终分析结果是否科学有效。在反恐领域中,理论研究、实战应用和科技研发是最为重要的三大方面,理论研究是实战应用和科技研发的基础,实战应用是反恐研究的最终目的,科技研发则为理论研究和实战应用提供保障与服务,因此,为加强标签体系的学术严谨性和实战服务性,从理论、实战、科研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面向学科领域专家、反恐实战业务部门以及公共安全科研机构按照121的比例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78份问卷进行分析。首先根据问卷结果构建判断矩阵P,根据判断矩阵, 用(1)式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对求出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处理,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也就是权重分配,同时为判断所求权重是否合理,用(2)式对权重一致性进行检验, CR 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专家打分矩阵进行修正后,求得CR=0.039,满足一致性要求,最终获得标签体系一、二级权重(表4)。
以2014年法国尼斯恐怖袭击为例,通过互联网公开资源检索,以袭击背景、袭击经过和恐怖分子个人信息为要素,将网络上零散的信息收集整理,制作案例卡(表2),完成信息的初步过滤与整编。通过将案例卡中的信息结构化处理,提取恐怖分子布赫尔在袭击前所表现出的异常行为,形成本案标签卡(表3),并以此方法处理其他9起案例。
PW=λmax·W
(1)
(2)
表 4一级、二级标签权重表
3.三级标签分值确定
标签预警体系采取AHP与积分预警相结合的方式运行,三级标签作为预警体系底层计算要素,需要对每个三级标签的具体积分进行确定,因此,在专家问卷当中加入三级标签打分环节,按照风险程度由高到低,采取10分制进行打分,专家针对某一个三级标签所打分值的集中趋势可以较客观地反映该标签的威胁程度,因此根据众数法确定三级标签分值,建立最终标签预警体系(表5)。
表 5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标签预警体系
4.预警分值计算方式及预警级别划分
将刺激-反应阶段和目的-行为阶段的标签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异常人员背景标签”“异常生活行为标签”和“异常涉车行为”3大类一级标签,3个一级标签下共包含“敏感国家回流人员”等多个二级标签,每个二级标签又包含多个体现具体威胁表征的三级标签,将上述标签进行整合,最终形成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标签预警体系框架(图6)。
恐怖分子日常生活中和什么样的人接触,浏览什么样网站可以反映出其内心是否想要发动恐怖袭击以及发动什么样的恐怖袭击,刺激-反应阶段的异常生活标签主要包括“异常社交行为”和“异常网络行为”。第一,“异常社交行为”类标签包括“与涉恐人员交往”“参与敏感集会”以及“向他人宣传极端思想”,此三种标签中的行为人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极端化倾向,有着发动恐怖袭击的风险。第二,“异常网络行为”类标签包括“浏览暴恐网站”“安装小众通讯软件”“网上发表过激言论”“加入敏感网络社群”。随着反恐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的线下恐怖组织招募方式转为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招募,恐怖组织通过《Inspire》为代表的线上杂志传播暴恐思想和恐怖袭击方法,2010年《Inspire》刊登的一篇文章首次号召恐怖分子采取驾车冲撞的方式向高密度人员聚集区的行人发动袭击,并称之为“终极割草机”,从那以后世界各国发生多起极其恶劣的此类袭击行为,恐怖组织也借助互联网手段继续大肆宣扬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方法。因此,对浏览暴恐网站为代表的一系列异常网络行为构建标签来辅助研判预警,将有效防止此类爆恐袭击的发生。
把“4·7斯德哥尔摩恐怖袭击事件”作为验证案例对标签体系进行检验。2017年4月7日,恐怖分子阿基洛夫在斯德哥尔摩街头劫持一辆啤酒公司的运输卡车,之后在商业区进行冲撞碾压,造成5人死亡14人受伤。根据案件调查报告发现,阿基洛夫为某敏感国家移民,移民前其并无宗教信仰,在斯德哥尔摩工作期间周末经常前往当地清真寺,阿基洛夫在社交网站与恐怖组织存在联系并展示暴恐音视频,案发当天以劫持机动车的方式获取车辆,进而发动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本案中,恐怖分子阿基洛夫命中了“敏感国家回流人员”“宗教信仰突变人员”“与重点人交往”“浏览暴恐网站”以及“劫持机动车嫌疑”5种标签,预警体系分值11.853,属于高风险范围内,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标签预警体系验证有效。
三、以增强情报感知为核心,构建群防群治网络
(一)构建群防群治网络的必要性
标签体系虽已构建完毕,但当前的标签还属于理论架构的阶段,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解决数据接入的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大致按照获取途径可以分为三类:(1)通过现有公安网络可以直接获取的数据,此部分数据主要包括大部分的异常人员背景信息以及异常生活行为信息中涉及网络、资金和轨迹的部分;(2)从特殊行业接入的数据,主要为异常涉车行为中的相关信息,包括租赁、购买、改装等过程中产生的数据;(3)需要通过人力情报获取的信息,很多关键信息是无法单独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只能借助人力情报的方式加以搜集,如机动车交易时神情紧张、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突然改变、向他人宣传极端思想等。
