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峡两岸论文,新中国成立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大陆和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着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图书馆界中断了四十年的交流,直到九十年代初才有接触。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了海峡两岸图书馆的发展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本文从海峡两岸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程序诸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旨在使海峡两岸图书馆界在隔离了40年后的今天,能够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使我们民族的图书馆事业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国家进步的象征。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自古即重视图书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图书馆的国家之一。自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新教育制度的推行,图书事业得到了发展,图书馆之设置亦蔚然成风。当时,日本及西洋图书馆观念陆续传入,加速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遗憾的是,继之连年战乱,烽火遍地,图书馆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损失惨重。直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后,图书馆事业发展才逐渐恢复正常。

大陆和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和历史渊源。无论是大陆图书馆还是台湾图书馆都有着共同的根基,都是从古代藏书楼发展而来,近代图书馆也都经受过新文化思潮及欧美图书馆管理方法、技术的影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图书馆界中断了四十年的交流,直到九十年代初才有所接触。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的科学、文化、教育制度,决定了海峡两岸图书馆的发展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

对于同一国家内的图书馆来说,不仅处于纵向的历史传统的相互延续之中,同时又处于横向的各地区图书馆活动的交流影响之中。对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岸图书馆的优劣和各自的特色,有助于双方交流,也有助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缺乏资料,笔者只能从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概况、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程度诸方面加以初步比较分析,以求抛砖引玉。

一、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概况比较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教育制度和经济状况对于图书馆之设置有莫大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奠定图书馆事业基础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政治环境和文化政策也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海峡两岸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就有着不同的基础结构,也就决定了图书馆事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1、大陆图书馆发展的四个时期

(1)改造时期(1949—1953)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除继续巩固和发展老解放区的图书馆外,首先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种类型图书馆进行接管,并由文化部、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分别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在对原图书馆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图书馆进行改造。例如,整顿和补充干部队伍: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对藏书进行审查,剔除反动、淫秽和荒诞的书刊,与其同时大量补充马列主义著作和各种进步书刊;积极开展各种读者服务工作。在改造旧图书馆的过程中,也开始了新图书馆的建设工作。

(2)全面建设时期(1954—1965)

在大跃进中,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曾出现过冒进和急于求成的失误,但经过及时总结和调整,又迅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此期间,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指示和条例,各类型的图书馆都得到了发展。图书馆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如北大、武大图书馆学专修科改为四年制图书馆系;另外各系统还举办了各种业余学校和培训班。

(3)浩劫破坏时期(1966—1975)

在“文革”十年中,任意封存、销毁图书资料;砍削、中断外文书刊的采购;破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迫害图书馆工作人员,拆散专业队伍,致使图书资料工作遭受极大破坏,造成非常严重的恶果。在此期间,各类型图书馆均有所减少。 全国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由1965 年的573所减少到1970年的382所;高校图书馆由1965年的434 所减少到1971年的328所;工会系统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室)也大都被迫关闭。 高等学校图书馆专业1966—1971年停止招生,以后虽然恢复招生,但学制由4年缩短为2年,学生业务课大大减少,造成知识匮乏,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4)稳定发展时期(1976—)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图书馆工作迅速从十年动乱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一时期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国的图书馆事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自1978年颁布《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后,各种标准、规则等相继出现,进一步明确了三大系统图书馆的体制、方针和任务;国家“六五”计划就已提出县县有图书馆的要求。各类大小图书馆都得到稳步持续的发展,不仅三大系统图书馆数量显著增加,工会图书馆、部队图书馆增加更快, 1987 年底工会图书馆(室)已达24万所,部队图书馆(室)达3.2万所。图书馆馆舍得到改善, 不少馆舍进行了新建或扩建,到1987年底就有18所省级图书馆、300 多所高校图书馆建了新馆或对旧馆进行了扩建。新的技术在图书馆开始应用,图书馆管理方法开始由手工作业逐步向自动化作业迈进,1976年全国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计算机一台也没有,到1987年仅高校图书馆就有微机514台。图书馆在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并广泛开展了国际交流,增进了同行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图书馆界和其它行业一样,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台湾图书馆发展的三个时期

