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语文学困生课堂教学论文_陶志飞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学困生课堂教学论文_陶志飞

贵州省威宁县金斗中学 陶志飞 654605

【摘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语文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语文内容太多,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将其称为“学困生”。学校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一点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困生、课堂教学、

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是实施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语文老师普遍关注、又均感困难的问题。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对此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虽然学困生人数不多,但对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却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全面了解学困生现状:

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是提高他们语文成绩的前提。语文教师要进行深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他们在原校学习时的思想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等。掌握这些学生语文成绩差的原因,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这对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很有帮助。

二、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

注重鼓励性原则,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差生”意志品质。无论哪类“学困生”,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学习上主动性差,纪律上自制力差,许多本来智力不错的学生之所以学习很差,也是由于缺乏自信,缺乏毅力。对他们来说,治本的方法是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怎样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注重鼓励性原则,支持正面教育。

三、课堂板演优先:

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配套例题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板演。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板演。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首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其次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

四、激发学困生兴趣: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这样可以防止或避免学困生的再度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理想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合作探索学习在教学上:①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教师应为精讲才能达到这一条件。②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学习信息,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信息。③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应注重学困生的潜力,使之在课堂上有自我表现或争取成功的机会。

五、、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除了教师的努力外,家庭的关怀和支持也显得十分重要,差生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心理关爱。①通过家长学校的举办,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②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争取创建学习型家庭。③亲子对话。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和模式。④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关心最能打动人。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和想法,体贴入微,才能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问题。⑤尊重孩子。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绩和决定,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尽力发展了即可。⑥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分析、引导和帮助改正。对问题不是包庇,在于解决和治疗。

六、积累词句形成语感加强表达:

我校的学困生,大多都是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他们缺失的是幼儿时期的语言熏陶,词汇量极少,口头表达能力受到严重限制。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让他们积累更多的词汇,慢慢地形成语感。主要的方法是在学习了一些词语之后,开展词语造句竞赛,这种方法简单学生又有兴趣。造句要求从少的开始逐渐增加到五个、七个,然后是十个词语,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逻辑清晰三个要求。周期可以为一个单元练一次、半个学期练一次、期末综合练一次。另一种方法是在阅读课文时,把要求表达的题目要求分解成小目标,通过这样的分解,学生表达起来就容易多了。

七、“全局“意识区分形式整体把握:

有些学困生一遇到阅读文章时,就显得局促不安,甚至没看完就开始动笔。其实这样仓促下笔,即使理解了,一不留神就会答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建立全局意识。全局意识指的是对整篇的内容、结构、主旨的把握。全局意识能统帅对文章的理解,把握答题的大方向。没有全局意识,就会形成片段的零碎的理解,甚至会断章取义。阅读形式对文章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影响。其实,要想把握全篇,不一定采用从头看到尾之后再做题的阅读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采用不同的阅读形式。通常是先看文章,但如果碰到障碍,觉得很费解时,不妨把文章先放下,先看题目,带者问题去阅读,使阅读更有目标性。或者读完之后在做题时不会,又快速阅读一遍,再想想如何答题,可能会有所启发。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就是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把握全篇,不懂得随时调整阅读形式而形成的。所以,有必要强调”全局“意识和灵活采用不同的阅读形式。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我往往先让学生谈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感觉,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谈自己的看法:A、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B、你对文中的观点或情感倾向赞成吗?C、你觉得文中哪些词句影响全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就会知道首先要把握全篇再深入学习文章。

总之,转化语文“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更要求我们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没我们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论文作者:陶志飞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学困生课堂教学论文_陶志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