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TRIZ导入模式研究论文

创新方法TRIZ导入模式研究

马敏劲1 丁 凡2

(1.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 分析世界上成功导入TRIZ理论并持续运作的个例,结合我国TRIZ理论推广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结合高校、企业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TRIZ 导入模式,将影响TRIZ导入的内外因素有机结合,形成可操作的系统,创新发展。企业或高校通过导入TRIZ理论,提高创新能力并发挥更大的TRIZ作用空间。

关键词: 创新方法;TRIZ;导入模式

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行为,是企业发展和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源泉[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倡导,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企业赋予产品价值和创造财富的创新能力上,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是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成本和高复杂性等特征,企业要保持高效的创新,就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支持。TRIZ是通过全世界200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中总结提炼得到的指导创新发明的重要方法,具有明确的逻辑思维指导性和易操作性,弥补了过去发明创造中试错法或依靠突发灵感来解决问题的低效随机的缺陷。

(2)为避免家族利益的纠缠,“带头人”必须从来自邻村或其他村庄的候选人中选举.本村村民不得选举本村“带头人”,本村有治村能力者,可以参加其他村“带头人”选举.

TRIZ理论在20世纪中期逐渐建立发展起来,作为前苏联国家机密,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在全世界推广开来,先后引入TRIZ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大规模运用TRIZ带来技术创新和解决大量的实际技术问题,节约了大量的研发资金[2]。福特汽车公司利用TRIZ创新的产品为其带来10多亿美元的销售利润,韩国三星引入TRIZ的7年时间里,采用TRIZ理论方法指导研发,节约15亿美元的成本[3]。我国引入TRIZ较发达国家晚,2007年起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采用试点省份先行的办法,最先在黑龙江和四川两省进行推广,推广的对象包括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要承担人才培养和创新理论研究,科研院所应用TRIZ理论拓展思路和寻求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企业应用TRIZ解决实际产品技术问题[4]

TRIZ有效导入企业并持续运行,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和解决问题方法,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进程。针对TRIZ推广和导入企业,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成果。采用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理论分析TRIZ创新方法推广,对TRIZ推广的主体、客体、内容、渠道和效果进行细致分析[5];邵云飞等人认为,创新方法TRIZ可以和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相互补充,构建TRIZ和六西格玛集成框架,使TRIZ应用更加充分[6];调查分析表明,影响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前三因素分别为,完善创新政策文化环境、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创新方法知识培训面[7]

炫富这事儿,古往今来都有,不论在什么时候,只有面对着物质与精神双重贫瘠的对象,炫富者才能让对方羡慕,而不是发笑。想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以前,某地农村有位老乡进城买了一块手表,镶了一颗金牙,中午回村后绞尽脑汁想要显摆,于是问村民:“同志们,现在几点啦?”不等对方回答,就敲敲自己的手表,说:“12点半了!”然后指指自己的牙齿:“该吃饭了呀!”

三星公司导入和应用TRIZ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经验模式,如图1所示。三星公司在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下,引入了俄罗斯TRIZ专家,进行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目标使研发工程人员成为精通TRIZ的用户,被培训获得认证的优秀员工成为企业内部的创新导师,为其他员工或新进员工提供培训。三星在各部门建立TRIZ小组,培训人员和TRIZ小组在TRIZ专家或创新导师的帮助下实施TRIZ项目,每年TRIZ大会上,展示这些利用TRIZ发明创造的新产品,奖励最佳的发明创造项目。三星公司成功导入和使用TRIZ的经验,可为其他企业导入创新方法TRIZ提供借鉴。

