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论文_陈丽1,谢淑彦1

浅谈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论文_陈丽1,谢淑彦1

1.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22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所以,为了加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极为重要。

关键词:水土保持;工程技术

引言

保证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相关工作开展重要部分,为了加强认识,本文结合施工方法的运用,提出了具体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策略,希望结合有效研究,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帮助,以进一步加强国家水土资源管理水平。

1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目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和预防,在进行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时,常常采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耕种技术三种方法,通过加强对这三种治理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地提高治理效果,所以工作人员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中,不应只使用一种技术方案进行水土流失治理,而是综合三种方法,提高治理的效益和效果。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当中,工作人员之所以不能熟练地综合使用三种治理技术,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目前人们对于水土保持的认识依然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只认识到水土保持的内容,缺乏对水土保持工作措施的深刻了解,在实际的工作开展当中,缺乏先进的技术,导致施工效果不佳。比如,在进行水库修建的时候,缺乏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水库修建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够强,在修建过程中也缺乏先进的技术,导致水库的蓄水能力并不强,进而影响水土保持的工作效果。所以,要提高水土保持的工作效益,对当前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的优势,加强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更好地促进水土保持工程的发展。

2水土保持主要施工技术

2.1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

水土流失多发生于山区,对于山坡上形成的侵蚀沟的综合治理工程来说,主要目标就是对于现在侵蚀沟中经常出现的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移动等现象进行控制。主要工作就是采取工程措施合理调节山洪洪峰的流量大小、减缓沟床纵坡的长度、控制山洪和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的含量,达到对沟口冲击锥的危害和安全排泄山洪的效果。目前侵蚀沟综合治理中非常常见的就是沟头防护工程和以拦沙坝、拦泥淤地为主的拦截泥沙工程、以淤地坝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等。此外在沟头防护工程过程,应主要对泥沙进行拦截,尤其是在固定的沟床附近设置各种防护措施。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库、谷坊等进行保护,沟头防护工程能够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对水土保持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使用范围比较窄,不适合所有水土流失的防护。

2.2开展梯田建设

水土保持优化配置措施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梯田建设、营造水土保持林、栽植经果林、封育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治理以及农耕措施治理。在开展梯田建设,工作人员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农田进行梯田建设改造,比如梯田的选址要距离村较近,交通要比较方便,农田能够连片,而且农田的土质要良好,适合耕作种植,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梯田建设的地方,其坡度都应当控制在25度以内,这样的坡度才有利于进行梯田的综合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梯田建设的时候,要确保梯田的田面平整,地边要有埂,遇到大弯要就势,遇到小弯要取直,更好地提高梯田布局的合理性。如果部分地区具有灌溉的条件,在进行梯田灌溉设计的时候,要在田间进行灌排沟渠的设计,从而更好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进行梯田断面设计的时候,要结合田面的宽度、田坎的高度以及梯田的坡度来进行综合设计,从而选择最优的梯田断面,提高梯田设计的合理性。

2.3水土保持山洪排导工程的施工

实施山洪排导工程的作用是为了发生洪水或泥石流后减少对周边房屋建筑、周边的矿工企业、行人道路周围和农田发生危害等不利情况。淤地坝及小型的水库通常是由坝体、泄水洞和溢洪道三部分组成的,其防御洪水设计标准决定于工程的等级。山洪及泥石流排导槽的设计标准,要保证排导槽在多年运行中,不出现因淤积和冲刷危害建筑物安全的现象。在布置排导工程阶段时,要使导流堤和过流建筑物上游端与稳定的流通区出口相接,顺应沟口流势,呈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布置。紧接导流堤的急流槽或束流堤作成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与排洪建筑物相交处不要突然放宽或缩窄。一般来说,在过流建筑的下游段,如果急流槽不直通河道,泥石流将在导流堤尾部形成新的堆积,因此要慎重选择泥沙堆积的位置,防止对附近的农田或居民区、道路带来危害。假如修建的急流槽将泥沙直接输入河道,应力求使堤尾方向与河道流向以锐角相交,以利泄洪排沙,为避免河道经常顶托形成溯源淤积,急流槽尾部应高于下游河道25年一遇洪水位,在排导工程的纵坡与断面设计中,对于束流堤,只要求约束流路,防止出现漫流的情况,其纵坡一般就采用堆积面的纵坡。

2.4营造水土保持林

营造水土保持林也是对水土保持工作的优化配置措施之一,在进行水土保持林建设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对树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当选择侧柏、油松等树种作为水土保持林的种植树种。因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目的是加强对劣地的处理,部分劣地是没有表土层的,甚至部分土地的土质是成土土质,这样的土质是没有养分的,保水性能极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树种的时候,要选择适应性强、根系比较发达,耐旱能力强的树种,从而更好地保证树种的成活率,提高水土保持林的建设效果。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整地方式,合理的整地方式可以减少整理土地的人力物力投入,降低整理土地的成本,而且合理的整地方式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地表的干扰,减少对土地的伤害,所以在进行土地整理的时候,工作人员应当选择容易施工而且布局简单的鱼鳞坑来作为首选的建设土地。选择鱼鳞坑作为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土地,其整理土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土埂鱼鳞坑以及石埂鱼鳞坑,在进行土地整理的时候,要沿着等高线进行横线的布设,纵向布局要呈现出“品”字形。第三,要确定水土保持林的栽植密度,一般情况下,在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时,所种植的树木之间的株距是2米左右,行距是在3米左右,所以每公顷水土保持林种植树木的数量大约在1667株左右。最后,要确定恰当的栽植方式,一般情况,在春秋雨水比较充沛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水土保持林树木的栽植,因为侧柏、油松等树木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比较容易成活,在栽植时,工作人员要用营养袋进行植苗,在种植的时候要将营养袋去掉,并且要保证营养土的完整性。在种植的时候,要进行适当深度的栽植,并且要保持树苗的垂直,在覆盖土壤的时候,一定要覆盖严实。针对于一些落叶树苗,比如刺槐,一般是采用截干种植的方式,在春节解冻后到树木发芽之前或者是在秋季落叶后到上冻之前这些时间段都可以进行落叶树木的栽植。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建设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水土保持的概念,将会导致我国水土流失情况越来越严峻,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工作理念,大大地加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谭宇.水土保持工程生态化改造工程措施探究[J].科技风,2018(36):129.

[2]叶应多.探索和践行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思路[N].天水日报,2018-12-14(005).

论文作者:陈丽1,谢淑彦1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论文_陈丽1,谢淑彦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