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多重功能_财务分析论文

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多重功能_财务分析论文

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多重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企业论文,财务分析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多重作用的基本体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施,企业财务分析更加体现出扩展辐射的多重作用。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机制,强化了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预控与评价力度。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扩展性——以多元立体的扩展视野考察财务工作内容

企业财务工作的内容规定,制约着财务分析的范围。改革中的企业经济活动是丰富生动的,其内外部经济联系是纵横交错的,这就使企业的资金运动和它所体现的各方面经济关系——财务关系,形成一个财务活动的动态扩展系统。与此相适应,财务分析的内容亦应随之扩展,以多元立体视野考察企业财务工作的内容。

首先,财务分析既要研究微观实际,又要考虑宏观影响。财务分析虽属微观经济范畴,但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研究有其特有的规律和方法,微观经济分析也有其具体的内容和手段,同时它们之间又紧密联系。几年的改革实践表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特别是市场机制的强化与竞争环境的形成,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扩充了新的内容,更体现出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价格改革的出台,使企业生产经营受到投入价格与产出价格的双向影响,引起了企业资金运动的明显波动;资金市场的孕育与开放,使资金已由国家直接控制、银行高度集中管理、单一纵向融通的模式,发展为多种信用形式,多条资金渠道、多样化的金融机构的新格局,这又使企业的资金筹措与投向出现了生机,由此媒介出多种多样的横向经济联合,等等。这些改革,无不给企业财务分析提出了新领域、新课题和新要求。因此,企业财务分析必须体现微观实际与宏观因素的结合,以适应改革的要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其次,财务分析要体现全面的观念意识。这主要包括节约观念、盈利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率观念、法制观念等。这里既有可直接从财务角度分析的资金、成本、利润问题,也包括与财务相关联的其它方面的问题,如市场观念:要重视市场,促进销售,加快资金周转;竞争观念:要把握经营时机,优化资金投向,进行成本盈利决策;风险观念:要测算风险价值,比较风险损益,控制适度风险;效率观念:要讲求工作效率,提高分析质量,防止“事过境迁”;法制观念:要熟知法规,遵守法纪,依法理财。

第三,财务分析既围绕财务管理的任务,又涉及企业其它各项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企业其它各项管理密切相关,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因此,财务分析的内容就不能仅限于财务部门,而应当注意到由资金运动、财务关系的综合性而引起的财务管理(含财务分析)的辐射性。例如,生产管理中的合理安排生产,搞好生产调度等项工作,都是提高劳动效率,有效利用设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的重要保证,因而也是资金、成本分析的一个方面。又比如,产品开发管理为增加品种、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成为成本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课题。等等。总之,从财务管理与其它管理的关系来看,应当十分重视财务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可加强企业各项管理的协调互促,能力合作,共同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财务分析,可进一步强化财会人员的参与意识。

应当指出,突破了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强调了现代财务分析内容的扩展性,并不会造成各部门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是有利于形成一种既有分工,又有协调的管理方式,在各司其职,各有侧重的基础上,有机形成一系列边缘管理职能。这种边缘管理是一种主体、分体、整体的动态结合。即是说,围绕各职能部门,形成以其为主兼涉各方的边缘管理,如财务管理,应以财务为主,兼而涉及企业其它各项管理,可称为财务主体边缘管理;就全企业而言,可将各部门的主体边缘管理视为一系列分体边缘管理;而各分体边缘管理又构成全企业整体边缘管理,它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环境和管理重点的变化而有所侧重,即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以某一分体边缘管理为工作重要,从而形成“主分整的动态结合”。边缘职能的效力可以带来边缘管理的效益(如技术经济效益)。这就如同边缘学科的出现,不仅不会限制原有学科的发展,反而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作用。

(二)方法的多样性——以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适应财务管理要求

可以预言,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繁重,以及财务分析内容的相应扩展,将会使分析手段日趋多样。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强调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一般由预测决策者从某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个人的思维方法,对分析对象进行综合评判,从而作出基于个人认识的分析结论。而定量分析则由预测决策者依据历史或现实的有关统计数据,使用相应的数量计算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测算,依量值作出结论。显然,定性分析可使人们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作用(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析除外),但缺少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量的计量,这就难免影响定性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而定量分析往往注重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数量方面的因素影响,却对更多的其它因素作了假定或舍弃,这同样会影响其结论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优缺点恰好是互逆和互补的,即定量之长恰为定性之短,而定性之长又是定量之短。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使二者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结合进行,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无疑可使分析结论更接近实际。