(1)开创时期(1949—1952)

当时所设立的图书馆因战争破坏而陷于停顿,新图书馆制度正待建立。这一时期,台湾省政当局颁布了《台湾省各县、市立图书馆组织规程》等五个法规,为各层次图书馆的设置和组织的建立提供了依据,省、县、市图书馆次第设置。同时,“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以及若干“政府”机构图书馆的藏书亦自大陆相继迁台,适时补充了台湾文化资源之匮乏。

(2)成长时期(1953—1971)

这一时期,“国立中央图书馆”在台复馆;各大学图书馆纷纷建筑新馆;“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并开始研订图书馆标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私立辅仁大学、淡江大学及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先后创办了图书馆学系科,培养专业人员,一切向正常道路上发展。

(3)发展时期(1972—)

七十年代以后,馆际合作制度逐渐建立,文化建设普遍展开,每一县市兴建一所新馆。此后,乡镇图书馆开始逐渐普及,专门图书馆亦陆续成立。自动化作业制度由起步逐渐进入县级以上大、中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之中。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比较分析

五十年代初期,海峡两岸的图书馆事业都处于战争后的恢复阶段。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图书馆遭到破坏,有的毁于战火,有的珍藏图书被劫走,有的在辗转途中损失,图书馆事业陷于停顿。建国初期,大陆只是恢复留存的图书馆,使之重新开放利用。由于大陆不仅是抗战的主战场,还是解放战争的主战场,受战争的破坏比台湾严重,而且,“国立中央图书馆”等一些大型图书馆在内战后期又相继迁台,造成大陆文献资源的严重缺乏。相对而言,台湾地区不仅战争受害小,又有大量文献资源及时补充,为日后台湾图书馆事业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陆图书馆事业的基础比台湾薄弱,这亦是目前大陆图书馆发展水平不及台湾的一个主要原因。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两岸各种图书馆标准、条例、规则等相继颁布,两岸图书馆设置明显增加,图书馆教育亦均开始受到重视,图书馆事业呈现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七十年代前后,刚刚发展起来的大陆图书馆,由于受“文革”的影响,又遭劫难,不仅没有继续发展,而且又受严重破坏,呈现明显的倒退趋势。而在此期间,台湾图书馆事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继续成长,尤其在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的腾飞,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两岸图书馆都开始真正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大陆和台湾的发展的起点和进程明显不同。大陆是在动乱之后的恢复中求发展,而台湾则是在已奠定了三十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虽然大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起点不及台湾,但近十年来,大陆图书馆取得的成绩及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是有目共睹的。

纵观大陆图书馆发展经历的四个时期,总体上看,道路是曲折地、波浪式前进,在动乱时期遭受的破坏和损失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发展,但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反观台湾图书馆经历的三个时期,分别完成了图书馆立法管理、图书馆专业教育和图书馆现代化三大任务,走过了一条较为平坦的发展道路。这是大陆图书馆发展水平暂时不及台湾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大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定会赶超台湾图书馆事业。

二、公共图书馆发展比较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公益事业的象征,它是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在各类图书馆中,其读者最为多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和代表。 1、大陆公共图书馆发展概况

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新中国初期,大陆仅有公共图书馆55所;“大跃进”中盲目发展,图书馆数量猛增,1954年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只有93所,到1958年已增至922所;后经过调整,又稳定发展, 1964年公共图书馆数为543所;十年浩劫, 使刚刚发展起来的图书馆事业几乎被扼杀在襁褓之中,到1970年仅存382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0年党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了《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以后, 大陆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稳步的发展, 1980 年公共图书馆回升到1732所,1992年已发展到2565所。尽管有些年份,由于购书费用的增加赶不上书价上涨的幅度,当年新入藏的图书数量比上一年入藏数量有所下降,但公共图书馆藏书总数还是从1980年的1.99亿册增加到1992年的3.12亿册。除了这些由国家举办的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外,县级以下的由乡、镇、街道举办或民办公助的图书馆(室),包括广大农牧地区的乡、镇和城市街道等的文化站或文化中心的图书馆(室),已超过了5万个,藏书从1000册到几万册不等。