第一类数据信息属于公安机关进行情报研判所依靠的基本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现有公安数据平台或技网侦手段获取。第二类数据大多存储在机动车相关行业内部系统中,但目前此类信息并未接入公安网络,需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的沟通,建立相应体制机制,获取车辆购买、租赁及改装等环节的相关信息。第三类数据的获取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加强人力情报建设,以增强情报感知能力为核心,依靠群众,构建防范此类袭击的群防群治网络,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二)构建群防群治网络的重点工作
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群防群治网络的构建应当在参考传统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异常行为标签体系的数据需求,对群防群治网络的力量组成、涉恐知识传播体系、专群结合方式以及日常运转机制进行重新规划,构建集情报搜集、预警防范为一体的新型群防群治网络。
1.力量组成
根据表4中数据可知,随着异丙醇用量的增加,CHSOS的环氧值逐渐降低,CHSOS的产率逐步升高,这是因为溶剂量过少时,反应物自身黏度较大,环氧基和阳离子试剂接触不充分,使得反应不完全,产率低[19]。由表4还可明显发现,当异丙醇用量增大时,产率增长趋势变缓,因为溶剂用量过大会使反应物浓度变低,从而影响反应速率,而且用量过多浪费溶剂。综上优选溶剂用量为40%。
传统的反恐群防群治网络力量组成主要包括以公安、武警和协辅警为代表的专业力量以及以商户、单位安保力量、志愿者、社区、街道居民为主的社会力量。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群防群治网络在吸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增强情报感知能力为出发点,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重新划定力量组成。
“点面结合”中的“面”是指以驾车冲撞恐怖袭击重点目标为核心划定控制圈,以控制圈内公安机关为核心,根据重点目标特点,整合控制圈现有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全面感知异常信息。“点面结合”中的“点”则是以异常涉车行为为核心,将全社会的车辆租赁公司、二手车买卖公司等机动车行业从业者纳入群防群治网络,因为恐怖分子经常通过盗抢车辆来实施袭击,因此对于机动车驾驶员尤其是大型车辆驾驶员也应纳入群防群治网络力量当中,增强重点涉车单位、人员的情报感知能力。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将社会异常信息与重点涉车信息进行搜集,构建全方位的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异常信息人力情报网。
2.涉恐知识传播体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朗读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3 盐胁迫条件下生物复菌剂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按“1.2.2”方法对黄瓜种子进行预处理,选择土壤含盐量为3%左右的大棚,设加“苗壮素”菌液和不加菌液2组处理,其他管理相同。在采收期每个处理选取10株,3次重复,采用称重法测定产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糖分仪测定;VC含量采用盖琼辉等[14]的2,-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每个处理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
确定群防群治网络力量组成后,重点工作首先落在传播相应涉恐知识上面。只有各参与力量自身的情报敏感性和专业技能获得提升了,群防群治网络才能发挥作用,为标签预警体系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针对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知识传播体系应当集中在宣传、培训和反恐演习三个环节。
宣传环节。传统的宣传方式集中在宣传单、宣传册等方面,手段陈旧,难以起到作用,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小金说反恐”等flash动画的创新形式,但传播面较小,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近年来,新媒体产业迅猛发展,根据《2018年中国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专题报告》预测,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3.53亿人,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在各大领域中的宣传价值不断增大。2019年4月25日,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入驻今日头条、抖音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公安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反恐宣传也应借助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东风,将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异常行为表现、自救互救方式等内容通过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提高群众的接受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更多的新型宣传方式,让反恐宣传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将防范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相关知识充分传播,形成范围更大的异常信息感知人力情报网。