一、三星公司成功导入创新方法TRIZ

三星公司成功导入TRIZ,并成功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是完整地完成两个必不可少的流程。一是单向导入,二是循环生效,二者缺一不可。单向导入是TRIZ理论的首次引入或再引入,为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从外界吸收TRIZ知识和应用技能,提高员工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或直接引进TRIZ理论大师,解决产品研发技术难题。循环生效为三星提供持续的TRIZ理论支持,表现为企业内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TRIZ理论研究、开展定期培训和举办会议,为企业提供具有激励机制的导入环节,三星还针对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专题小组,应用TRIZ理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信息的统计解析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统计解析监管逻辑方面,其使用的方式为创建数据分析函数、计算统计函数、搜索查询函数及信息传输函数等。此外,在此功能的设计过程中,系统管理工作者在搜索数据的时候,首要工作就是发出信息搜索请求,然后信息会直接传递到页面,再通过搜索条件,将最终所需要的数据返还回来。

通过模糊层次方法分析,创新方法导入企业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甚至比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质量管理、创新过程管理等因素更加重要[8]。但另一方面,创新方法导入企业时会影响企业运行流程,遇到来自企业的各种阻力,增加了TRIZ导入潜在成本。从国内外企业成功的导入模式来看,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是关键,TRIZ持续运作为企业不断提供创新是基础。如何把TRIZ导入企业,并长期持续运行起来,让TRIZ理论应用成为企业创新的活力源泉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市场机制下培养人才,在推广创新方法过程中重视塑造企业文化,充分吸取国外导入经验,解决技术与需求不对称问题,为社会增添新价值,是创新方法TRIZ导入企业的意义所在。

图1 三星公司导入TRIZ模式

在世界各大企业中,TRIZ成功导入企业,并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世界著名的企业三星公司,1998年引进TRIZ理论,并把TRIZ应用到产品制造流程的各个领域,带来技术创新,使三星公司从一个技术跟随者到行业领跑者,2006年品牌价值超过索尼,2007年被评估为品牌价值连续五年上升最快的公司。三星在公司内部推进TRIZ理论,经历了准备、传播和加速三个阶段,依次建立了TRIZ推进部门,制定了员工的培训计划,在产品生产各领域实践TRIZ理论,建立核心专利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成功导入创新方法TRIZ等给三星公司带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减低研发成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9]

二、创新方法TRIZ在中国的推广

企业技术人员通过系统培训,掌握了具有指导性的创新方法,利用TRIZ理论解决企业内部技术问题,为企业创新提供活力。但从TRIZ推广和发挥持续性作用上看,TRIZ导入企业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1)企业培训完结则TRIZ导入完结,没有发挥TRIZ持续提供创新源泉的作用,创新方法TRIZ理论成为过境性方法;(2)技术人员并不重视创新方法培训,为配合临时考核而完成培训,培训后TRIZ理论应用对其工作和生活没有产生影响,欠缺循环激励机制;(3)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未形成交叉联系,利用TRIZ应用推动产学研联动协作机制缺失。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为TRIZ导入模式的问题,地方科技部门还有较大发挥职能的空间。

图2 创新方法TRIZ导入模式设计

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引入和推广TRIZ较晚。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提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展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创新方法的重视,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TRIZ理论与方法,从源头上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先后陆续确立了创新方法试点省份,在黑龙江、安徽等进行推广实验,并取得明显的成效[10]。在TRIZ推广过程中,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理论培训为途径和以知识流动为目标的推广模式[8],推进了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职能变革,TIRZ进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机地把三者联系在一起。相比东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引入TRIZ理论相对较晚,以甘肃为例,2012年,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举办首届创新方法培训,2013年导入到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和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中,随后几年陆续在其他企业开展培训和导入TRIZ理论。

三、导入TRIZ的持续发展

以“创新方法应用与需求”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表明:“完善创新政策文化环境”“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创新方法知识培训”是影响创新方法TRIZ导入的前三大因素[11]。如图2所示,地方科技部门组织其创新方法研究机构,大力在挑选的企业中宣传创新方法,提高领导和企业技术员工重视程度,为企业导入创新方法作前期准备。在创新方法培训过程中,企业培养内部TRIZ应用的创新工程师,负责组建和管理各部门TRIZ小组,对新进员工和其他在职员工开展培训,必要时可引进外部培训师资,并以企业技术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专题小组攻克技术难题,提供企业改进技术方案,为企业知识工程建设添砖加瓦,并把获得解决方案的项目,纳入到TRIZ大会的企业评价和激励机制中,持续发挥TRIZ的创新指导作用。