2、台湾公共图书馆发展概况

1949年底,台湾共有公共图书馆17所,其中省立图书馆2所, 县立图书馆5所,市立图书馆10所。到1955年又增加了3所,“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复馆使得台湾从此有了一所“国立”图书馆;另外,由于台北市4所图书馆合并为一,另有3所市立图书馆先后改为县立图书馆,使得市立图书馆仅存4所;县立图书馆增加到13所。 在台湾当局大力推行文化建设后,1979年公共图书馆数量上升到67所,由于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于1973年改为“国立中央图书馆分馆”,省立图书馆仅剩1所; 在行政划分中的16个县中,每个县均已设1所图书馆; 其余增加的大都是乡镇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总数达47所。到1991 年公共图书馆总数增加到447所(含分馆),所增设的也都是乡镇图书馆,其中以台北县及桃园县最普遍。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经济发展快,经费充足,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迅速发展,从1979年的141.6万册增加到1991年的1023万册。

3、比较分析

(1)图书馆规模比较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程度首先反映在图书馆数量及藏书上。海峡两岸现有图书馆数量与1949年及1980(1979)年相比,增长速度都很大。其中大陆在1949年时只有55所公共图书馆,到1992年上升到2565所,增加了45倍;与1980年的1732所相比,到1992年增加了833所,增长48%。 台湾公共图书馆数量与1949年的17所相比,到1991年增加了25 倍; 从1979年到1991年,公共图书馆增加了380所,增长5.7倍。由此可见,大陆在基础十分薄弱,发展过程中又有过挫折和失误的情况下,能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应该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而台湾地区虽然1949年时仅有17所公共图书馆,但相对大陆的55所公共图书馆来比,基础好得多。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台湾公共图书馆规模的扩展明显快于大陆,这不仅反应在图书馆数量猛增上,而且从藏书增长上也可看出:大陆1992年公共图书馆藏书比1980年增加1.13亿册,增长了57%;而台湾1991年公共图书馆藏书比1979年增加了881.4万册,增长了6倍多。台湾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道路比大陆平坦,这是其八十年代后能迅猛发展的原因之一,而经济实力的保证更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坚强后盾,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这是对其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公共图书馆能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2)普及率方面比较

公共图书馆是为全体公众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首先从图书馆之普遍设置开始。单从公共图书馆数量对比看,大陆公共图书馆数量是台湾的近5倍,但从两地人口、面积数量对比, 大陆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率不如台湾高。1992年大陆按11.4亿人口算,每4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每万平方公里只有2.7所公共图书馆,而台湾每4.6万人就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每万平方公里有124所公共图书馆。 与发达的国家相比,德国、丹麦、法国、日本,分别是0.5万、2万、5万、9万人口享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台湾地区发展水平已介入发达国家行列。台湾地区在八十年代以后,增设了大量乡镇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得到了普及,在现有的308个乡镇中,图书馆普及率已超过85%, 而大陆目前尚有250个县级或县以上行政区无公共图书馆, 现有公共图书馆仅占县制以上编数的80%左右,真正享用公共图书馆的只有少数人。

虽然台湾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率高于大陆,但从馆藏对比看:大陆每所藏书12.16万册,人均达0.27册,台湾每所藏书2.29万册,人均0.5册。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人均7册,丹麦人均7.5册,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都显得远远不足。可见,台湾的公共图书馆虽然普及率很高,但其藏书和大陆一样,远远没有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待继续发展和充实。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少只是反映了过去购书之不足,而图书馆未来藏书量的扩展则取决于近年购置新书的多少与得到资金的多少。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来改善这种状况,公共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兴办公共图书馆事业,这必将是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今后选择的方向。

(3)文献资源地区分布比较

文献资源丰富的地区,读者利用文献的选择范围也就大,资料信息来源也广,从而有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也决定了当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沿海地区和边远落后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大陆的文献资源从东到西递减,在西南、西北地区,乘车几天不一定能碰到一所图书馆。而台湾的许多大型图书馆都集中在台北市,文献资源聚集在北部地区。海峡两岸这种文献资源分布的差异其实都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相吻合,文献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必然更加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两岸图书馆界都急需加强重视,既要注意其共性,又要注意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以逐步改善这一不平衡现象。