培训环节。在整个涉恐知识传播体系中,宣传环节是基础,培训环节是关键。培训的目的在于将宣传的涉恐知识内化成反恐、防恐技能。为了使培训环节充发挥作用,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习与考试相促进的方式进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指,一方面应当组织群防群治组成力量分批次地开展集中学习,由反恐一线干警及专家进行授业;另一方面应当开发相应软件,上线防范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具体课程。学习与考试相促进旨在量化群防群治组成力量的学习效果,同时将防范驾车冲撞恐怖袭击考试结果作为机动车驾驶员及相关行业从业者资质认证的重要指标,对于达不到要求的组织和个人进行相应惩罚。
演习环节。涉恐知识传播体系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检验方式便是开展演习。在演习中夯实技能,查漏补缺。传统的反恐演习核心多在应对处置环节,防范驾车冲撞恐怖袭击,在重视应对处置的基础上,更应加强对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预警的演习,这种演习可以采取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演习方式以传统的应对演练为主,重点锻炼群防群治网络在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中配合专门机关进行人员疏散和自救互救的能力;静态演习则是为了检验群防群治网络对此类袭击异常行为的发现能力,在无预告的前提下,由专门机关人员在重点目标周边检验群防群治网络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汇报,切实提高涉恐知识的转化率。
3.专群结合方式
群防群治网络力量组成包括公安、武警等专业力量和商户、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传统的专群结合方式是指借助现有的防范体系,由专业力量指导社会力量进行日常的联防联勤工作。但由于驾车冲撞恐怖袭击操作简单,从表现出异常反应到发动袭击往往时间较短,需强化快速预警打击能力才能有效防范此类袭击,因此应将情报研判部门纳入专群结合工作中,调整情报运转机制,加强情报部门与群防群治网络的联系,提高情报预警速度。
情报部门作为整个反恐工作的“智慧大脑”,是预警防范体系的核心部门,拥有广泛搜集情报信息,快速反应参与处置的能力。防范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的重点在于及时发现、精准研判和快速反应,但目前的公安信息系统中,底层采集经过层层汇总,严重影响了情报部门工作的时效性,如果不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整个情报预警防范体系的功效便会大打折扣。所以,需采取措施,建立情报部门参与的专群结合新方式。
其实不只是吃炸串儿的瞬间让我快乐。北方的秋冬,下晚课差不多七点钟,天早就全黑了,寒风扑面是常态,有时伴着冷雨,满街都散着法桐的落叶和毛球,若遇到下雪,路上则只剩暮白。
加强基层情报工作建设。预警防范,兵贵神速,基层公安所队作为群防群治网络的主要参与力量,应当加强自身情报分析研判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对于可能具有驾车冲撞恐怖袭击风险的行为,如车辆轨迹疑似异常、重点目标周围存在异常停靠车辆等,在报送专业情报部门的同时,应进行初步分析,发动群防群治网络对相应的异常表现进行密切追踪,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手段,等待情报部门反馈。
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实施繁荣文艺事业“311”计划,不断创作出“吴门力作”,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做大做强“博物馆城”“百园之城”“世界遗产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品牌。大力扶持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培育一批龙头旗舰项目。
建立情报快速流转机制。情报流转速度直接决定预警工作的有效性,传统的层层报送方式严重损耗了情报研判的时间,降低了发出预警的速度。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应当在此基础上为基层所队开通异常行为快速反应渠道,推动情报管理扁平化机制,保证核心情报部门能在第一时间针对所收到的信息开展研判并及时发出预警。
研发信息报送软件。群防群治网络建设的核心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为了将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可以研发信息报送软件向全社会推广,通过APP等方式辅助构建全民反恐格局。目前多地已在研发此类软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推出“你是我眼”手机APP,鼓励市民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异常现象拍照报送,公安机关及时进行处理并对线索提供者给予奖励。标签预警体系数据采集过程中也当借鉴于此种方式,通过APP最大范围地开展线索搜集,依靠数据模型和人工研判的方式对异常行为进行标签处理,用于下一步研判。
(三)群防群治网络工作机制
群防群治网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主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重组力量,创新知识传播体系,为传统的驾车冲撞恐怖袭击防范体系提供更有力的社会力量支撑。在常态防范过程中,通过高质量群防群治网络提供的人员支撑,结合现有的人防、物防、技术手段,提高日常联勤巡防效果。在非常态防范过程中,特殊时期可以作为安保力量的后备补充,发生恐怖袭击后辅助进行人员疏散。群防群治网络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支撑标签预警体系正常运行,通过点面结合划定力量组成,弥补原有人力情报网点不足的缺陷,借助知识传播体系,提高群众对异常行为的辨识能力,为情报部门进行标签预警提供底层信息支撑,创新专群结合方式,提高情报信息流转速度,使得预警速度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吴绍忠, 李淑华. 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4(3):38-42.