联合攻关是现代科技创新成功的重要途径[12],企业可借助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导师,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或协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地方科技部门应发挥重要的中介和引导作用,组织创新方法研究协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另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导师,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引入创新方法TRIZ培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应用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可共同培养学生,发扬学徒制和推荐式的培养方式,让学生成为企业与高校联系的重要纽带。就高校本身而言,开设一定的创新方法和知识产权公共课程,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培育一定的新企业和提供创业环境,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把技术转化为产品,指导具有前景的创业进入产业孵化园,再次发挥高校与外界紧密联系的纽带作用,为资源缺乏的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推荐和人脉,辅助,打通创新创业存在的各种堡垒,以达到建立起高校创新不断、创业不断、人才培养不断的良性协同机制。

创新方法研究协会或TRIZ协会,定期举行创新发展大会,把TRIZ理论应用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纳入到会议的核心议题,提供创新方法研究成果展示平台,评选优秀的创新项目,奖励个人。评估企业的创新性并为社会提供报告,为政府在企业决策和政策偏向时提供指导和参考,创新也纳入到激励机制中,为源源不断发挥TRIZ创新性指导作用提供环境、平台,TRIZ导入在社会系统中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起来。

该项目技术方案通过将焚烧炉、过热炉和余热炉组合为1套系统,同时在系统尾部设置脱硝装置,既能解决蒸汽过热后再利用的问题,又能解决废气废液焚烧处理的环保问题,优势显著,1套系统综合解决焚烧和过热2个问题,集中化处理,过热蒸汽需要的天然气量降低了,降低NOx生成,又提高了系统热效率,更经济节能。

参考文献:

[1]张爱琴,侯光明,陈红.创新方法铺就创新之路——以吉利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4).

[2]王顺兵,潘晓东.技术创新方法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4).

[3]徐峰.国外企业应用创新方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8).

[4]陈红.TRIZ理论推广层面及模式的探讨[J].软科学,2010,24(4);马敏劲,丁凡,马裕展.哲学指导对创新方法TRIZ形成和发展的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5,6(1).

[5]张犁朦,孙靓,李才华.采用“5W”传播理论解析TRIZ创新方法的推广模式[J].科技和产业,2013,13(8).

[6]邵云飞.TRIZ与六西格玛集成的创新方法框架与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王俊鹏,王飞.创新方法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度识别[J].科技和产业,2012,12(8).

[8]高常青,等.创新方法推广模式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2,3(1).

[9]徐峰.三星集团应用创新方法的经验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4).

[10]徐峰.三星集团应用创新方法的经验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4);周贤永,陈光.国际主流技术创新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

[11]皮成功,别超,侯光明.创新方法的综合评价及应用决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12]程志波,李正风.创新方法如何助力自主创新——以杂交水稻创新为例[J].创新科技,2013(8).

On TRIZ Introduction Model by Innovation Methods

Ma Minjin1 Ding Fаn2
(1.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2.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a successful case in which TRIZ theory keeps continuous working in the world after being introduced, the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motion of TRIZ in our country, and thus designs the TRIZ introduction model in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local tесhnоlоgу mаnаgеmеnt dераrtmеnts. Тhе mоdеl оrgаniсаllу intеgrаtеs intеrnаl аnd ехtеrnаl fасtоrs аffесting thе intrоduсtiоn оf ТRIZ, sо аs tо fоrm an operational system and to make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TRIZ theory in enterprise or university can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make TRIZ play a greater role.

Key words: innovation method; TRIZ; introduc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 C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499(2019)10-0064-03

收稿日期: 2019-09-21

基金项目: 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动力气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8034)

作者简介: 马敏劲(1983—),男(回族),云南昭通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值模拟、创新方法应用研究;丁凡(1986—),女(回族),甘肃临潭人,主要从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4-9499.2019.10.016

[责任编辑:师清芳]

标签:;  ;  ;  ;  ;  

创新方法TRIZ导入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