第二,多种方法有机贯穿于财务管理各环节,如在财务预测决策的分析中,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货币时间价值分析法、计划评审法、规划论、博弈论、排队论、更新论、优选法、正交试验设计等,以正确及时地作出预测决策,充分利用资源,搞好资金规划,合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财务控制分析中,可采用最佳期量控制法、价值工程、灵敏度和可靠性分析等,以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生产技术活动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在财务考核和评价中,可采用结构动态分析法、功效系数体系和模糊评价等,以便对企业财务活动等进行全面考核和客观评价。财务部门使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时,既要体现财务的主体性(立足于财务角度),又要联系到经营、技术、生产等相关管理环节。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测算目标成本。财务部门与设计部门应当同时注意到,企业开发研制新产品总是处在一定经营环境之中,并希望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同时开发研制新产品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经过一系列设计过程,并使设计工作与经济目标及财务要求相结合。此外,在产品寿命周期内,用户还要支付使用费用,而寿命周期发生费用的时间差又是影响产品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研制新产品在财务成本分析方面,要先后考虑到经营目标、产品、寿命周期等项因素,与此相应地,就形成了产品设计阶段的目标成本,考虑经营目标的设计成本,以及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等项成本指标。这种经营、成本、技术等因素融为一体的综合问题,不仅要有各部门人员参与研究,而且要灵活变通地运用各种方法,对症下药地进行分析决策。

(三)指标的综合性——以系统综合的指标体系评测财务活动效果

内容的扩展与方法的应用,往往要借助于指标体系。企业经营环境的千变万化和财务关系的错综复杂,要求财务指标体系摆脱固定不变的模式,以价值形式,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各种经济(财务)关系和资金运动状况,正确及时地评测财务活动效果,财务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可具体表现为:

第一,指标的主辅框架。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干指标。它们能够从总体上概略地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和财务状况,如反映企业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反映成本与费用、收入与利税、权益与负债状况的总体指标等。但为了更加详尽深入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还应起补充辅助作用的子系指标,如营运资本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产权比率、资本金利润率、净值报酬率等,从而形成主辅结合、系统严密的财务指标体系。

第二,指标的定变结合。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随企业财务活动的变化而作相应补减。特别是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需要探讨更加实用有效的财务指标,理论上也要作出论证,不断充实和完善指标体系。如反映财务状况安全性的营业杠杆率、财务杠杆率、支付能力、风险程度等;反映贷款使用效果的贷款销售率、贷款产值率、贷款利税率等;反映结算存款业务的存款周转率、转帐结算周转率、转帐现金结算比等;反映企业财产投保情况的保险金额、财产险投保率等;反映企业联合的投资流向、联营分利等。这类指标目前尚未作为固定财务指标内容,但又是企业改革中敏感、各方关注的财务问题,应适当补充指标内容,从而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调的财务指标体系。

第三,指标的层次递时。一个完善的财务指标体系,不仅能够适用于某一管理层次,而且应具有层次递进功能,即经过分层调整后,适用于总体管理对象的各个层次。这在外部因素错综、不可控因素复杂的情况下尤为必要。如在考评先进企业的过程中,常以利润率为重要依据,但实际上影响企业利润水平的各项因素包括控制内因素与控制外因素两类:前者主要指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一般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如预测决策分析、品种开发、产品设计、资金筹划、成本控制、人财物力利用等;后者是超出企业权力范围的因素,即企业无法决定或难以控制的客观影响,如地理环境资源保证、价格变动等。为了保证平均利润率确能起到标准评价作用,就不能不考虑控制外因素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确定并剔除这种因素在不同企业间造成的级差收入。如果该率未作必要调整,就可能出现优劣不分,基数失衡的现象。为此,应当使利润率的指标层次与管理体制相适应。具体说,可建立层次调整型利润率指标体系,即对某一管理级(如工业部、地区、地区部门、行业、企业、分厂、车间等),相应测算出基础平均利润率,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管理级的控制外因素测定出调整参数,得到这一管理级可资考核的平均利润率,这一考核平均利润率又可作为该管理级所属下一层管理级的基础平均利润率,再行调整,以下各层类推。形成层次递进的财务指标体系有利于克服功过不明、奖惩不公的弊端,提高财务指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四)组织的时效性——以聚散组合的组织形式提高财务分析时效

财务分析内容的扩展、方法的多样和指标的综合,对分析工作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关门分析、期终总结已表现出组织形式的局限性。现代财务分析必须不失时机、善于应变,注重实效。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为企业财务分析组织形式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在分析时限方面,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根据市场与竞争趋势,围绕总体规划和经营方针,定期研究经济规划和财务状况,同时又必须及时进行技术经济、生产经营、财务运作的专题研究,强化财务分析与企业经营的有机联系。

总之,既搞定期规划,又作及时分析;既有统一目标,又定各自责权,从而形成一种聚散组合、高效灵活的组织形式,可大大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

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量化评测过程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的时空环境把企业置于商战的开放系统,从而使企业经营中财务方案一经实施便会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辐射效应。由此给我们提出了对备选方案的多方位效应进行综合定量评测的重要课题。这种定量描述体系,应当具有系统性、精约性、筛选性和操作性。

系统性,是指定量刻划的层次和侧面应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适当延伸或引入定性层面,从而反映出经营方案的基本和实效。

精约性,是指对定量与定性层面要素的选取要精当和简约,要精选中枢坐标方位,即从重要指标要素切入,构建评测体系,并进行量化处理,包括不同量纲的柔和与定性定量的融和。系统性和精约性形成辩证统一的相互联系。

