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病同治”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效相关性分析论文_褚磊1,刘秀平1,王丽萍1,姜玉华1

山东省青岛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青岛 266042

摘要: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痛经患者的疗效,探讨中医“异病同治”的应用机制。方法 通过研究2013年-2015年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192例,通过统计分析观察其有效率和症候改善情况。结果 192例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较治疗前增加,同时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伏贴可改善阳虚患者症状,体现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伏贴,异病同治,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中医药

三伏贴是在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思想指导下,利用人体夏季阳气较为旺盛的时期,采用一些温热的药物贴敷在相应穴位上,缓解冬季疾病发作的程度和次数。目前治疗效果较好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妇科疾病痛经等。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三年期间三伏贴治疗的效果,表明三伏贴可以缓解阳虚患者临床症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015年在青岛市高新区河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体质辨识,辩证为阳虚体质的患者240例,其中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痛经等人群进行三伏贴穴位贴敷,后期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诊、填写登记表、家庭随访四种方式收集病例,分别比较患者在进行三伏贴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剔除随访资料不全23例、依从性差者20例、严重过敏反应5例,脱落率为20%,纳入本研究统计的实际有效病例为192例。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37例,痛经患者27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周岁;②符合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痛经诊断标准者;③处于缓解期或慢性持续期;④门诊资料较为完整;⑤自愿随访者;⑥依从性好。

1.1.2排除标准

①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②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③合并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血友病者,有出血倾向者;④患有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患者;5过敏体质,局部疤痕形成、破损或皮疹等皮肤疾病患者。

1.1.3 病例脱落标准

①试验中依从性差的患者;②发生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的受试者;③随访资料不全的患者;4误诊、误纳入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按照《青岛市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河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研敷贴药物,药物组方包括白芥子、甘遂、元胡、细辛、半夏,按2:1:2:1:2比例研成粉末,用新鲜姜汁调成膏状。呼吸系统疾病的敷贴穴位以背俞穴为主,包括大椎、定喘、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天突等穴位;痛经敷贴穴位以神阙、气海、关元、天枢为主,一般选取6~8个穴位。于2013年-2015年每年夏季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3天进行贴敷治疗,一年贴3次,连续贴敷3年为 1个疗程。一般初伏贴敷45分钟左右,中伏、末伏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皮肤状况适当延长。敷贴后患者若出现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等情况,可外涂芦荟膏或烫伤膏进行局部处理,出现皮肤局部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可涂红霉素软膏等。若出现范围、程度较重的皮肤破溃、出血或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80%;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指数≥60%,而<8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具体症状体征分级量化参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两样本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所纳入的192例患者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有效率为88.1%,居首位;痛经的缓解率最低,为63.0%。

3讨论

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运用白芥子、甘遂、元胡、细辛、半夏等药物,其中白芥子辛、热,入肺经,善利气豁痰;甘遂苦、寒,入肺、肾、大肠经,可泻水逐饮;元胡理气行血止痛;细辛辛、温,入肺肾经,善散寒温肺化饮,半夏辛、温,入脾、胃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全方配伍可温阳散寒、固护正气,驱除外邪等作用。其始见于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喘门》记载[2]:“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未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三伏贴至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起初三伏贴是由治疗哮喘疾病开始,到现在演变到治疗慢性胃炎、妇科疾病等是中医辩证治病的延续,临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观察的病例,有5例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既往有报道皮肤反应与药物刺激强度和时间成正比[3],因为白芥子具有发泡的作用,所以我们配药的比例设定白芥子比例较其它的药物较少,尽可能避免发生人体不适感。

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属于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选用祛痰、散结、痛经等温热类药物研成细末,在全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刻,在相应穴位上(主要是背俞穴)进行贴敷治疗阳虚疾病的方法。所研究的疾病中,不管何种体质,辩证为阳虚证是其根本,阳气不足会影响到其它脏腑的功能,而阳气的充足也是其它脏腑功能运行正常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也与之前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4]。同时,三伏贴的治疗除了辩证准确外,取穴也是关键因素,背部属阳,膀胱经是阳气必经之地,再配合疾病所在脏腑的相应穴位共同取穴。药物停留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建议四十分钟为宜,若自觉烧灼疼痛不适,可自行揭下。

这些不同的疾病,均采用三伏贴同样的治疗手段,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本质是“证同治同”。“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5-6]。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曰:“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异治者,一病而异治也”,正式提出了“异病同治”的概念。《中医大辞典》曰:“证候,辨证名词。即证的外候,是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供观察到的症状与体征。因此,从证候的意义上反映出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7-9]。”

异病同治反应了中医辩证论治的普遍性,通过规律把握内在本质,不拘泥于单纯表证的外在变现,通过舌苔、脉象等发现其内部规律,从而进行治疗的方法。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通过温热祛痰的药物,贴敷在不同穴位上,祛除病邪,增强体质,经济安全,表明中医药作为补充医学在缓解疾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优越性。本研究通过三年的观察,表明三伏贴作为简便易廉的保健技术适合基层推广,为以后作为居民自我保健技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4.

[2]黄瑛,张如青.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赵国静,胡海波,周兆山. 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7):601-604.

[4]任辉杰,黄超,陈丽亚等. 三伏贴改善哮喘儿童阳虚证候137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3):32-34.

[5]黄慧.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2,27(11):2308-2309.

[6]王晓鸽,唐旭东,王凤云. 甘草泻心汤“异病同治”应用机理探讨[J].中医杂志,2015,56(3):189-192.

[7]周登峰,李绍旦,高丽萍等.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中医养生策略[J].山西中医,2016,32(6):1-3.

[8]梁茂新.《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脏腑诸证逻辑问题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949-951.

[9]徐天馥. 基于体质辨识对三伏贴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17):2599-2600.

通讯作者:王婷婷,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在读,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论文作者:褚磊1,刘秀平1,王丽萍1,姜玉华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基于“异病同治”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效相关性分析论文_褚磊1,刘秀平1,王丽萍1,姜玉华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