[2]吴慧韫, 刘英学.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反恐防范风险评估体系——以上海市重点目标单位为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5, 36(3):94-99.
[3]张大伟. 公安数据标签化建设应用研究[J]. 警察技术, 2017(06):40-43.
[4]王爱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6.138
[5]李本先,周艳萍,梅建明,江成俊.“10·28”恐怖事件对我国反恐工作的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02):74-78.
[6]吴绍忠. 城市公共场所恐怖袭击的防范策略研究[J].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7(1):16-20.
[7]Perry G , Hasisi B . Closing the Gap: Promoting Suspect Communities’ Cooperation with Airport Security[J].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2018:1-20.
[8]Brian Michael Jenkins and Bruce R. Butterworth. "An Analysis of Vehicle Ramming as a Terrorist Threat" Mineta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Publications(2018).
[9]Johnson M P. Patriarchal Terrorism and Common Couple Violence: Two Form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J].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1995, 57(2):283-294.
[10]Corri Z , Steinberg L J , Martha G , et al. Terrorist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and security risk[J]. Safety Science, 2018:S0925753517305994.
Vehicle -Ramming Attack Label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LI Yang, WU Shaozhong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means of terrorist attacks in recent years, vehicular-ramming had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On the basis of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the terrorists’ abnormal behavior of vehicle-ramming attacks is labeled through case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AHP method and score early warning were adopted to shape the label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covering “abnormal individuals background”, “abnormal life behavior” and “abnormal vehicle-related behavior”. Through the existing database and the network, this system delimits the early warning score level and verifies with practical cases to obtain basic data,so as to support the label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operation.
Key words :terrorist attacks of vehicle-ramming;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labeling; early warning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33( 2019) 05-0012-11
收稿日期: 2019-04-20
基金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北京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的潜在涉恐风险评估及预警”(18FXA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 扬(1993— ),男,山东青岛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安情报学和反恐怖研究;吴绍忠(1976— ),男,云南昆明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安情报学和反恐怖研究。
(责任编辑:王利宾)
标签:驾车冲撞恐怖袭击论文; 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 标签论文; 预警论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字公安情报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