三、高校图书馆发展比较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维护自己的文化和创造一个国家未来命运之所在,而高校图书馆则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心脏所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1、大陆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校图书馆只有100所;新中国成立后, 高等教育逐渐恢复正常,高校图书馆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发展到132所;1956 年的“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957年高校图书馆增加到229所;到1965年发展到434所;进入六十年代中后期,受历史因素的冲击,“文化大革命”使全国教育事业处于瘫痪状态,到1971年高校图书馆回落到328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高校统一考试制度的恢复,高等教育受到重视,高校图书馆事业因此在整顿、恢复后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80年高校图书馆数量增加到670所;到1991年已达1075所;目前已超过1100所, 除此还有众多的情报所及资料室。随着高校图书馆数量的增加,藏书建设也同步发展,五十年代初仅有藏书794万册,到1980年增加到1.94亿册,1991 年已达3.7亿册。

2、台湾大专院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1949年底,台湾共有大专院校图书馆6所, 除“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外,其它5所都是省立院校图书馆;进入五十年代, 随着图书馆教育的重视,各大学院校相继建筑新馆,到1955年大专院校图书馆数上升到15所;1966年增加到69所,其中大学及独立学院图书馆21所,专科学校图书馆48所;七十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开始腾飞,带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私立大专院校图书馆逐年增加,到1980年大专院校图书馆数上升到113所,其中私立图书馆占60%左右;八十年代以后, 大专院校图书馆的数量已渐饱和,增长速度减缓,到1991年又增加了19所,达132所。但这段时期的藏书建设发展加快,从1980年的总藏书量836万册增加到1991年的1471万册;目前所有的大专院校均有藏书组织,辅助教学、科研。

3、比较分析

(1)图书馆的规模比较

以1991年资料为据,与1949年相比,大陆高校图书馆数量增长了9.75倍,台湾增长了8 倍;若与1980年相比,大陆高校图书馆增长了60%,台湾增长了16%。从藏书建设对比看:大陆高校图书馆1991年总藏书量比1980年增加了1.76亿册,增长90.7%;台湾大专院校图书馆1991年总藏书量比1980年增加了635万册,增长76%。可见, 两岸高校图书馆不管在数量还是藏书方面增长速度都大致相近,说明两岸对高等教育及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都很重视。尤其是大陆,在有限的财力等条件下,能保证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足可见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文化政策的倾斜。

再从另一个角度对比看:大陆高校图书馆1991 年平均每所藏书达34.42万册,每生藏书139册;而台湾同年每所藏书仅11.14万册, 每生只有28册。大陆的高校图书馆中一般的大学院校图书馆藏书均在100 万册以上;而台湾的大学院校图书馆中,除台湾大学有200万册、 成功大学172万册、政治大学123万册外,其它均在100万册以下。 可见,大陆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明显比台湾的丰富得多,这也是大陆高校图书馆的一大特色。

(2)工作人员比较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除了扩大其规模外,即是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育,以改善图书馆经营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使图书馆服务切实发挥其文化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都是大学生及教师,特殊的服务对象注定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大陆高校图书馆1991年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56.7%,与1980年只有38.5%相比,提高了18.2%,但由于大陆在图书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过断层,在56.7%的人员中,真正是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人员就为数不多了。而台湾不仅图书馆教育起步早, 而且发展迅速, 所以图书馆专业人员相对大陆多而且没有断层, 1991年大学院校图书馆中仅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就达67.7%。可见,大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台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存在,有待尽快改善。

再看人员编制方面的对比:大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1991 年为46000人,平均每万册图书配1.24人;台湾大专院校图书馆1991 年有工作人员1200人(包括工读生),每万册图书配备0.82人。大陆的人员配制明显比台湾多,这不仅是因为台湾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高,人员配备少,另外台湾各馆在馆、部两级均不设副职,许多图书馆还大量利用工读生。前者压缩编制,减少人员开支,值得大陆借鉴学习,也迎合大陆目前深化改革、减少编制的呼声。后者通过利用工读生,节约人员开支,以便增加藏书建设等方面的投资,这种人员编制看上去比较合理,但因为工读生经常轮换不便管理,服务时也可能出现前后脱节现象,不能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目前大陆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利用工读生取代工作人员这一方法似乎并不足取。

