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莫方超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莫方超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与特点,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一些应用,对于智能建筑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必要性也做了阐述。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应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筑用户对建筑物功能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使传统电气系统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信息沟通的便捷性、服务设施的完善性等问题,导致建筑设备与电气设备的复杂性不断提高[1]。另一方面,建筑物高度的不断上升也对供电、消防、给排水等大量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电气技术严重制约了现代建筑功能的拓展。在这一背景下,以电气自动化为技术支撑的智能化建筑自控技术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和应用。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与特点

1.1 实现了系统与设备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监控

在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中,电气系统组件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传统运行方式常常留下管理盲区,导致故障的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则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系统高效、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

1.2 系统与设备联动性提高

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其联动效果,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实现子系统间的配置与互动。

1.3 系统安全性提高

由于电气系统固有的危险性,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系统产生严重的安全风险。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直接伤害的风险。

1.4 有利于实现完备的数据、精确的计算功能

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其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准确清晰的数据库,以便为后期优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2.1电气线路的敷设

电气线路的敷设要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系统图以及接线图进行施工,同时还要注意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在进行设计、施工、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事项:(1)电缆敷设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不能存在交叉情况,并且要防止电缆之间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产生摩擦;(2)信号电线和强电电线的敷设要铺设成直角,并尽量分开一定距离,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3)电源线、信号线、网线要分别进行敷设,如果位于同一个线槽内则需要使用金属夹板来分开;(4)管内以及线槽内的电线不能存在接头,如果遇到导线需要进行连接的情况,就应该在线盒内进行焊接或者使用端子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往往是从楼宇自动化系统开始的,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电气设备,例如环境舒适所需要的空调设备、照明设备及给排水系统设备等,这些设备多而散,多即数量多,被控制、监视、测量的对象多,多达上百到上万点;散即这些设备分散在各层和角落。如果采用分散管理,就地控制,监视和测量难以想象。所以楼宇自动化系统往往需要采用集中管理。

以某楼宇自动化系统为例。系统主要由自控空调机组、自控给排水系统、照明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以及消防安全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等组成。空气调节控制系统一般包括空气加热设备、空气减湿冷却设备及空气加湿设备等。系统常采用DDC控制,将装设在回风管内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送往控制器与设定点温度比较,并控制装在回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动作,使回风温度保持在所需要的范围内。给排水系统一般包括生活给水子系统、生活排水子系统和消防子系统。给水子系统的控制多采用高位水箱给水方式、水泵直接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等,通过监控各集水坑高液位、水泵运行状态、过载报警、高水位报警的方式,手动/自动控制启停,并实现故障复位。智能建筑对电力与照明系统的控制包括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的实时检侧、对建筑物内用电量的自动统计与管理、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保养、照明系统的节能监控、应急照明的启停控制等。消防控制系统由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等组成。安全防范控制系统则包括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监控系统,以及对讲系统等。此外,为响应不同建筑不同功能的需求,还应结合建筑性质设置一些特殊的子系统,例如停车场管理系统、资产定位管理系统、智能家居服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物业管理应用系统等,以实现自动管理的个性化。

在实践中,要充分实现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丰富功能,应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控制体系,这是控制技术实现的应用基础,可通过KVM、CATS等模式实现设备与控制机房的链接,同时建立远程管理中心与本地控制台结合运行的双重管理模式,提高数控体系的可调节性。其次,应建立科学的配电系统,采用三级或多级配电,尽可能优化其配置。再次,应参考不同建筑物结构类型、功能布局以及电气设备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自动控制系统,目前电磁感应自动控制系统应用最为广泛,该系统采用远距离感应器现实触点,通过电磁换向阀控制电气设备的开关等操作,并通过其内置的地址编码,精确地区分各个部件。

2.3 Kingview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楼宇自控系统的集中管理,必须开发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的自控系统,Kingview是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它分为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3个层次结构[3]。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发的重要作用。特别考虑3方面问题:画面、数据、动画。通过对监控系统要求及实现功能的分析,采用Kingview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kingview为楼控系统提供强大的软件集成平台,将各楼控子系统通过接口程序集成在一起,操作员可以在kingview平台上进行各楼控子系统的监控。集成系统具有图形化的人机界面功能、子系统运行参数集中管理功能、子系统事件集中显示功能、数据存储与分析功能、自动生成运行报表功能等。通过应用kingview平台提升了楼宇自动化各子系统的效用,集中化的管理控制方便了用户集中监视。

3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了电气、信息、控制、管理、决策等多方面的技术,只有对这些技术融会贯通,电气工程师才能自如地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从而顺利开通系统,减少死角和缺陷,并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稳定的智能化建筑自控系统。

参考文献:

[1] 毛菊英.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3):57.

[2] 王勇. 浅谈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木的应用[J]. 大观周刊,2013(8):109.

[3] 章乐. 基于Kingview技术的智能楼宇自控系统[J]. 软件导刊,2012,11(2):46-48.

论文作者:莫方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莫方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