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芳芳

摘要:论述了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应用中的意义、措施、功能和方法,以及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化;改革与创新

引言

最近几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逐步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其中,并获得很大成效。事实证明,传统的企业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改革的需求,将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方法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管理工作效率,还能彰显计算机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笔者以太原煤气化公司提高设备管理与效益对企业效率化、无纸化、网络化办公为研究对象,对设备管理现信息系统进行探讨,论述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 设备管理现状与分析 

1.由于太原煤气化公司是属于一个煤炭综合利用型企业,所涉及煤矿、选煤、焦化、电厂、铁路运输、学校、多种经营等范围和领域,内容比较广泛,工作设施与设备环境涉及到大型设备、特种设备等诸多领域,造成企业设备种类繁多和精度要求较高,管理起来比较复杂。

2.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企业的设备管理主要是靠人工登记、建账管理,传统的人工设备管理模式用人多、效率低、准确率差、设备信息传递慢、容易造成积压闲置,设备的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3.虽然太原煤气化公司在以往的设备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方法,如:设立专门的设备资料档案库房、设备性能测试室及相关技术书籍管理与设备分类管理等,但就整体水平及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还是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多数工作还是依靠人工完成的。例如: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对所属各单位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日常维护、更新时,需要每天对其进行详细的性能检测及数据反馈更新,为每台重点大型设备配备履历技术档案,以便日常维护与查询等。其结果虽然方便了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对设备习惯性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运行情况中,存在设备管理的工作运行效率、数据存储、工作量过大、档案查询不便、大量数据冗长重复以及人员调整等诸多问题。

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设备管理,通过多次研讨,研发了一套为太原煤气化公司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以往设备管理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与完善。 

二、合理制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明确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定位和目标,需要经过反复深入的沟通和论证。既要综合考虑集团公司机关内部,又要考虑各二级单位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本着科学、合理 、经济、实用、方面、快捷、简单的基本原则来开发与应用。

结合煤气化公司设备管理实际情况和需求,可将系统目标确定为搭建行业平台,规范基础标准,采集关键数据,动态掌握设备情况,支撑绩效评价,协调决策管理。

通过采集各单位设备台帐和设备关键运行数据,建立设备管理信息数据库,支撑设备资产管理,动态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实现绩效评价体系运行;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支撑决策管理,同时建立设备管理知识库,进行知识和经验交流。实践证明,这样的系统定位和建设目标,对各单位信息资源的利用可以达到相对最优,同时降低了开发接口的数量。即满足了各级管理的需要,又不会增加太多实施工作量,同时还合理控制了项目成本,从而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目标计划,综合考虑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确定了系统内容的重点是提供了设备的信息录入、浏览、添加、删除、导入、导出等功能,用户通过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查看各设备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其结构功能简单介绍如图下所示。

设备前期管理:针对各使用单位设备前期资金计划安排申请、立项,包括:自有资金、煤安资金、科研资金、大修资金、选型管理、购置审批管理、设备安装,界面中能够实现设备的导入、导出,添加、删除等功能。

设备资产管理:对设备基础管理,建立设备卡片、资产台账,动态管理封存、闲置、调拨、租赁、出售、报废、变动。

特种设备管理: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电梯、起重设备、场(厂)内机动车辆。

特殊设备管理:运输车辆、电机。

运行维护管理:设备点巡检管理、设备润滑管理。

设备检修管理:系统检修、大修管理、中修管理、小修管理

设备检测管理:检测标准、检测记录。

事故与故障管理:事故台账管理、故障台账管理。

统计报表管理:设备状态月报表、设备故事情况月报表、设备更新与改造情况统计汇总表、设备日常检修计划完成情况表、设备大修管理项目月报表、设备润滑油耗统计表。

设备履历管理:重点大型设备履历档案管理资料基本信息情况登记,包括主要技术参数、检修管理记录,润滑保养记录等。

基础设置:设备相关类别设置、设备相关明细设置、文档类别设置、资金类型设置、设备状态设置、维修类别设置、检查类别设置、地区分类设置、设备类型设置。

系统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功能管理、角色管理、系统日志管理、个人信息管理、密码管理、文档管理。

明确了系统的建设思路,即“统一标准、采集数据、系统集成、分类管理、分级应用、分步实施”。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分层部署、分级应用”的架构,由集团总公司负责系统的总体建设、实施应用与管理维护,各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子单位的数据采集填报或集成、数据的审核与汇总上报。

三、抓好设备管理,以实效促进系统应用

1.为了确保项目在全集团实施,项目通常采用“试点先行、指导推进”的方式分阶段开展试点实施与推广部署工作。在试用过程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扎实做好此项工作,为系统的全面推广部署打下坚实基础。

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懂设备管理又熟知信息化的复合型青年人才,确保设备管理与信息化做到“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及时更新公司及各二级单位的部门结构和人员调整。

四、未来改革与发展趋势趁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设备管理中应用的不断加强,构建一个信息化的网络环境和设备的平台,达成资源的共享,持续优化计算机设备后勤保障体系,降低计算机设备运行的成本。制定较高的信息化目标,立足于优化管理流程和改进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级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将企业的设备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进行管理,以追求资产的优化和资产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并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解决企业设备管理持续发展的问题,真正使计算机系统成为促进企业设备管理发展的先进工作平台。

结语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是独立的,它和企业管理都有一定必要的联系,两者是在相互促进中进行的,并且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够促进极端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这就是一种现代企业所应用的新型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桂良,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化学》,2008年第3期

[2]孙婉芬,人民银行基层支行计算机设备管理现状及建议[J].《华南金融电脑》,2008年第3期

论文作者:张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关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