(3)基础服务方式比较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大陆,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存在师生分流现象,不仅有教师、学生阅览室之分,而且同是教职工还存在只有具备某种较高职称才能得到更优良服务的现象,在很多方面对教师都有一定的保护意识,因此相对排挤了最大的服务群—学生。而在台湾,截然相反,大专院校图书馆似乎都不存在师生分流现象,只注重文献的利用,任何读者都拥有利用图书资源的权利,而且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更受重视,而教师的科研任务似乎被忽视,没有一定的文献资源保证。

高校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大量重点科研项目,许多高新技术成果也都来自校园,他们对资料的需求有一定的目的性,由于学术研究偏重专业性文献资料,而且也较近切;而学生对资料的需求没有目标,往往带有盲目性。如果不对教师进行文献资料保护,因为科研急需的某资料却被闲置在学生手中,应该算是一种损失。但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最大的服务群,若因为保护教师相对限制学生对文献的利用,从理论上讲有违背“藏以致用”之嫌。可见,两岸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侧重点不同,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就大陆目前情况,如果在教师阅览室及教师书库的管理上增加灵活性,适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充许学生阅览及短期借阅,那么对两大服务群的兼顾势必会更完善。如何更好地处理两大服务群体利用馆藏的矛盾,做到既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又保证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的功能,是两岸高校图书馆界今后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4)参考服务比较

高校图书馆的参考服务是在为教师、学生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的优势,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一种高层次服务方式。两岸高校图书馆目前几乎都设立了参考服务机构,并且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业务范围上也有一定的共性,如:向读者提供一般的咨询服务、编制各种书目、索引等二次文献工作。除此之外,大陆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层次上已有所提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仅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组的活动,为科研人员提供专题情报服务及定题跟踪服务,而且有的参考服务部门还主动走出校园,为社会提供各种广、快、新的情报信息服务,使得服务层次向纵深发展。而台湾的大专院校图书馆虽然服务的自动化水平很高,在资料提供上快速方便,但基本上仍处于简单的资料提供、辅导读者这一服务层次上,与大陆目前的参考服务水平相比,存在明显不足。

四、图书馆自动化程度发展比较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文献数量剧增,情报寿命缩短,传统的图书馆手工方法无力实现迅速处理图书资料并作及时报导的目标。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图书馆工作自动化提供了理想的设备。现代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即是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因此不能不比较两岸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程度。

1、大陆图书馆自动化发展概况

大陆图书馆自动化是从“74.8工程”开始的,1975年北图首先从研究美国国会图书馆机读目录(LCMARC)入手来研制中国的MARC。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各类型图书馆的计算机应用进入实质性阶段。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图书情报机构的绝大多数自动化系统还处于试验性或试用阶段。1983年在北京安装ESA终端, 建立第一台远程联机信息检索系统。此后,许多图书馆相继设置与世界上DIALOG、CRBIT 等大数据库实现联机检索的远程终端。1990年北图发行CN—MARC机读目录;1991年“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正式出版,它标志着大陆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大陆图书馆计算机应用不仅在采编、流通、检索、印刷、排版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在网络化建设方面已略具雏形。“国家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的正式开通成为图书馆实现馆际互联、跨出本地区的主要数据通信高速公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的建立, 不仅联接全国上百所高校图书馆, 而且与INTERNET相联,为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公共图书馆网络ZSLAIS的组网成功,也为我们展示了地域性网络的前景。

2、台湾图书馆自动化发展概况

台湾1960年就开始利用电脑处理资料,当时电脑使用以支援教学、研究为主。图书馆界则于1970年间开始利用电脑处理图书资料,首先是中山科学院图书馆引进LCMARC进行外文图书编目工作,图书馆的计算机应用都处于试验性阶段。