筛选性,是指所构建的评测体系,不仅重其“评”,更求其“测”。即是说,不仅要进行方案实施后的总结评论,更为重要的是对各备选方案的“先天性”优化,通过对方多位效应的评测和预控,进行经营方案的慎密优选,以期实现经营方案的目标落实、措施到位。

操作性,是指评测体系所选取指标要素应具有典型、普遍和实效意义,便于样本采集和数据收集,易于进行测算分析和综合评价。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和实践要求,笔者试提出构建财务方案多重效应综合定量评测体系的基本设想,力求使这一设想系统化和模型化,并以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财务经营方案为例,概述这一体系,给出分析思路。

高新科技环境下新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益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应当运用系统论及系统效益的视野和观念对产品设计效益进行综合考察。产品开发设计应力求实现技术成果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目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直接效果与间接效益相结合、企业获利与社会受益相结合的稳定持久的综合效益。

为体现产品设计效益及其财务方案的多重性特征,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全面进行战略运筹,分析产品开发是否投资少、见效快、盈利多;是否有利于克服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特别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是否具有相应的消化能力、配套能力和偿还能力,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和推广应用的发展前景;是否有利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化环境,为消费者认可并接受;是否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否可以进行预期的资金筹措、资金运作等。

当然,开发一项新产品很难同时满足以上诸条件,往往只具有某些条件而不同时具备其它条件:或从局部看是可以的,但从全局看则不然;从当前看是有利的,而从长远看则不利;技术上看虽然先进但经济上未必合理,等等。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科学分析论证与有效预控,以寻求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最佳结合。

就评价与预控的方法体系而言,产品设计效益分析及其财务方案评价一般涉及到定量与定性因素,不同量纲的定量因素,指标数量优劣可界定和不易界定的因素,以及优劣界限模糊化因素等,对此,有必要进行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综合和模糊量化处理。

三、现代企业财务分析量化评测过程的总体思路

企业财务分析的实践表明,如何将上述各具特征,活跃多变,渐近界定的因素加以综合,作出评价,是进行正确决策、有效预控、实现效益优化的重要保证。

对此提出分析思路和方法体系:

1、对各备选方案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确定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如投资报酬率,成本利税率,科技开发潜力,经营开拓水平等。

2、根据各项相关影响因素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分配;

3、对各有关定量项目经数据水平比较,纳入等级量化系统,形成定量评价元素层;对各有关定性项目经对比分析,纳入等级量化系统,形成定性评价元素层;

4、综合定量评价元素层与定性评价元素层,组构双层量——模评价关系矩阵;

5、利用模糊集合合成运算法则对各备选方案分别进行综合评价,经归一化处理及贴优系数处理后求得各方案的预测评价集合,并比较选择使用不同的算子合成方法:

6、运用最高值法、邻数值法、贴一值法或贴一值综合法确定实施最优方案,并据以进行预控。

应当指出,上述评测系统不仅可用于经营方案财务决策的最终优选,亦可用于对各经营者、企业经营效益的综合考评,为拉开档次,奖优罚劣,兑现合同提供重要的评价依据。

为使评测系统更加深入和更具综合性,可进行多层次效益评测。如对经营开拓水平,可再分层进行技术进步水平、市场开发深度、资源利用效果等项因素的评测,从而形成纵横交错、多级层面、适应性强的综合效益评测系统。

为提高该系统的评测效应,以保证最终评价与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进一步研究完善系统的整体性和规范性。还应看到,上述评测系统中有些操作环节具有可变弹性,要把握好其弹性控制的依据。系统中具有可变弹性的主要操作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量指标纳入等级系列的环节;(2)定性指标纳入等级列的环节;(3)各因素在评价中重要性——权重分配的环节;(4)选择使用不同模糊集合合成运算方法的环节;(5)确定贴优系数的环节;(6)选择使用不同定优方案方法的环节。

对上述各环节的弹性控制是利用该系统进行科学评价与决策的重要方面。对于(1):应力求使参照等级标准,剔除不可控因素,估测可变化因素,经适当技术处理而形成综合等级标准。对于(2):应多方面听取有关专家及有关人士的意见,全方位获取相关信息,灵活运用抽样,统计的技术方法,形成对定性因素较为客观、合理的评判。对于(3):权重分配要正确认识和充分估量各因素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并密切注意国家建设中市场经济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做到对各因素的权重分配分明有据。对于(4):要掌握不同模糊集合合成运算方法的特点,有些模型法可突出各影响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些模型法,则兼顾于各项因素,没有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实际应用时,可视主次因素的格局,选择使用不同模型。对于(5):对贴优系数的取值,应注意考虑差级(最差级)的表劣作用,可视情况对差级给予低值、零值、甚至负值。对于(6):可依管理工作的定量要求,对各方案选择的等级标准、各种方法评价的吻合程度等方面加以考虑。

总之,在基础数据资料等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考虑多种相关影响因素,适当选用多种分析测算方法,以充实评价依据,适应市场竞争;扩展分析角度,增加选择余地,强化财务分析,从而提高经济管理的评价与开拓经营的决策水平。

标签:;  ;  ;  ;  ;  ;  ;  ;  ;  ;  ;  ;  ;  ;  

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多重功能_财务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