1972年以后,由于受海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加上电脑技术的冲击,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73 年以电脑编辑的第3版《台湾图书馆西文科学技术期刊联合目录》则是图书馆工作自动化的开端。此后,不同层次的图书馆争相尝试图书馆工作自动化,这一时期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编目、检索、出纳控制、整体业务规划等。

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林立以及通信技术的突破,使得图书馆自动化作业与网络设备相得益彰。“国立中央图书馆”于1988年安装了TANDEM主机, 推行“全国图书资讯网络系统”, 并与16所“国立”大学、学院图书馆及省立台中图书馆以点对点连线,推行“图书资讯网络线上合作编目”,此网已于1991年10月正式启用。近年来,随着“国科委科技中心”主持的“科技性全国通讯网”及“教育部”推展的“台湾学术网络”的开通,图书馆自动化作业系统即可在网络上进行,达成合作编目、公共目录查询、馆际互借等工作。

3、比较分析

(1)两岸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差异

与美国1954年就已把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馆相比,大陆和台湾图书馆界使用计算机的起步都较晚,而大陆图书馆自动化起步尤其晚。七十年代中期,大陆图书馆界开始研究LCMARC;到八十年代初才由北图真正引进LCMARC进入实际应用。相比而言,台湾图书馆界在七十年代初就已引进LCMARC进行编目工作,随后图书馆自动化在台湾图书馆界已逐渐推行,到八十年代初,图书馆自动化在台湾已相当普遍。可见,大陆图书馆自动化的起步比台湾晚了近十年。

在图书馆自动化领域中,微机网络系统正以极高的呼声取代较为成熟的多终端分时系统。大陆图书馆界虽然也已进入网络化建设阶段,但由于起步晚,大部分图书馆仍未形成网络化意识。而台湾图书馆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新科技资讯媒体的陆续问世,同时台湾地区经济繁荣增长,有心亦有力从事新科技的引进和开发,使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资讯网络之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台湾图书馆系统网络化处理已逐渐普及。

目前,大陆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不如台湾,但大陆图书馆界在起步较晚、国家并不富裕、计算机工业和通讯事业提供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在较短时期内取得显著的成绩,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相信在不长时间内能赶上台湾图书馆自动化水平。

(2)两岸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共同点

大陆和台湾图书馆自动化都是从引进LCMARC开始的;在图书馆自动化的开头十年也很类似,都是从流通、采购、编目等起步;大陆图书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也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类似台湾图书馆界的百花齐放的局面。

大陆和台湾图书馆的计算机应用,都是以高校系统的图书馆为多,而公共图书馆相对较少。网络建设方面,校园网的发展较快,而且教育网的发展也首先反映在高校图书馆,相反地域性网络发展较慢。如何尽快解决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两岸图书馆界需要共同商讨研究的问题。

目前,大陆的国家级图书馆网CNLIBNET及台湾的“全国书目资讯网”都未建成,这是两岸图书馆界关注的一件大事。同时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文献资料的交流、利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建立两岸共有的“全中国图书馆书目资讯网”,这应该是两岸图书馆界共同努力的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可能。

五、结论

纵观四十多年来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比较,可以用“大同而小异”来概括。无论是起步基础抑或发展轨迹与趋势均大体相同,目前为促进图书馆事业所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亦极其相似。所有这些并非偶合,事实上,大陆、台湾同在一个时代发展进程之中,两岸的人民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肩负着为中华之崛起,延续与振兴中华文化的共同历史使命,都应该在同一领域中谋求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事业。可见,两岸图书馆发展的共同点、一致性甚多,此乃主流。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自在发展前进中必然存在某些途径、方法和程度上的个性差异,使得双方都有值得对方借鉴之处。虽然从目前情况看,台湾图书馆的发展水平高于大陆,但是我们从大陆图书馆近十年来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绩,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和自动化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大陆图书馆的美好前景。海峡两岸图书馆界在隔离四十年后的今天,应该珍惜机会,加强了解,充分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我们民族的图书馆事业不断走向繁荣昌盛,使具有优秀文明历史、十分注重典籍收藏和利用的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再现风采。

标签:;  ;  ;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图书馆发展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